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闹将比亚迪AB面:新标高大上,问题一箩筐,王传福在关心什么?

3月11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报告显示,全国消协组织2018年受理的汽车产品投诉,从投诉涉及品牌来看,“比亚迪”位居第一位。

文章来源:铑财研究院  作者:张晓

导 读

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可又说“近水楼台先得月”;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可又说“有仇不报非君子”!

这些话放在特定语境中,都有道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就是矛盾的集合体,当然企业也是如此,近期,比亚迪就成了一个矛盾的集合体。

比如,因为口碑好,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才实现了国内销量第一,同时,用户投诉量竟也是第一;当家人王传福建议国家出台燃油车停售时间表,旗下比亚迪却在停产停售燃油车的时间节点上毫不松口;小鹏汽车等车企正在想方设法抓生产,广汽比亚迪却宣布放假了,一放还就是2个多月。这样一个矛盾体,着实让人无语,复杂AB面表象背后又蕴含着什么逻辑、又潜藏着哪些深层问题呢?

一年之计在于春。比亚迪最近热点事件着实不少,先是备受吐槽的“BYD”车标,进行了重新设计并已经注册成功,有网友认为“新车标比原来的好看一100倍。”

再有3月12日“e平台”向公众亮相,这个针对纯电汽车开发的专属技术平台大有名堂。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维持领先,就是它的功劳。不夸张的说,“e平台”是目前业界最高标准的纯电汽车核心技术的集合。

3.15前的尴尬

当然,成为舆论热点的不只有好消息。

3月11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报告显示,全国消协组织2018年受理的汽车产品投诉,从投诉涉及品牌来看,“比亚迪”位居第一位,奔驰、宝马和奥迪也全部进入前十。

能在投诉率上超过BBA,想必BYD没有料到吧,毕竟2017年比亚迪连被投诉汽车品牌前十都没进入。

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头魁”称号,发生在315消费日来临之际,显得颇为尴尬。敏感性和话题感也让其成为行业闹将,引发了舆论广泛关注。相比车标,影响更为深远。

仔细梳理,其实,比亚迪能够获得“头魁”称号,之前的一些迹象值得思考。

比如在公司业绩上,根据比亚迪发布的2018年业绩快报显示,比亚迪2018年营业收入为1300.55亿元,同比增长22.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90亿元,同比下滑31.37%!

业绩下滑,也影响了资本信心,比亚迪的股市出现持续震荡。2018年3月9日,比亚迪股价为65.41元,比亚迪股份股价为74.75;2019年3月13日,比亚迪股份已降到46.95,市值大幅下降。比亚迪为52.00元,表现好一些,但在去年八月也出现了强烈下滑,股价一度跌破37元。值得注意的是,这还是在近期行业回暖、股市整体飘红之下,比亚迪、比亚迪股份的股价结果。

鉴于比亚迪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已经55开,而2018年中国燃油车市场销量呈现出几十年来首次负增长情况,2020年国家新能源补贴政策又会走到终点。

可以说,今年对比亚迪是关键的一年,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将直接影响2020年后市场,理所当然的,业内对比亚迪发展给予更多关注目光。

四大产品问题

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18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汽车产品投诉情况分析”内容显示,2018年全国消费者协会投诉与咨询信息系统共录入汽车产品(含零部件)投诉19,283件,相比上一年下降了5.8%

原因是,一方面受到2018年乘用车销售量下降4.1%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专项整治改善消费环境有关。

从汽车消费者投诉特点分析来看,汽车相关投诉主要集中于售后服务、合同及质量问题,占比分别为32.2%、20.7%和20.0%,三类问题占比总和超七成。

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的解释,涉及汽车售后问题的投诉主要包括:不履行三包义务、不履行售后承诺、售后在三包期内收费修理以及经营者变动导致无法正常履行售后服务等,其占售后问题比重分别为50.1%、38.3%、5.0%和2.9%。

涉及汽车合同问题的投诉主要包括:订金纠纷、合同违约、不平等格式条款等,其占合同问题比重分别为32.6%、22.0%和4.9%。

涉及汽车质量问题的投诉主要包括:产品性能问题、不合格商品以及不具备特定使用环境等,占全部质量问题的比重分别为27.3%、13.4%和9.2%。

在监管趋严、行业投诉量整体下降的大背景下,比亚迪能够跃居投诉量上排名第一,实在令人唏嘘。

那么,都有哪些问题呢?

