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锐教育董事长张熙:坚持初心,时间是教育创业者最好的朋友

教育行业都在讲AI,我觉得AI的作用应该是“助力我们打造有温度的教育”。

演讲者:精锐教育董事长张熙

整理:迟磊

2018年的教育行业格局与2017年相比有了不可忽视的变化。这一年,教育行业相比于过去的一年更加风起云涌。无论是资本并购热潮消退,还是新民促法送审稿带来的震荡;抑或监管层对K12校外辅导机构的规范与整顿促使素质教育“黄金时代”到来……,2018年的教育行业,政策频发下蕴藏着向好发展的勃勃生机。

在波澜壮阔的行业大势下,广大教育工作者如何应对新政加速落地、机构投资趋冷与发展路径抉择的变局?

在成立两周年之际,蓝鲸教育选择与教育同仁一起回顾教育行业发展的成绩,寻找未来可以协力共进的方向。11月8日,蓝鲸教育在京成功举办2018蓝鲸教育大会。本次会议以“变革·蓄力”为主题,数家上市公司掌门人超百位企业家悉数莅临。

会场上汇聚了中国教育行业监管层、教育机构决策人、教育资本机构管理者中的核心人物,旨在通过对教育行业一年来的深入观察与解读,探讨出行业在政策、资本两端加速优化调整之时,最为适合自身发展的跑道。

以下为第二个主题演讲的内容精要:

教育行业风口仍在,未来五年仍会持续增长

我个人认为,教育行业的风口还在,未来五年该行业还会持续增长。因为推动教育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还在,最重要的动力源有四个:

第一是二胎红利。中国开放了二胎政策,据说正研讨要不要开放三胎政策。而且对于中产阶级而言,从时间跨度来看,其必然会给第二个孩子更多的教育、更好的关心。

第二是消费升级。在我们看来,虽然三四线城市的确有部分消费降级的情况存在,但对一二线城市而言,消费升级仍在持续。而教育这件事,很多情况下本质上还是精英教育的延续。甚至对很多人而言,“房子可以没有,但孩子教育不能没有”。教育才是中国所有家庭第一关注的事情,对教育投入的升级还会持续下去。

第三是优质教育资源的匮乏。中国现在依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教育资源的积累是需要时间的。社会公认中国最好的大学,也只有清华北大勉强排在全球50强之内。整体上,优质教育资源还是比较缺乏,这也就导致了竞争的激烈。

第四是绵延千年的科举制度对中国文化的冲击。

在收入有限的大部分情况下,每个家庭都希望通过下一代来改变命运。日韩都是发达国家,香港也是比较发达的城市,为什么这些地方的高考依旧激烈?这是科举带来的影响,而儒家文化在东亚的影响很大。国人一旦富裕了,都想着提供给孩子、甚至自己好的教育。这是民族特色,因此会持续推动教育行业快速发展。

我从事教育行业12年,最大的感悟就是这个行业千年以来,本质并没有太多变化。我们不否认技术对提升教育效率的帮助,但技术革命还没有办法彻底改变这个行业。一方面教育本身有它的特色,“人性本懒”,这很难改变;另一方面,教育需要更多的温度,不是哪个技术就能彻底改变教育。

因此在我们看来,行业的成长还会持续存在,而且较为重要的发展趋势有三个:

第一,未来几年行业还会继续并购整合。区域性并购整合是未来行业增长的第一增长点。

第二,在线教育增速加快。技术毕竟很大地改变了效率、超越了地域的限制。不是说在线教育取代了线下教育,但在线教育的增速的确更快。在教育行业整体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在线教育的增速依旧居于领先地位。

第三,未来素质教育、职业教育会高速发展。国家政策强调学生全面发展,这一块会催生很多新风口甚至独角兽,教育机构要看准未来的发展方向。

为什么要做教育行业里的“星巴克”

现在教育行业都在讲AI,我觉得AI的作用应该是“助力我们打造有温度的教育”。我们为什么要做教育行业里的“星巴克”?因为星巴克认识到随着社会进步、物质丰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反而会成为一种奢侈品。

坐在星巴克里,会有一种与身边人、与社会保持连接的感觉——它给我们创造了另一个情感的天地、提供给你更多的温度;而教育更需要做好这一点。人一生压力最大的时期可能就是中小学,这一阶段的学生更需要关爱、更需要温度。

因此我们提出要打造“第三课堂”:第一课堂是父母,第二课堂是学校,第三课堂就既需要提供更专注的教育,又需要提供更具个性化的教育。

即使政策频发,精锐的财务数据依然保持稳定增长。原因就在于我们从一开始就强调因材施教、强调培养学习的能力。我们从第三课堂出发,给第一课堂提供更好的产品,给第二课堂提供更好的辅助。

尤其对第一课堂而言,我们给第一课堂提供的产品,最终的目的是让父母更多地参与孩子的教育。现在很多80、90后,孩子小时候将教育外包给上一辈,长大了外包给学校和培训机构,这是错误的。只有家长最了解孩子,培训机构也爱孩子,但很难给每个孩子像父母一般的关注。

第三课堂有三个核心观点:

第一是学习需要哪些“力”?学习讲究的是动力、毅力和能力,其中动力是最重要的。

第二是学习的能力可转移。学生在科学的培养下,有机会做到“一科通,科科通”。

第三是知识可能过时,但学习知识的能力永不过时。我们希望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掌握最好的学习习惯。最优秀的学生学习效率普遍很高,因为他们总是在反复寻找提高自己学习效率的做法、改进自己学习结果的做法。好的习惯,会让学生更加优秀。

教育行业未走向“寒冬”,只是“高烧”转常规

技术是手段,不是目的。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把方法交给学生,学生成为人格健康的人。技术无法彻底解决人格的问题,无法彻底解决学习习惯的问题,无法彻底解决感情的问题;但不排除技术可大大改变教育的效果。

技术可以改变教育的哪些方面?如今涌现的在线智能教育平台不必多说,我从公司端和学员端简单谈两点。

从公司端而言,我们从2008年创业的时候,就下决心要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帮助老师和服务人员更好地工作、更好地服务学生。我们一开始就认为技术能很好地帮助我们改进工作效率,所以今天我们所有的教师备课都是在网上办公。

从学员端而言,我们认为学习测评的重要性很强。我有幸做过两年医疗行业,西医最重要的就是精准诊断,因此我们在测评这一块投入很大。而技术的演进,对打造科学智能的测评系统有不可忽视的助力。

精锐现在正进行全球开拓,我们的目标很明确——曾经想做连锁,现在微调成打造全球高端的多元化教育集团。我觉得中国发展市场经济的时间太短了,西方国家做的事情,我们还没有做到一半。但教育行业在全球都很分散,因此我们希望未来十年,能建立起一家由中国人主导的跨国教育公司。

2016年美国教育部长来精锐参观,他表示“中国的教育行业真的做了很多创新”。其实中国教育虽有不足之处,但我们的基础教育和教培行业,在快速增长中有很多创新,本身也是领先全球的,因此我们不必妄自菲薄。

希望大家不要认为教育行业正走向寒冬,目前真的只是短暂的“高烧”转为常规,教育增长的源动力依旧存在。只要大家坚持初心,对学生、对客户负责;坚持做好差异性,时间就是所有教育创业者最好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