欧菲科技三年两度改名背后:双轮驱动战略有名无实

上市公司的每一次改名,背后都是一个精彩非凡的故事。

【财联社】(研究员 黄一灵)上市公司的每一次改名,背后都是一个精彩非凡的故事。

1月9日晚,欧菲科技发布公告称,因公司光学业务占比持续提升以及公司实现全球化布局及集团化管理运作,拟将公司中文名称变更为“欧菲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证券简称相应变更为“欧菲光”。

欧菲科技表示,更名与公司目前业务实际和未来业务发展战略相匹配,符合公司实际情况,公司无利用变更公司名称及证券简称影响公司股价、误导投资者的目的。

公开资料显示,欧菲科技目前主营业务产品包括微摄像头模组、触摸屏和触控显示全贴合模组、指纹识别模组和智能汽车电子产品和服务。华为、小米、OPPO等国内手机厂商,均是其客户。

有意思的是,欧菲科技的前身就是欧菲光。2017年10月,该公司称将全面布局消费电子+智能汽车“双轮驱动”发展战略,欧菲光已不能全面反映和体现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和战略布局,因而公司证券简称决定更名为欧菲科技。

著名股票投资家彼得·林奇曾说过:“公司和人一样,改名字只有两个原因:要么结婚了,要么是名字都臭了。如果是第二种原因,最好离它远点。”

那么,欧菲科技三年两度改名,究竟有何意图?

有名无实的双轮驱动

欧菲科技因要实施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而改名的时间点虽然发生在2017年,但其2015年开始就成立汽车电子事业部,进军智能汽车领域,2016年,欧菲光又通过定增募资13.7亿元,加强智能汽车电子的研发投入和产能扩建。

然而,长期的投入暂时还没有让欧菲科技受益。

财联社查询Wind数据发现,在2016年年末、2017年上半年、2017年年末以及2018年上半年期间,欧菲科技智能汽车类产品带来的营收分别为1.08亿、1.28亿、3.12亿和2.07亿元。

虽有所增长,可对于欧菲光整个主营业务的构成来说,这个比例根本微不足道,而光学类产品的营收比重不降反升,主营业务完全称不上是“双轮驱动”。

也就是说,在2017年第一次更名时,欧菲科技的主营业务并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所处行业也依然是光学、光电子元器件制造。

改名之后,欧菲科技仍是在不断加码光学业务。

2017年11月,欧菲科技变更了募投项目,将7.27亿元的募集资金投入高像素微摄像头模组项目的建设。2018年12月,欧菲科技再收购富士天津100%股权及手机和车载镜头相关专利和许可,深入布局光学镜头的研发和制造。

从这个角度来看,欧菲光改名成欧菲科技是想要全面布局消费电子+智能汽车“双轮驱动”发展战略的说法并行不通。

一市场人士对财联社表示,“欧菲光改名成欧菲科技的原因应该是想要向投资者强调自己科技股的属性”。

财联社注意到,2017年,全球股市都是科技股的天下,优质中国科技龙头公司估值显著。其中,美股市场,以阿里(2017年累计上涨96%)、微博(159%)等为代表;港股市场以腾讯控股(112%)、瑞声科技(98%)、舜宇光学(149%)等为代表;A股市场,以海康威视(143%)、中兴通讯(127%)、大族激光(125%)、京东方(103%)等为代表。

科技股的火热催生了不少相关概念,像欧菲光自身就集苹果概念、小米概念、虚拟现实等概念于一身。

可2018年,科技股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不少科技股龙头都出现大幅回调,部分赴美、赴港上市的科技股还遭遇破发。

与此同时,从欧菲光到欧菲科技,上市公司股价也受到影响。首度宣布更名后,欧菲科技股价短期内曾上涨到26.07元/股的历史高点,随后便一路下滑,截至1月10日收盘,股价为9.09元/股,较最高点下跌幅度超6成。

在这样一个转折点上,欧菲科技用“光学业务占比持续提升”的理由选择再次更名为欧菲光,其真实用意难免引人怀疑。

A股更名炒作蔚然成风

客观来说,上市公司改名再平凡不过。

一般来说,上市公司更名无非三种原因:一、重大资产重组、控股股东变动,配合主营业务变更,例如江南嘉捷更名为三六零;二、业绩相关因素披星戴帽或脱星摘帽而更名,例如*ST沈机更名为沈阳机床,更名后10日涨幅为27.84%;三、迎合市场热门概念,主营业务并不发生实质性改变,更名完全名不副实。

这三类原因中,前两者都是更名原因实属正常,且有实质性利好或利空,后者则涉嫌炒作股价。事实上,A股市场追逐热点更名的历史已久。据时代周报整理,2000年互联网科技热潮席卷全球,当时1131只股票名称与科技沾边的有78只;2007年房地产市场正值繁荣期,带有地产、置业名称的股票数量明显增多;2010年有色金属大热,沾金带银、冠以资源的股票名称也随着大量涌现。2014年以来,环保、影视、金融等则带来了新一轮更名潮。

在这些非业绩原因更名的上市公司中,还存在大部分公司更名后行业属性并未发生变化,要么是突出公司的战略重点、要么戴上“国际”、“中国”的地域名头、要么缀上热门行业和概念,如“生态”、“科技”。

因为题材炒作的因素,这些更名公司的确能吸引到一部分投资者的关注,从而股价短期上涨。在利益的驱动下,A股便刮起了投机更名风。

比如,有饭馆开不下去就改名成中科云网的湘鄂情,然而公司主营收入依然来自餐饮;有卖鞭炮的效益不佳,不去改善产品而是改名熊猫金控的熊猫烟花;还有主营业务在并没有变更的情况下,远东电缆更名为智慧能源、绿大地改名云投生态。

若上市公司仅是迎合市场热门题材,在主营业务并不发生实质性改变的情况下更名,那么大概率就是迎合市场热门概念,换个马甲炒作股价。

随着上市公司“蹭热点”改名的负面影响逐渐扩大,监管层也频出重拳整治。

2016年10月,上交所特别发布《上市公司变更证券简称业务指引》,对公司变更证券简称提出相应规范要求,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开展新业务,但相关业务尚未取得营业收入的,公司不得将该业务及其行业相关名称用作证券简称。

同年11月,深交所发布《变更公司名称备忘录》,要求上市公司原则上应在主营业务变更完成后进行公司名称变更。同时,需满足新业务最近1年内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占上市公司营收比例达30%以上的条件。2017年10月,深交所又对相关规定进行修订,增加“上市公司拟变更证券简称的,应当提前5个交易日向本所提交书面申请”的条文。

2018年7月,上交所公司监管部徐明磊亦公开表示,“从目前观察到的情况看,越喜欢改名字的上市公司,除了那些主业真正已经变更的以外,可能出现问题的概率会越大”。

据财联社统计,截至2019年1月10日,2018年至今共有207家上市公司更名,其中,102家因为ST因素改名,这一比例为49.28%。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