梳理之下,比亚迪的问题主要是“售后服务”、“合同”、“质量”、“虚假宣传”四方面。

比如2018年3月,陈先生在某比亚迪4S店内买车,经销商未当场交付车辆合格证,说一周后邮寄给消费者,但帮其办理了临时牌照。一周后他去车管所办理正式牌照时,被告知没有合格证无法办理车牌,临时车牌时限较短且只能在台州市内使用,陈先生无法接受。在联系经销商索要车辆合格证无果后,消费者向温岭市消保委求助。经过消协工作人员介入,发现该比亚迪4S店销售的是无合格证车辆,经过多次协商督促,最终妥善解决了陈先生遇到的问题。

在虚假宣传上,电池续航里程是重灾区。消费者元先生(化名)曾向某自媒体倾诉,他所购买的比亚迪元2018款EV360智联炫酷型,厂家标注的续航里程为305公里,市区综合续航里程350公里。可是在实际使用时,这辆车的实际继续航里程不足100公里,差值非常大。

汽车之家“摆渡人”也是比亚迪元2018款EV360智联炫酷型的用户,据他使用后反馈,“冬天来临,元EV的噩梦彻底来临,先是可恶的龟速模式。车在外边放一晚上后车辆在正常行驶时突然仪表盘出现乌龟标识,动力瞬间消失。去4S店告知是偶发故障,没办法解决。其次开暖风的情况下真的勉强可以开100KM,真的太失望了!还有一次差点把我撂路上了。4S店也真不靠谱,不通知我升级。”

值得强调的是,不只是国内市场问题频出,在为比亚迪打开国际市场的纯电动巴士方面,2018年底比亚迪在美国市场也出现退货事件。

2018年11月13日,美国阿尔伯克基市表示,他们所采购的15辆比亚迪纯电动巴士存在巡航里程不达标、电池外壳/车厢裂缝、刹车故障等等一些问题。阿尔伯克基市要将这批纯电动巴士退货。

据了解,比亚迪高层表示会请独立运输专家检测问题巴士。但目前尚未了解到进一步消息。

铑财以“您怎么看待比亚迪汽车去年创下销量冠军的同时,也出现投诉量第一的现象?比亚迪的消费者投诉量主要集中在售后服务和虚假宣传上,在比亚迪汽车质量被消费者认可的时候,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贵公司如何看待和解决此事?比亚迪换标何时能够应用到量产车上?换标将给比亚迪带来哪些新气象?”等询问比亚迪,截至发稿并未收到回复。

汽车行业分析师万春雷认为,问题分大小难易轻重,销量基数大、投诉高也发生在其它品牌内,并不奇怪。但是,比亚迪消费者投诉量突然猛增,说明消费者要求越来越严格了,制造更安全舒适、可靠价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需求会越来越明显。

摩擦消费者底线

质量故障、虚假宣传、退货风波、甚至产品合格证书缺失,可以说,每一方面的问题都不是小事情,都在挑战行业、消费者的忍耐底线。从中,体现出比亚迪的粗放式发展、管理体系的混乱不严谨,产品观、质量观、合规发展观更值得考量。

众所众知,汽车,是一件精密化产品。作为出行工具,需要接受各种复杂路况考验,安全性自然是最重要考量。一定意义上说,消费者开动汽车的那一刻起,就将自身的安全交给了车企,这种生命价值的信赖,难能可贵,是长期品牌、技术、口碑等多重加持的综合结果。显然,上述质量故障、退货风波显示出了比亚迪存在不少质量问题,对其损害是巨大的。

至于虚假宣传,更是值得考量,无论无意还是有心,消费者和市场都是雪亮的。在这问题取巧,无疑在暗藏恶果。

毕竟,权健的轰然倒塌、保健品行业的洗牌都和虚假宣传关系密切。新能源汽车作为新兴产品,本身就需要性能、质量的时间沉淀,这一两年行业繁荣发展之下,夸大性能宣传、虚假宣传的事件不断出现,成为消费者投诉的高发区。新能源汽车也有出现类似保健品行业那样整体震荡、强监管的可能。况且,领军企业比亚迪的表现令人遗憾。

这样的问题,出现在国产领军品牌身上,显得格外刺眼,也显示出比亚迪对消费者、对行业的不尊重。比亚迪在315来临之际,成为行业闹将,跃居消费者投诉榜首,只是将问题突出表象化了。那么,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

四大发展问题

梳理之下,比亚迪上述产品乱象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发展牵绊。

确如万春雷所说,比亚迪的销量基数较大,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稳居销量第一位置。

