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安堂槽点何其多,摩擦消费资本红线,柯树泉的堂训之思

面对满满槽点,如何消逝种种不确定性,考验着太安堂集团董事长、实控人柯树泉的经管能力。

投稿来源:铑财研究院

导语

秉德济世,为而不争;精微极致,大道无形。

细品传承数百年的太安堂训,一颗深耕、专业、诚信、责任的医家大心跃然纸上。

遗憾的是,太安堂种种问题表现,似乎早已背离上述初心。载誉多多,也责任多多的柯树泉该如何面对消费者、投资者、乃至先人呢?

近日,蓝心妍插足林心如、唐季礼恋情的传闻刷屏。有网友表示,作为18线艺人,蓝心妍这波热点蹭的不错。

天下熙熙,这样的名利之心,不乏其人、也不乏其企。

作为传统医药翘楚,同仁堂的名号自然影响巨大。于是就有了北有同仁堂,南有某某某。

比如九芝堂、庆余堂、片仔癀、桐君阁等等。当然也包括本文主角太安堂。

看看市值,也许更加明了。

截至11月22日15时,同仁堂市值362.07亿;九芝堂69.64亿,太安堂33.74亿。

尴尬在于,转型创新大潮下,这样的你浓我浓,也正在变成你衰我衰。

2019年10月30日,同仁堂发布三季度报,前三季度,公司营收99.59亿元,同比减少4.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亿元,同比增0.04%。第三季度,营收28.02亿元,同比下滑12.7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9亿元,同比下滑10%。

太安堂2019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7.57亿元,同比增长18.58%;净利润0.78亿元,同比减少49.22%;第三季度营收9.72亿元,同比增长24.94%;净利润0.35亿元,同比减少59.05%。

一个增利不增收,一个增收不增利。尤其是太安堂,净利润下滑近乎腰斩,何以有如此表现?

增收不增利,现金流承压

公开信息显示。太安堂集团有限公司1995年创立,凭借独门秘方制成的“皮宝霜”,年销售超亿元,确立中药皮肤药领军地位,于2010年6月在深交所上市。除老字号太安堂,其还拥有铍宝、麒麟、宏兴、康爱多四大子品牌体系,近400个药品品种生产批件,包括5个国家中药保护品种、25个独家药品生产品种。

实际上,上市以来太安堂业绩一直保持稳健增势。

2010年至2017年,公司营业收入从3.14亿元增至32.39亿元,增长9.32倍,净利润从0.56亿元增至2.90亿元,增长4.18倍。

变局出现在2018年,太安堂交出首份“增收不增利”成绩单。

数据显示,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微增至33.15亿元,增幅2.36%,净利为2.71亿元,同比下降6.7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只有0.39亿元,同比大降84.23%,创下上市以来最低水平。

这种行情,延续到2019年。

2019年半年报显示,太安堂营收17.85亿元,同比增长15.37%;归母净利润0.43亿元,同比下降36.88%。

对于净利下滑,太安堂表示,本报告期公司期间费用增加、自制产品和健康产业产品销售下降导致毛利下降所致。

在期间费用中,增加最明显的是财务费用,2018年太安堂的财务费用1.32亿元,同比增长43.76%,占营收比重为3.98%,远高于云南白药、同仁堂等同类型企业。

由此,太安堂还收到深交所的问询函,要求其说明财务费用增加原因,对公司运营资金需求带来的影响等问题。

太安堂表示,因市场资金流动性收紧,报告期新增借款利息成本较上年同期资金成本上升,2017年贷款利息执行贷款基准利率,报告期新增贷款利率均有一定程度上浮,导致公司财务利息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40.03%。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太安堂的财务成本仍在增加。

数据显示,2019年一季度,太安堂财务费较上期增加1103万元;利息费增加1209万元,分别增长43%、55%,均因借款融资成本上升所致。

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公司货币资金只有2.65亿元,短期债务为13.44亿元,长短期债务合计为23.18亿元。2019年上半年,太安堂利息支出占净利润比重超144%。这意味着,其上半年挣的钱竟不足以用来偿还利息。

显然,高增的财务成不但侵蚀利润,也让太安堂现金流压力不小。衍生风险不容忽视。

风险考量,还有重要表现。

财务数据疑云,谁在说谎?

