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人眼中的民企纾困:“一二五”目标会如何落地

“一二五”目标提出后,在银行业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11月15日下午六点,张林还没有结束一天的工作。他合上电脑,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头,又拿起桌上另一份文件,为相关会议的发言做准备。

张林是一家股份制银行从事普惠金融业务的负责人,近年来一直在专注于银行小微企业的业务。

近期,针对民营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困难,多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和服务民企发展。这已经反映到银行的行动上,张林已经参加了所在银行内部召开的多次会议进行讨论。

在张林看来,银行支持民营经济的策略,除了考虑银行自身的资本约束、民企信贷要求之外,还需集中解决两方面问题:第一,企业类型划分方面,比如大型、中性、小型企业在策略上要区别来看;第二,行业执行方面也要严格把控,比如房地产和资本性行业、产能过剩行业都要有比较明确的规定。

“一二五”目标

11月7日,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民营企业从银行得到的贷款和它在经济中的比重还不相匹配、不相适应。从长远来看,银行业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支持,应该契合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相应比重。因此,对民营企业金融服务,也会设定相应的政策目标,让民营企业从金融机构获得充足的资金支持。

郭树清提出,初步考虑对民营企业的贷款要实现“一二五”的目标,即在新增的公司类贷款中,大型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不低于1/3,中小型银行不低于2/3,争取三年以后,银行业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占新增公司类贷款的比例不低于50%。

“一二五”目标提出后,在银行业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张林也在积极的查阅各种报道和研究。

“国家监管部门制定的策略,银行在执行方面肯定是非常坚决。比如之前‘三个不低于’、‘两增两控’等,银行的资金力度都是支持的。“张林说。

银保监会在年初针对小微企业贷款提出了“两增两控”目标,其中“两增”是指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以下(含)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同比增速,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两控”是指合理控制小微企业贷款综合成本和贷款质量。截至10月份看,银行业均已完成“两增两控”目标,小微企业信贷投放总量不断提升,信贷结构趋于优化。

不过,张林也有些许担忧,民营企业体量不一,加大对民企贷款力度是否会导致部分民营企业过度贷款,以及银行业资产质量的下降。但此后不久,监管部门对“一二五”目标进行了澄清。

银保监会有关人士表示,“一二五”的目标是监管鼓励的一个整体方向,而不是具体监管指标,其并非“一刀切”标准,还需考虑银行自身信贷政策和风险控制的自主性。这一目标是经过认真论证和测算的,具有可操作性,也具有较大的弹性和灵活性。监管部门也将根据市场环境变化,充分跟市场沟通,积极稳妥推进,保持政策的方向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张林认为,“一二五”目标的关键是还要考虑最后是否要落实为具体的政策。“我们也在等政策执行的要求的落地。监管层提到的方向、中长期的规划,如果进入落地执行的决策之后,我们会做出执行,但目前收到的比较明确性的解读还只是方向性指标。最后在执行过程中,会按照上面的要求和文件。”

“一二五”是监管层提出的规划,这个规划对各银行不能一概而论。他对记者分析,市场很大,不同金融机构肩负的使命也不一样,有的机构专注于做民营经济,而有的机构偏向综合性的,金融分工不同,所以可能对于一二五的概念,不同的金融机构标准不一,大家可能并不是统一划一的标准。

张林以许多正在执行的政策举例说,比如“两增两控”的政策,国有商业银行、股份性商业银行、地方性法人商业银行各自需要达到什么比例,大家也都是差异化的。

中信证券分析师明明也认为,严格按照一二五的政策标准执行其实是不符合银行实际发展利益的。比如对于城商行而言,由于这些银行的分支机构通常在有限的范围内,主要经营对象为当地企业,而全国各地的经济结构也有差别,所以地方监管机构根据当地的经济结构设置比例显得更加合理。

四大行响应出政策

中行“20条”、工行“10条”、农行“22条”、建行“26条”……几天之内,在监管层密集发声之后,四大行陆续出台针对民营企业的新一轮金融支持举措。张林告诉记者,其所在银行内部也有了信贷政策的指导。