根据今年1月初比亚迪发布的2018年销量情况,我们可以得知,比亚迪在2018年累计销售了52.07万辆,相比2017年增长27.09%。

其中,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达到24.78万辆,燃油汽车达到27.29万辆。

不过,新能源汽车销量夺得第一的同时,燃油车却出现下滑,最终成为导致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滑31.37%,至27.90亿元。

除了燃油车销量这一净利润下滑原因,比亚迪认为还有其他三个原因:1、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受行业需求疲弱及市场竞争加剧影响;2、光伏业务受政策变动及减值计提等因素影响,亏损扩大;3、融资成本的上升带来的财务费用增加。

这四大发展问题,尤其以汽车业务最为关键。比如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有消息称,比亚迪打算将子公司深圳市比亚迪电子部品件有限公司100%股权出售给合力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要放弃自己的手机电池业务,将更多精力放在新能源汽车上了。

分析人士认为,手机部件及组装这部分业务,利润增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电池生产和手机制造属于劳动密集性产业,而电子部品件所在的深圳地区劳动力成本也在增加。同时,比亚迪也在公告中表示,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受行业需求疲弱及市场竞争加剧影响,订单及盈利均承受较大压力

作为起家的传统业务,比亚迪是仅次于富士康的第二大手机 ODM 厂。公开资料显示,其曾陆续拿下过诺基亚、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等手机大厂的电池订单。有媒体报道,目前,在智能手机的OEM与ODM两领域,比亚迪仍然占据约20%的全球市场份额,旗下比亚迪电子的财报数据显示:在2018年上半年度,公司实现营收195.11亿元,预计全年营收将在400亿元左右。

因此,上述放弃手机电池业务的消息真实性值得考量,但也从另一方面透露出,比亚迪手机业务的压力问题及多重业务的发散性问题。专业聚焦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尤其是在汽车行业进行高质量发展新周期、行业洗牌加剧的背景下。

毕竟多元化失败的案例也很多,这在比亚迪的光伏业务上表现突出。

虽然比亚迪认为通过光伏业务,是改变世界的方式之一,但是比亚迪自2008年进入光伏行业起,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17年,比亚迪称“太阳能业务仍为公司盈利带来较大负面影响”。

2018年3月28日,比亚迪宣布,在澳大利亚签署价值近3000万美元(约合2亿人民币)的75MW光伏投资项目,是其在澳大利亚最大的光伏项目,现在也处于投资建设阶段。

更不幸的是,国家已经收紧光伏补贴政策,201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下调普通光伏电站标杆电价和分布式光伏发电补贴标准,倒逼企业从依靠国家政策向更多依靠市场转变,通过降本增效提高发展质量,这无疑对比亚迪光伏业务带来不利影响。

综合来看,手机部件及组装、光伏业务,一个业绩压力加大,一个长期投资不见回报,除了电池业务,比亚迪能够寄托的只剩下汽车业务了。

电池方面,宁德时代的强大实力,也让比亚迪压力不小,不过国产行业第二的地位仍在。不过松下等日韩品牌的强势入局,或将对比亚迪的行业地位和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同时,在燃油汽车板块也值得考量。

受2018年整体市场销量负增长影响,比亚迪燃油车销量从2017年的占比72.25%下降到如今的52.41%,降幅7.82%。而且,今年2月份,比亚迪燃油车仅销售了1.2万辆,同比下跌48%!

再加上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年前曾建议国家国家加快以及明确燃油车禁售时间。这引来业界的一个猜测,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地位已稳固的情况下,比亚迪将何时彻底停止燃油车业务?

在万春雷看来,“比亚迪的混合动力和纯电是业务重心和发展方向,其传统燃油车的表现一贯不温不火,受大市下行影响,再表现差一些也是正常的。”但是,比亚迪短期内不会停产停售燃油车,北汽、奇瑞、长安汽车、海马汽车等国内自主品牌车企都已经公布停售时间表,比亚迪却一直没有松口,可见不会在一两年内有所动作。

而且,比亚迪新能源车也将在2020年国家政策补贴终止后,迎来销售压力,以往国家补贴给消费者的部分,比亚迪会否转嫁给消费者身上?

是的话,消费者会否买账?

