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辉:引入活水也要过滤污水,银保业需平衡开放与风险

银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表示,推动银保业对外开放的目标包括增强中国金融系统活力,并进一步提高资源分配效率。

银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在今日召开的2018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中表示,银保监会将积极推进银行保险业对外开放的尽早落地,并注意在引入活水的同时过滤污水,有效平衡金融业开放与风险的关系。

银保业40年开放已有成效,金融机构竞争力提升

此前,中国在不同时期对于金融业开放程度不同。陈文辉介绍称,1978年改革开放伊始至加入WTO前,银行业和保险业开放主要是在特定地域和部分业务领域以试点的方式进行,开放的程度有限。自加入WTO后,中国履行对银行、保险业的全面开放承诺,在业务领域和地域范围方面逐步扩大。例如,保险业方面,取消了外资保险经纪公司外资持股比例限制,扩大合资人身险公司外方股东持股比例等。

“我们是主动的对外开放”,陈文辉强调称,“持续推动银行、保险业的对外开放,是改革的需要,开放一直被作为一种重要的改革手段来运用和实施。”

目前,我国银行、保险业对外开放已有一定的成效,银行业方面,截至2017年末,共有外资银行业营业性机构209家,外资银行总资产3.24万亿元,同比增长10.76%;2017年全年外资银行净利润146.46亿元,同比增长14.59%。保险业方面,共有外资保险业营业性机构71家,外资保险公司总资产1.03万亿元,同比增长13.33%;2017年全年外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2140.06亿元,同比增长35.7%。

“过去40年,金融对外开放全面提升了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水平和金融机构的竞争力”,陈文辉肯定了目前金融业对外开放的积极作用,“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金融机构体系不断健全;银行保险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持续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显著增强;金融监管框架不断完善,监管有效性不断提升。与此同时,银行业保险业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融入全球化进程加快。当前,我国银行业按总资产规模已居全球第一,保险业按保费收入已居全球第二。”

企业实力、监管能力获认可,金融业扩大开放已做好准备

虽然经过40年的对外开放,银保业已现开放成效,但不可忽视的是,在中资银行业和保险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外资机构的市场份额却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数据显示,至2017年末,外资银行总资产占银行业总资产比重仅1.32%,远低于国际水平。与此同时,外资保险公司的总资产份额和保费收入市场份额分别为6.71%和5.85%,也维持在较低水平。“虽然外资银行业和保险业市场份额较低源自多方面因素,但不可否认目前仍存在制约外资发挥业务优势的制度因素”,陈文辉强调到。

在此前提下,陈文辉指出,“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利益格局已发生重大变化,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阶段,改革步入攻坚期,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具有现实的必要性”。

首先,从内部动力看,银行业和保险业需要通过进一步扩大开放,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经济生活中“脱实向虚”的风险苗头不容小觑,经济发展需要金融开放强有力的支撑。扩大金融对外开放,将有助于利用好境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更好地挖掘外资机构的特色金融服务,实现“以外促内”,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和提升金融服务效率。

从外部环境来看,中国经济全球化发展和中资机构“走出去”要求实施内外一致的金融制度,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当前,中国与美国、欧盟商谈的国际协定均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为基础制定,对金融业开放、业务开放和市场开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外发达经济体对外资金融机构很少设有数量化的准入限制,部分国家因其机构在华受到限制而对中资机构准入采取严格对等措施,使中资金融机构海外发展受到影响。

“与此同时,中国金融行业已具备扩大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陈文辉强调到,首先我国银行业和保险业体系已具备较强的综合实力。同时我国对国际金融规则制定权和话语权逐渐增大;此外,我国银行业保险业监管能力获得国际认可。

通过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中国金融系统的活力可以得到增强,并进一步提高资源分配的效率。“这也是我们推动银行业保险业对外开放的重要目标”,陈文辉表示。

政策和准入辅导“齐抓”,推动对外开放适时落地

谈及银行、保险业对外开放的进一步举措,陈文辉表示,银保监会将积极推动各项开放措施落地。

具体来看,他表示,首先将放宽外资投资和设立机构条件。分别包括确保放宽外资持股比例限制的重大措施落地,鼓励银行业和保险业机构引进境外专业投资者;允许外国银行在中国境内同时设有子行和分行,以及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外资保险机构设立前需开设2年代表处的要求。