据悉,延安必康是太安堂的大客户,2015年至2017年,两者数据存在不一致。

首先,2015年报中,太安堂第一大客户为广东宏海药业有限公司,销售额13,434.78万元,第五大客户为吉林省俊宏药业有限公司,销售额为6,085.85万元。而延安必康对其采购额为6,443.15万元,但当年前5大客户名单中并没有延安必康。

2016年,太安堂披露的对第一大客户陕西必康制药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系延安必康子公司)销售额13,433.50万元。而延安必康年报中,并未出现与上述信息相对数据。

2017年,太安堂披露的对第一大客户陕西必康制药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的销售额16,016.04万元。尴尬的是,当年延安必康的前5大供应商采购金额上,最高金额仅13,699.46万元,远低于太安堂披露的数据。

究竟谁在说谎?如此关键性的财务数据,一再出现冲突,严谨性何在?是否也太过儿戏?

另一方面,销售费用整体规模持续高涨,也增加了质疑的话题感。

2016年至2018年,太安堂销售费用分别为3.34亿元、3.51亿元、4.46亿元,同比增长13.03%、4.86%、27.23%,占营收比为10.88%、10.83%、13.46%。

2019年第一季度,太安堂的销售费用仍增长6.19%。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6月,财政部联合国家医保局,开展医药行业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销售费用的真实性是检查重点之一。77家企业名单中,太安堂位列其中。

医药专家赵衡表示,“本次检查,主要是康美事件引起的,这对药企营销等费用的合规性都会产生影响,企业如果有不合规行为,将会受到很大影响。”

庆幸的是,2019年上半年,太安堂销售费出现了首次下降。销售费用2.04亿元,同比减少3.19%,占营收比11.44%。其中,销售推广0.88亿元,同比减少19.89%,占销售费用43.27%。

然而好景不长,2019年三季度其销售费用又开始反弹。前三季度销售费用3.19亿元,同比增长3.24%,占营收比为11.57%;第三季度销售费用1.15亿元,同比增长17.07%,占营收比为11.82%。

基于此,有舆论认为,上半年下降并非太安堂反思成果,很可能是为应对检查而有意为之。只是,这种应对仅能一时之举,风头一过又露出问题原型。

北京鼎臣医药咨询创始人史立臣曾表示,“药企销售费用整体颇高,跟整个行业同质化竞争严重有一定的关联。同一种产品,有几十家药企在生产。在质量同等的情况下,企业要脱颖而出的话,依靠啥?多数得靠终端费用投入,如给回扣等。”

那么,销售费用高企的太安堂是否存在回扣、贿赂问题呢?

很遗憾,其并没做到出淤泥而不染。

2018年6月,中国裁判文书网发布关于泰州市人民医院原妇科副主任刘志能受贿罪一审刑事的判决书。

2013年4月至2017年2月,刘志能担任该院副主任期间,利用职务便利,先后多次非法收受太安堂等公司财物,包括现金、电脑、相机等,款物价值计34.88万元。

产品黑榜,研发打脸

销售费用高企的危害,不止于此。甚至影响到企业的长远持续发展,比如研发表现。

太安堂官网显示,其是集中医药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上市公司。正在建成世界一流的以太安堂绝技传承和国际高科技为特色的互联网大健康医药企业。

尴尬的是,高光人设愿景下,其关键的研发投入却呈打脸之态。

数据显示,2018年,太安堂研发投入2290.97万元,同比减少23.64%,占营收比例0.69%,销售费用是研发投入的近20倍。同时,其当年研发人员数量占比4.03%,同比减少0.39%。