不是的话,在新能源汽车生产、营销成本没有明显降低的情况下,必将压缩比亚迪新能源车利润空间。

远虑近忧

如果说上述只是远虑,那么比亚迪还有近忧。

广汽比亚迪近日发布《放假通知》,称在3月1日至5月31日,公司生产部、品质部、计划部现场一线员工放假,若在放假期间有其他工厂有支援需求,员工可自愿报名参加。

据广汽比亚迪方面解释,广汽比亚迪公交客车行业的订单落实往往在下半年,年前网络上传新能源政策可能会调整,这会对企业产品布局、市场推广有很大影响。

对此言论,市场反响不一,质疑之声不少。

长城证券认为,现阶段由于补贴退坡,新能源客车的单车盈利能力遭受重创。但愿广汽比亚迪只是为了适应生产情况应变的短期行为,是真的订单不饱和,而不是生产成本太高导致不接订单。

竞争格局变数

停售燃油车已是全球共识,捷豹路虎、戴姆勒、丰田、大众、福特等全球十大车企已宣布了停售燃油车时间表,新能源汽车将在未来几年内,正式站在舞台中央。

鉴于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技术尚存在很多瓶颈,大家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这就给众多资本入局新能源汽车的机会。

比如蔚来、小鹏汽车等造车新势力,2019年都有强有力产品上市;恒大、华夏幸福等房企,也在通过收购等方式,在全产业链广泛布局;传统车企如北汽集团,也在新能源汽车上创下良好口碑。而随着特斯拉超级工厂落户上海,各方势力齐聚新能源汽车领域,一场征战杀伐即将上演。

对于比亚迪来说,掌握电池核心技术是其一大优势,“e平台”也为其新能源汽车品牌增色不少,但是,以传统燃油车业务起家,是否跟得上造车新势力、以及巨头特斯拉产品研发、营销思路的步伐,还是未知之数。

比如,比亚迪与特斯拉之间,在电池上,两者就有不小差距。

据了解,特斯拉电池采用的是日本采购的电池,在电池的电密度方面非常出色,所以特斯拉汽车的续航能力一般会高于比亚迪电池。而且由于每个5号电池上面都有保险丝,所以当某个电池出现问题时,并不会影响其他电池的正常工作,比较容易更换。这样的话维修费用将会非常之低,非常容易检测出来,所以大家很少听说特斯拉汽车会更换电池。

反观比亚迪,则不同。其大多产品采用了大块的电池组。如果发生一定损坏的话将会损伤一大块电池,更换的费用相当昂贵。根据目前电池更换的价格,整体花费共约5-6万。如果整体算下来,比亚迪电动汽车的费用,并不会比燃油车更少。

简单对比之下,特斯拉可以说吊打比亚迪。随着特斯拉推进国产化、产品价格下调等战略措施,势必对新能源汽车业产生洗牌影响,比亚迪的王者地位是否能保住呢?

再者,比亚迪是否能持续满足消费者的产品口味变化,仍然存在很大挑战性。

专家认为,新能源EV为新生力量的准入门槛,至少从动力系统方面降低了太多,组件供应产业链也缩小更多,但行业制造的系统复杂性并未改变。未来Ev的发展趋势会更倾向于优化便利性,安全性,经济性,让消费者乐于接受EV,改变对油车的传统依赖是一个并不容易的事情。

警钟开端?

诸多不利因素汇集之下,高大上的比亚迪似乎危机不少,相比消费者投诉率的行业第一、问题乱象频出,这些深层问题更值得考量。一定意义上说,上述问题叠加影响下,比亚迪显出了些许浮躁和焦虑,消费者投诉率激增就是一个突出表现。

在铑财看来,未来的新能源汽车领域,对于车企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甚至在各方势力混战的情况下,多数车企挑战大于机遇,如何生存发展值得深入考量。伴随车市红利期过去、销售额天花板下,行业洗牌加剧。长期顺风顺水的国产汽车业进入了逆水行舟,早期粗放式的野蛮发展已过时,行业迎来精耕细作周期。高质量发展中,到了拼品质、拼服务、拼战略、拼耐心、拼初心的新阶段。只有充分尊重消费者市场,潜心打磨、专业化聚焦,才能形成强大的核心竞争力,也才能不从神坛跌落,沦为退潮裸泳者。

无论是消费者投诉率第一,还是资本市场一年来的持续震荡,都反应了消费者、投资者对比亚迪的一种情绪所在,更是一个警钟的开端。如果不及时、虚心的作出改变,更恶劣的反馈或将纷至沓来,其中利弊,值得比亚迪及当家人王传福的深刻思考,如何突破、扭转困局,消费者在看、投资者在看、监管者在看、业界也在看,想必也是当家人王传福最关心的问题,铑财也将持续关注。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