其次是扩大外资银行业务经营空间。即取消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等待期,支持外国银行分行从事政府债券相关业务,放宽外国银行分行从事人民币零售存款要求,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外投资者来华经营保险代理业务和保险公估业务。对此,陈文辉介绍道,“近期,中英合资的韦莱保险经纪公司成为首家获准扩展经营范围的外资保险经纪机构”。

三是在于优化外资机构监管规则。包括对于外国银行境内分行实施合并考核,调整外国银行分行营运资金管理要求。

“为确保上述对外开放措施及早落地,中国银保监会正在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配套制度建设,同时也在同步受理对接各项开放措施的准入申请”,陈文辉表示,近期,已有一些外资金融机构表达了在华新设机构或增持股权的意向,银保监会将根据既定的开放方案做好政策和准入辅导,推动一批对外开放举措适时落地。

引入活水也需过滤污水,金融业开放与风险关系需平衡

开放的同时,风险也需关注。陈文辉表示,在推进开放工作的过程中,业界和公众也很关切开放的潜在风险。“但中国40年改革开放的经验表明,开放才能进步,封闭必然落后”。

陈文辉指出,在中国加入WTO之初,银行和保险业的基础还非常薄弱。因此在加入WTO之时,很多人都比喻“狼来了”,担心中国能不能经受住对外开放的考验。“事实证明,我们不仅经受住了考验,还不断地发展壮大”。其表示,外资的进入,不仅带来了新的产品服务和经营理念,还“以外促内”,促进中资银行和保险机构在公司治理、业务经营、风险管理等多方面有显著地提升,带来了中国银行和保险行业整体的长足发展。陈文辉总结道,“实践证明,只要管控得当,对外开放对中国的好处远远大于风险”。

值得关注的是,陈文辉强调,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引入“活水”,也要过滤“污水”。具体来看,引入的外资机构必须具备优秀的专业能力、充足的资本实力,双方监管机构保持了良好的沟通。

此外,陈文辉提出了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的三个原则,首先是要把握扩大开放和防范风险平衡的原则,完善监管规章及配套制度建设。“我们的对外开放不是毫无管理、敞开大门,而是以配套机制和制度建设来取代数量性的限制”。陈文辉表示,目前银保监会正在进一步修订完善《商业银行股权管理暂行办法》及相关配套制度,并在加紧制定出台关于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保险代理人等一系列新的监管配套制度。同时自主推进的保险监管制度体系——偿二代建设,并已在全球与美国RBC标准和欧盟偿付能力Ⅱ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并向亚洲国家和地区推介。与此同时,金融监管法规也将和国家经济安全制度做好衔接,在扩大开放的同时做好配套制度建设,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与此同时,要坚持稳妥有序、平等互利的原则。陈文辉表示,金融对外开放部分措施可以先试点再推开,“摸着石头过河”是中国的理论和制度优势,相关改革措施要谋定而后动,一旦时机成熟就坚决推行。同时还必须要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对外开放不是’一刀切’,也要讲互利互惠”。陈文辉指出,赞同开放、支持合作的国家和地区能从中国乃至全球金融开放的成果中受益,而惧怕开放、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国家和地区,只看重短期的收益,长期的竞争力一定会受损。“当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有抬头的趋势,我们一定要倡议开放共赢,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监管层面,要补齐监管短板,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陈文辉强调,银保监会将始终坚持“监管姓监”,坚决落实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各项要求,有效解决金融监管交叉和监管空白,逐步建立现代金融监管框架。“坚持’严’字当先、敢于亮剑、敢于碰硬,坚持严罚重处,始终保持整治银行保险乱象的高压态势,扎紧制度笼子,防止野蛮增长,为对外开放保驾护航”。其表示,银保监会的监管干部要努力做到“忠、专、实”,成为政治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通的金融监管人才,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最后,陈文辉强调,银保监会将坚定不移地推动金融业改革开放,确保各项银行业和保险业开放措施及时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不断提升银行业和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和国际竞争力,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