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自驾,租车无码

复工引发租车热,共享汽车能否借此还魂?

投稿来源:懂懂笔记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陆续复工,不少人开始为上班的出行方式纠结了:

乘坐地铁上班,车厢空间封闭,虽然人与人保持一定距离也会感觉好怕怕;乘坐公共汽车上班,耗时长乘客多,即使开窗通风也会惴惴不安;如果步行、骑单车上班,几公里路程还要迎着寒风……

开私家车当然相对安全了,但暂且不说部分城市的限号,关键是你得有车......

于是乎,很多人开始怀念共享汽车了。

共享汽车选择少,取还地点不方便

这一段时间,不少租车公司纷纷推出了通勤租车优惠,有的甚至以零首租的方式,吸引上班族注册使用。还有租车企业公开承诺,为租车的上班族提供了高额疫情保险(阴险脸:中招一定赔),同时承诺会定时消毒,保障用户的驾车安全。

不过,租车公司的日均使用价格仍有些贵,而且现在便宜的车型据说已经一车难求。那么,那些可以随意“扫”一下就能把车开走的共享汽车平台,情况又是如何?

“下周一就上班了,昨天看了下租车应用,车基本上都被租满了。”

因为上班通勤问题,家住深圳宝安的张勇内心很是焦虑。因为,他家距离公司的路程超过四十公里,上班坐公交要花一个多小时,转两趟地铁。所以,爱人劝她租一辆车用于上班通勤。

下载了几个租车应用后他却发现,许多服务点的车辆均被租满,可见租车通勤的上班族大有人在,“四十几公里的路程,也不可能扫辆摩拜从家里骑行过去,只能另想办法了。”

那么,租车公司的情况,是否如张勇所说的那样都被租满了?

为此,懂懂笔记下载了几款租车应用一看究竟。当打开应用后发现,租满的仅仅只是一些租金低的车型,诸如飞度、别克凯越等。其余很多车型仍可以正常下单,而且租车的套餐也相当的灵活,这是怎么一回事?

“凯越平均每天租金三、四十元,比地铁通勤贵,但也还是在承受范围内,而像科鲁兹、朗逸每天租金要上百元,这样就划不来了。”张勇表示,所谓车辆租满,指的是低价的车型已经组不到了。

懂懂笔记发现,目前深圳的凯越日租金为39元,但已经组不到了。其它百元左右日租金的车辆现有不少,但是不少上班族表示,如果租不到那种便宜的凯越车,就不想租别的(高租金)车了。

作为普通上班族,租一辆“百元车”上班通勤,还要自掏油费确实不划算,于是,张勇又开始研究共享汽车了,“共享汽车的收费,本身已经包含了油费电费,分时租赁也不浪费闲置的时间。”

打开现存的共享汽车平台后,他发现汽车有定点取还的机制,但是离家和公司最近的取还车点,都超过了两公里,还是不太方便。

“如果开共享汽车上下班的话,取车、还车后再骑两公里共享单车才能到达目的地,总觉得很别扭。”张勇“怀念”起另一家取还车地点都特别合适的共享汽车平台,“可惜前年倒闭了,车和车位都没了。”

经历行业一轮洗牌之后,深圳目前只剩下两、三家共享汽车平台。张勇认为,因为取车还车地点分布不均,车辆调度效率不高,这几个平台也都不太适合他。

“而且有的停车点只有一、两辆汽车,恐怕在上下班高峰期很难租到。”他打开一款共享应用表示,像坂田上班族如此多的区域,也仅有一处车辆取还点,应用显示只有两台车。

便宜的租没了,贵的又没人租

周一,傍晚,17:30。

懂懂笔记打开了两款租车应用,分别查看深圳南山、广州天河、苏州相城等区域共享汽车取还点的情况。从傍晚五点半至七点半,以上区域取还点的车辆几乎无人使用。

这与张勇所猜测的完全不相符。在下班高峰期居然没有上班族租用共享汽车,这相当“不科学”。

“我买了1000元的共享汽车租车月卡,可以将车开回家。”在某微信群中,懂懂笔记联系上了一位正在分享复工通勤“攻略”的群友阿津。

阿津告知,前几天身边有几位同事都是开共享汽车上下班的。他的使用感受是,共享汽车的费用真心不便宜,部分同事开了几天共享汽车后,还是决定“回归”地铁、公车通勤,“虽然乍一看收费每分钟、每公里只有几毛钱,但一程下来收费并不低,保险等基础服务费也贵,每小时要几元。”

他以自己上下班通勤的三十公里路程为例,每天通勤要花费将近60元,一个月下来(出去周末)租车要花费超过1300元,相比地铁每月400元左右的开销高出太多,“如果不是包月优惠,顺路送爱人上下班的话,我也不会租。”

阿津告诉懂懂笔记,尽管这些租车企业、共享汽车平台都推出了优惠的自驾出行套餐,但对于上班族而言开销很大。

“以前共享汽车刚刚推广时,各平台都在补贴,和现在一比真的便宜太多了。”他抱怨道,当年包月用车套餐甚至仅需三、四百元,但如今“幸存”下来的平台用车资费越调越高,“基本连折扣券也不发了,优惠更是少得可怜。”

身边更有同事“吐槽”说,要不是因为疫情绝不会去开共享汽车,只要疫情一结束就去把押金推掉。

“现在很多共享汽车消毒频次都很低,感觉有的是两三天消一次毒。”阿津期待,在自驾通勤需求激增的趋势下,能有新的企业加入共享汽车赛道参与竞争,“这样优惠力度、服务品质才能有所提升。”

在这样的节骨眼,真会有新的玩家“征战”共享汽车领域吗?

暂时的火爆难以成为支点

“最近有不少朋友在问,共享汽车会和生鲜电商一样,起死回生吗?”

陈权(化名)是广州一家投资管理机构的投资经理,他告诉懂懂笔记,由于各大城市陆续复工,确实让租车和共享汽车方面的需求激增。不过经过去年市场的惨烈洗牌,目前市面上可选择的平台很有限,收费也都不低。

“很多朋友觉得,因为用户在家有买菜的需求,于是盘活了原本奄奄一息的生鲜电商。所以复工之后,上班族自驾的需要也会救活大量共享汽车平台。”陈权表示,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近年来大量共享汽车之所以会倒闭,是因为缺乏可持续盈利的商业模式,依靠融资、补贴烧钱、低价优惠吸引用户,最终资金链断裂走向失败。“共享单车如此高频的共享项目,目前都很难实现盈利,更何况是共享汽车。”陈权表示,目前市面上还能正常经营的品牌,要么是收费较高能打平,要么是背靠国企、车企等大靠山。

“除了创业者之外,投资机构看到共享汽车的项目也十分保守,基本上现在没人会投。”在他看来,这种短期内的市场需求支撑不起来长久的市场考验,一旦疫情结束,共享汽车的需求就会“打回原形”。

“同时,用户习惯于过去大幅优惠折扣的资费,一旦近期发现用车成本过高,就会立即放弃,共享汽车本身的价值依然很难被认可。”陈权强调。

结束语

有舆论认为,突如其来的疫情令生鲜电商起死回生,同时盘活了在线教育和在线办公应用,因此租车行业、共享汽车领域也能够再次迎来发展的机会,或许新的平台又将陆续入场。

但从近一周的走访调查来看,这种“机遇”非但不能让共享汽车热闹起来,甚至连租车市场也只是特价车型好租一点而已。显然,众多有通勤出行需求的用户“怀念”的,只是共享汽车曾经的“低价”,而非那些消失的共享汽车品牌和服务。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