2016年至2017年,其研发投入分别为3042.09万元、3088.61万元,同比增长36.06%、1.53%,占营收比为0.99%、0.95%。

业内人士表示,研发创新力不足,必然无益于产品品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只能依赖销售渠道,进而销售费用再次高企,侵蚀研发,由此形成恶性循环。产品老化、性价比差、创新产品不足、品质下降,最终导致企业发展陷入困境。

实际上,太安堂已经在为此买单。

据国家药监局发布的2017年第2期药品质量公告汇总表显示,太安堂子公司太安堂(亳州)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生产的炮山甲(生产批号:150706),经上饶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检验发现,其“性状、水分、总灰分”项目不符合规定。

国家药监局发布的2017年第5期不符合规定药品汇总表显示,太安堂(亳州)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生产的白鲜皮(生产批号:150116),经新余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检验发现,其“浸出物、含量测定”项目不符合规定。

2018年5月,国家药监局发布的甘肃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质量公告也显示,太安堂(毫州)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生产的地骨皮(生产批号:150115),经平凉市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检测发现,其“检查”项不合格。

2019年7月,国家药监局发布的2019年第14号通告附件1显示,太安堂子公司上海太安堂医药药材有限公司盐酸金霉素眼膏,被检测为不合格产品。

一定意义上说,药品与食品一样,安全是红线底线问题。一个小小药粒、药丸背后,是一个病人消费者的身心健康。这种信任寄托,值得每家药企去无限精进、打磨。

长生生物的惨重教训仍历历在目,类似的问题产品,无疑在摩擦消费者的信任红线。

那么,以秉德济世为堂训,以国家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示人的太安堂。频登质量黑榜的背后、减少研发投入的勇气底气何来呢?

扩张战略冷思,问题重重

值得注意的是,产品问题,也考验着太安堂的产业链战略。

秉德济世,为而不争。这是太安堂的堂训。

然而上市以来,太安堂的扩张势头可谓高调注目。如收购杉源投资、并购宏兴集团、联华复星药房、康爱多,打造亳州特色药材生产基地、茂县林麝养殖基地等。

凭借一系列大手笔动作,太安堂迅速构建出全产业链布局。将产业链上游中药材培育、养殖,以OTC为主的终端销售都纳入公司运营版图。

问题在于,如此强大的全产业链面前,太安堂却一再出现产品质量问题。这种讽刺表现,引发外界对其整合能力、管理体系、配套人才、技术、制度、经验等质疑。

太安堂的激进扩张,还带来更多维的问题。

截至2019年9月末,太安堂账面的固定资产投入规模已达27.46亿元,占总资产的31.43%,这个比例,显著高于一般的医药企业。

其次,以健康产业地产、医药电商产业为名,太安堂也涉足了房地产开发业务,即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的亳州泰安广场、斥资9亿元的广州白云商业用地等。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开发成本被计入存货科目核算中。截至2019年6月末,公司存货总额27.15亿元,其中健康产业项目仍有5.67亿元。

同时,多元化的业绩表现,也值得考量。太安堂2018年年报显示,太安堂特色小镇主要业务为特色小镇、乡村建设项目的投资开发等。截至报告期末注册资本2亿元,总资产12.9亿元,净资产8.78亿元,报告期净利润-2154万元。

最后,分散过多精力,多元布局中,其主营业务凸显乏力。

如中成药制造及其他业务,2018年收入较2017年下降18.8%,2019年上半年同比下降36.36%;中药材类业务,2019年上半年业绩萎缩至0.88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57.89%。

“康爱多”医药电商平台表现也不容乐观,随着线上红利消逝、成本提升,其毛利率持续下降。2018年仅20.83%,2019年上半年降至18.14%。

此外,太安堂的常规存货项目周转情况也不容乐观。2019年6月末增至540天。

春江水暖鸭先知?摩擦投资者信任红线

令人惊讶的是,如此状态下的太安堂,竟还有人愿意增持,且还是溢价。

2019年11月18日, 太安堂发布公布,公司控股股东太安堂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金皮宝和柯少芳于2019年10月22日分别与欧明媚签署《股份转让合同》,太安堂集团拟将其持有的公司164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14%)股份、金皮宝拟将其持有的公司12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56%)股份和柯少芳拟将其持有的公司99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30%)股份一并转让给欧明媚,转让价格为4.564元/股。

这一转让单价较公司10月22日收盘价4.46元/股溢价约2.33%。并且太安堂还表示,欧明媚不排除在未来12个月继续增持公司股份。

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从背景情况来看,欧明媚举牌的目的不简单,应该不会是简单的财务投资。

欧明媚究竟是何许人也?

