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生鲜电商“触礁”:烧光投资人的钱,你的余额也悬了

如果将生鲜电商比作一条赛道,那么,这条赛道不仅长满了鲜花,还布满了地雷。

投稿来源:正解局

埋下的雷,终究还是要爆的。

早在今年7月,就有媒体曝出,生鲜电商呆萝卜大量关店,呆萝卜一度辟谣。

遗憾的是,谣言成了遥遥领先的预言。11月22日,呆萝卜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声明,承认经营陷入困境。

门店关闭、拖欠供应商货款、裁员欠薪、用户余额无法取出……生鲜电商为什么频频爆雷?

01

独角兽,从高处坠落

官网信息显示,呆萝卜创立于2015年10月,是全国互联网生鲜电商平台。

呆萝卜主打“家门口”“平价”特色,用户提前一天通过手机App下单,第二天可在附近小区门口自提生鲜商品。

这种“预售+自提”“线上+线下”的模式,确实要比普通的生鲜电商更具吸引力。

2016年6月,呆萝卜的第一家门店在合肥习友路开业。2018年8月,门店突破 100家,月订单突破100万单,并获得了千万级美金的天使轮投资。

在这之后,呆萝卜开始急速扩张,进驻安徽、江苏、湖北、河南4省19市,门店超过1000间,月订单超过1000万单。

2019年9月4日,呆萝卜入选胡润研究院《2019二季度胡润中国潜力独角兽》,被认为有望成为估值超10亿美元的独角兽。

(呆萝卜入选《2019二季度胡润中国潜力独角兽》)

彼时,呆萝卜雄心勃勃地宣称,未来要在全国50座城市开设10000家门店,服务2000万中国家庭。

服务千万家庭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坑害了合作伙伴、消费者却是冷冰冰的现实。

在11月22日的声明中,呆萝卜承认了经营困境,希望“与各位一起努力寻求解决方案,筹措资金,帮助公司度过难关”。

(呆萝卜声明)

但现实是残酷的,呆萝卜口中的“各位”,并不想“一起努力寻求解决方案”,而是想早点拿回自己的钱。

呆萝卜关店消息传出,大门就被合伙人、消费者、供应商堵了起来。合伙人没有拿到相应的提成,消费者不仅拿不到下单的菜品,充值的金额也没有着落。有的供应商甚至扬言要搬走公司物品,以弥补货款。

(呆萝卜用户群)

呆萝卜的工作人员也很委屈,他们被拖欠工资,也是受害者。

这样看来,合伙人、消费者、供应商、工作人员都是受害者,到底是谁害死了生鲜电商?

02

风口之下,尸横遍野

爆雷的生鲜电商,不止呆萝卜。

2019年7月,浙江杭州,数张逮捕令下,曾经叱咤风云的“鲜生友请”董事长张知豪以及公司高管吴明明等人被警方全部带走。

(“鲜生友请”高管吴明明被拘留)

自2017年起,张知豪的鲜生友请先后开设了130多家门店。2年后,鲜生友请突然陷入关店潮。供应商、加盟商、消费者集体维权,公司管理层也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拘留。

2019年10月,福建厦门。生鲜电商品牌“迷你生鲜” 被曝欺骗会员,涉事金额超千万元。

(生鲜电商品牌“迷你生鲜” 被曝欺骗会员)

此后,迷你生鲜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会员费及订单退款计划”。计划显示,平台内仍待退款订单及会员费折现约800万元,将分24期还款,最后一笔还清要等到2021年10月15日。

小企业沉沙折戟,背靠互联网巨头的新兴品牌也不顺利。

先行者盒马鲜生,开业3年,风光无限,却也遭遇了首次关店。2019年5月31日,盒马鲜生昆山新城吾悦广场店正式停止营业。

京东线下生鲜超市7FRESH,宣称要在全国开设1000家门店,但目前只开了区区几十家门店,甚至一度传出了被出售的消息。

(7FRESH的雄伟计划)

孵化生鲜品牌超级物种的永辉云创,3年来累计亏损近10亿元,已经被永辉超市断臂剥离。

有数据显示,从2016年-2019年5月,至少超过17家生鲜电商企业宣告破产倒闭。

风口之下,尸横遍野。

03

谁杀死了生鲜电商

如果将生鲜电商比作一条赛道,那么,这条赛道不仅长满了鲜花,还布满了地雷。

生鲜电商是一个“看上去很美,做起来很难”的生意。

民以食为天。蔬菜、水果、鱼肉这样的生鲜,是老百姓每日购买的必需品。如此巨大的市场,自然商机无限。

然而,生鲜恰恰又是零售中最困难的一个环节。

其一,生鲜的上游(农户)和终端(消费者)均是分散的,传统链路链条长,在物流、耗损、包装等环节消耗大。

(我国生鲜损耗率和发达国家对比)

其二,中国消费者在生鲜电商上消费的习惯尚未养成。2018年,生鲜电商的渗透率仅仅为3%,传统农贸市场、超市仍是主要渠道。

(2018年我国生鲜市场在各渠道占比)

有业内人士算了笔账,一般生鲜电商的成本要占到总价的30%-40%,而生鲜批发的毛利才10%-20%。

高额的成本,让生鲜电商基本上无利可图。

另有数据显示,4000多家生鲜电商,只有4%的商户收支平衡,88%亏损,7%巨额亏损,1%盈利。

道理如此浅显,为什么创业者依然义无反顾地涌入生鲜电商呢?

这是因为,不盈利,不代表不能赚钱。

生鲜电商的创业者,大概是这么想的——

构思一个看起来很美的商业模式

寻找风投,开始运营

再融资,扩大市场占有率

再融资,再扩大

……

成为头部公司

敲钟上市

一旦上市,创始人功成名就,投资人套现离场。在这个完美的创业计划中,是否盈利并不重要,成为行业第一才是关键。

为了追求第一,创业者必须想法设法做大规模。以呆萝卜为例,采取了“平台 + 合伙人”的模式急速扩张,并喊出了“开设10000家门店”的口号,便是为了抢占市场,给资本以想象空间。

吊诡的是,不盈利和扩大规模本就矛盾。没有盈利,便没有本钱扩张。此时,唯一的解决之道是融资。

然而,资本从来都不是慈善家,不会无止境地输血。创业者在经营中一旦有风吹草动,资本就可能撤走。

此次呆萝卜陷入困境,最直接的原因便是融资滞后,现金流中断。

资料显示,呆萝卜至今融资两轮,2018年8月获得XVC千万级美元天使轮融资,2019年6月完成高瓴资本、晨兴资本领投XVC跟投的1亿美金A轮系列融资。

(呆萝卜发展历程)

投资人的钱,算是打水漂了。

请注意,融资只是直接原因,根本原因,还是商业模式:生鲜电商到底能否盈利?

从表面上,以呆萝卜为代表的生鲜电商走的还是那种 “前期贴钱烧市场,铺开之后再赚钱”的套路。

但是,铺开之后,不一定能赚到钱。O2O、新零售这些时尚的词汇太虚,生鲜电商当前的竞争力,无非是便宜罢了。

如果生鲜电商为了盈利涨价,消费者还会买单吗?

04

羊毛终究还是出在羊身上

11月24日,呆萝卜公众号发布信息称,有超过百家的供应商表示愿意复工,甚至以官方名义发表声明,支持呆萝卜持续运营。

希望呆萝卜早日恢复营业,毕竟后面还牵连着无数合伙人、供应商、员工、用户的生计。

作为消费者,我们都希望商家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价格越低越好,甚至想从商家那里占点便宜。

但现实告诉我们,羊毛终究还是出在羊身上。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