11月9日,中行发布《支持民营企业二十条》,并在总行主会场及9个分会场与超百家民营企业签署《总对总合作协议》,随后召开支持民营企业稳外贸稳投资座谈会。

11月12日,工行公布,自10月16日与百家民营骨干企业签署《总对总合作协议》后,又进一步研究部署了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多项新措施,包括推进总行级合作客户服务落地、完善民营企业融资区域和行业投向布局、做好民营企业存量融资到期接续、创新民营企业融资风险缓释技术、支持民营企业债券发行等10条具体举措。

11月12日,农行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大力度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针对八个方面,提出了二十二条针对性措施,如通过建立总、省、市三级行民营企业“白名单”、增配战略性信贷计划、单列小微企业信贷增长计划等多种方式增加信贷资源投入。

11月15日上午,建行也发布了《进一步加大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的通知》,提出了进一步加大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的26条举措,提出“五个优先”即坚持优先服务优质民营企业、优先支持重点行业、优先支持民营经济活跃区域、优先支持供应链条企业、优先帮扶临时困难企业渡过难关。

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表示,“作为国有大型金融机构,要把更多资源向中小微企业倾斜,我们有责任给更多企业家赋能,要转变思路、更多地借助金融科技的支撑,开发适合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在服务民营企业的同时实现自身更好发展。”

“工农中建相对影响力比较大,是系统性重要银行,执行力比较快,我感觉,大部分银行都在响应和执行。”张林说。

记者采访获悉,股份行方面,浦发银行或将在近期下发关于支持民企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意见;光大银行也召开过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座谈会,提出六个“落实到位”,以提高服务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实效。

针对民企贷款大量增加的话,是否会造成不良的大幅度反弹的问题,在11月15日举行的银行业例会上,建设银行副行长章更生坦承,“如果用过去的打法,老实说,防不胜防,因为小微企业太多,管不胜管,造成了我们最高超过8%的不良率。“目前,建行对民企风控实行了一套新的管理办法和措施,特别是在科技运用方面,能做到资产质量可控。

从业者的疑虑

就专注于小微企业业务的张林看来,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不是同一个概念。“一开始的确有些混淆,但民营和小微不能完全混为一谈。民营企业不一定是小微企业,但小微企业基本都是民营企业。各家银行一直以来对小微发展的态度非常明确,但民营是另外一个范畴,大型、中型、小型甚至微型,而且民营企业也有很多上市公司、龙头企业,甚至很多房地产公司。而小微企业基本没有上市公司、龙头企业。”

张林坦承,其所在银行的在小微企业目标完成度比较好,业务主要专注于国计民生之类的小微客群。但是,民营企业是一个跨度非常大的业态,而且跟所有制挂钩。就其普惠金融的工作来讲,银行的信贷支持不涉及所有制的问题,一般是按照行业来划分,比如国计民生、就业服务、内需、进出口等。

对于银行支持民营经济的策略,张林认为,主要问题集中在两方面:第一,企业类型划分方面,比如大型、中性、小型企业在策略上要区别来看;第二,关键是行业,行业执行方面也要严格把控,比如房地产和资本性行业、产能过剩行业都要有比较明确的规定。“如果民营的房地产公司表示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那是否要支持?”张林反问记者。

他认为,如果规定民营的占比要达到多少的比例,还要有具体的标准划分。相比之下,国家对普惠金融的战略很清晰,一个是小微、三农领域、扶贫领域。而银行在贯彻国家政策方面,基本不会有太大的偏差。

建行深圳分行行长王业也表示,民营企业贷款的结构中,大型企业的占比相对比较低,大量的实际上是中型和小微型企业的贷款。“建行上上下下大家讨论得非常热烈,各种措施、各种招法大家都提了很多。深圳分行80%的业务都是集中在民营经济上,深圳分行会进一步按照要求,加大扶持力度,把这一块做得更好。”王业透露,两个多月之前,建行在深圳推出了一个同舟行动,选了十几家民营企业,互相帮助,互相扶持,同舟共渡,大家一起挺过这个难关。

(应采访者要求,张林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