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行进中的“互联网医疗”

要想在这个领域诞生一家伟大的公司, 不那么容易。

投稿来源:花式财经

这两年,医疗行业依旧动荡。除了疫情和时不时被爆出的医患矛盾案件外,整个行业都走在一条肃杀而又陡峭的路上。

首先是,线上互联网医疗企业不赚钱这件事。其实,这件事已经成为业界公认事实。问诊、挂号、医患关系、健康管理,类似这种公司曾经林林总总,占据报端无数。

而如今,这些行业基本被宣判“死刑”。挂号这件事本来就没有利润,如果胆敢在票价加上1%都属于黄牛行为;而在线上问诊这件事上,大多数公司只能落个“赔本赚吆喝”的下场。

对于很多互联网医疗公司来说,医生的管理费用成本过于高,医生是来赚钱的,不是过来做公益的。无论什么分成模式,只能先紧着医生端。不得已,让诸如平安好医生这类企业开始尝试“机器人看病”。机器人看病水平怎么样,按此不表,以后单起个坑来说说这个事,单说靠线上付费这件事本身,似乎就挺难。偶然疾病,患者没有对平台的长期依赖性,线上付费也就无从谈起;慢性病似乎是各大巨头纷纷争抢的蛋糕,但说到底患者还是想寻求知根知底的医生面对面,除非住在天涯海角。

往树上打三杆子,会有人付费,这不抬杠。但就长期发展来说,还依赖于线上这池子最终能装多少水。看看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的财报就可以知道,大家用户量都几亿了,未来再想翻番增长似乎不可能,再看线上收入,只能用寒酸形容。即便是阿里健康,也才刚刚扭转亏损,靠的还是线上卖药,互联网医疗的主流服务形态所贡献的收入,杯水车薪。

对于巨头之外的“小弟弟”们,日子过得怎么样,猜也能猜得到了。

实际上,与其说之前互联网医疗公司把线上模式当成主营业务,不如说,现在巨头们把线上变成了纯粹的“入口”。

阿里、京东、平安好医生都在抢这杯羹。靠着流量、用户、保险推销员的优势盘剥互联网医疗公司的传统阵地。反倒是卖保险、卖药火了起来。

据说,这两年,友邦保险从3000人一下子增长到12000人。我算过一笔账,一个保险经纪第一个月要卖2000佣金,一单500,拿20%-25%的佣金算,要卖20单。但业界保险推销员似乎并没太把这个指标当回事,完成下来应该不难。

很自然地,太平洋、平安赶上了这一轮风口。说句开玩笑的,疫情之下,百业凋零的同时,卖保险的反倒忙的不可开交。毕竟在医院里,有保险的和没保险的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这就不多说了。

但保险入局以后,对互联网医疗公司来说是一件好事么?似乎又落入到羊毛出在狗身上的逻辑之上,只不过最终的变现手段是依赖于别人的,要看保险公司脸色。进一步说,互联网医疗公司在这波“保险化”浪潮里,可能把自己最终卖身给保险巨头也说不定。

再说卖药这件事。药品配送这个生意其实不赚钱,这里并否认美团那种送外卖的赚钱,至少人家50%以上的收入都靠这个。但送药根本就不是送外卖,送药不能多单,一来一回至少1小时开外,内部骑手说送一单就赚几块钱,平台虽然抽的多,但无奈吃药比不上吃饭,规模效应很难做起来。

现在,美团、饿了么、叮当快药以及快方好药师之流也都是这样,美团这种可以把送药当成是构建护城河的一个补充,赚不赚钱也不太考虑,但互联网医疗公司就不一样了,这可是吃饭的家伙。

还有,大家都在拿数据说事,准备好好挖掘一下用户数据。可怎么挖掘?挖掘完了怎么利用?盈利模式是什么?大家都没想好,有的话也可能是继续扮演“倒流”的角色,给保险公司、给药企这种。

剩下的,就是电商卖药。就盈利模式上说,这个模式总体上还是抢非处方药的市场,外加上在卖处方药的红线上左右横跳。但似乎,电商卖药也是有极限的,还是前面那个逻辑,用户量不会成倍增加了,但卖药的利润率一直上不来,估计过个两三年行业就见顶了。并且,卖药有可能越来越不赚钱。因为国家统一采购、药品管理越来越严格,直接导致卖药这件事的利润率普遍不高。线下药店有个5%-10%的利润率就烧高香了,线上还得考虑配送这些乱七八糟的事。

更重要的,还得看医保的脸色。什么能报销,什么就卖的好一点。老百姓不愿意多花钱,也是天经地义。有的药偶尔吃吃,也无大碍,长期上说,有病还是要去医院。

然后就是互联网医院这件事。

各地大力在推,就落地上看,传统医院介入的多,就文章上看,互联网医疗企业更喜欢拿这个说事,吹资本故事的多。

听起来,互联网医院好像是互联网医疗公司线上产品的落地版。具体上看,看病这件事是有门槛的:诊断还是得医生来,场所也必须是在医院。对于医疗行业来说,怎么也绕不开这两个槛。

看起来,现在的互联网医院是把用户基础扩大了,也就是这儿的患者也可以享受那儿的医院带来的好处。需求上去了,因为本来潜在需求就多得多,但实际在供给侧上不一定能增加多少产能,所以大家都在医生身上下功夫。

为了增加效率,首先得解决多点执业问题,这个就够当地政府研究一段时间的,这属于公共政策范畴,没那么好拍脑袋决策。因为拍脑袋要出事,谁也担待不起。其次,远程医疗问题,这个好归好,但无奈造价太高,做了就会知道,其中各种系统做起来有多难、有多贵。

和一些互联网医疗公司沟通过后,发现大家在互联网医院这件事上还是在看多,专挑利好的东西讲,对盈利和增长闭口不谈。试想一下,如果这里面能赚大钱,为什么这些人不更自信一点呢?

最后,看了几份财报可以确认,未来几年互联网医疗行业出几个年利润个把亿的独角兽(或者大型独角兽)不难,但要想在这个领域诞生一家伟大的公司,不那么容易。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