据太安堂披露,欧明媚出生于1977年4月,其住址为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通济街2号2座403房。

有媒体注意到,欧明媚的住址与另一名为“梁桐灿”的自然人住址完全一致,而后者在10年前就曾认购荣盛发展1100万股。

不过,说到增持,就不得不提太安堂的“忽悠游戏”。

2018年8月,太安堂曾披露,部分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团队人员拟增持公司股份不低于3000万元,实施期间为未来六个月内。

2019年1月,太安堂宣布,由于有效时间较短、增持人员筹资渠道受限等原因,增持计划延长6个月至2019年8月8日。

而到2019年7月23日,太安堂又表示,公司部分拟增持人员暂未增持公司股票,并将终止该增持计划。

对此,太安堂解释是,由于金融市场环境变化、融资渠道受限等原因,导致增持股份的资金未能筹措到位,增持计划的实施遇到困难。

值得注意的是,此事件前后,太安堂发生高层人员变动。

2019年2月,太安堂副总经理谢乐平因个人原因辞职;2019年5月,太安堂董事会秘书张叶平因个人原因辞职。

个中原因,留给时间做答。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放鸽子举动,让不少投资者受伤不浅。作为一家公众上市企业,诚信是最基本的价值考量,也是企业长远发展、持续成长的根基。显然,太安堂的上述表现,摩擦了投资者的信任红线。

实际上,投资者的忍耐线早已被反复摩擦。

比如大股东的密集减持套现。

从2019年开始,太安堂背后的柯氏家族开始大手笔减持,实控人柯树泉及子女动作频频。

公告显示,2019年3月,太安堂集团披露减持计划称,计划减持持有的太安堂股份不超3833.86万股。

2019年4月20日至9月26日,太安堂集团又相继通过集中竞价及大宗交易实施减持计划,其中每股减持价格区间位于6.24元/股至3.93元/股,共计减持3448.95万太安堂股份,占公司总股份的4.5%。

到2019年9月27日,太安堂披露控股股东太安堂集团减持计划进展称,此次减持计划实施完毕,减持后持有太安堂28.31%的股权。据新京报计算,此次太安堂集团减持套现金额2亿元。

其次,是频频质押。

据悉,2018年全年,太安堂集团发布的补充质押公告超15条,截至2018年12月22日,太安堂集团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已有99.87%被质押。

据2019年三季报显示,金皮宝投资和柯少芳持有股份目绝大部分处于质押状态。

一面减持、一面质押,太安堂的发展前景究竟有多利空?实控人、大股东的种种表现,是否也有春暖鸭先知的味道?

500年堂训之思

简单梳理之下,百年老字号太安堂的问题人设已跃然其间。一方面,重销售轻研发,产品屡上黑榜,摩擦消费底线;一方面,频频套现、忽悠增持、高质押低分红,摩擦投资者底线;一方面,激进多元扩张,中药材、中成药制造等主营业务萎缩,存货高企、现金流承压、财务数据疑云、净利大滑等,对企业自身及上下游甚至行业带来诸多利空影响。

面对满满槽点,如何消逝种种不确定性,考验着太安堂集团董事长、实控人柯树泉的经管能力。

作为太安堂创始人柯玉井公第十三代孙,太安堂第十三代传人,柯树泉可谓载誉多多,也责任多多。

如何破局呢?

医道即人道,尊德性而道学问;药理亦哲理,致广大而尽精微。细品500年堂训,答案或已在其中。铑财将持续关注。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