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会前夕高层突然换血,田明为“佛系”朗诗蓄力

在地产圈,朗诗是少有的以绿色住宅作为主打的企业。不过,地产的黄金时期并未给它带来太多机会。随着存量时代的来临,田明似乎在期待着“奋力一搏”。

朗诗地产(HK.00106,下简称“朗诗”)的成绩单依旧中规中矩。

在行业转折的2019年,朗诗地产实现销售额405亿元,同比增长6%;营业收入约为85.6亿元,同比增长15.11%;年度利润约15亿元,同比增长约4.0%。

业绩报披露的同时,朗诗还公布了高层换防计划,职业经理人黄征、蒋超双双跻入董事会,被董事局主席田明赋予了更重的担子。

在地产圈,朗诗是少有的以绿色住宅作为主打的企业。不过,地产的黄金时期并未给它带来太多机会。随着存量时代的来临,田明似乎在期待着“奋力一搏”。

“朗诗是长期主义者”

在剥离处于亏损状态的长租公寓、物业管理等五类非地产业务之后,朗诗在2019年重新把精力放在了地产主业之上。不过,过往对多元化投入过多的精力,还是给朗诗业绩带来了负面影响。

期内,朗诗实现签约销售额为404.86亿元,同比增长6.13%;签约销售面积约234.09万平米,增速19.15%。其中,朗诗在中国的合约销售额365亿元,同比增长5%,上述指标增速均创下近三年新低。

随着行业天花板的见顶,房企在2019年的增速已普遍放缓。但把时间轴拉长来看,即便在过往5年的黄金时期,朗诗地产的业绩规模还是乏善可陈。2015年,朗诗地产实现销售额180亿元,尚在榜单的50名左右徘徊,如今其排名已跌至88位。

58安居客研究院首席分析张波向蓝鲸房产指出,朗诗业绩增速处于行业中等,与前几年的企业布局有一定关系。同时,部分城市的开发节奏也影响到了销量提升。如2017年朗诗在西安所拿地块的开发节奏就很慢,入市也拖了较长时间。

而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蓝鲸房产补充道,企业发展也与老板的风格息息相关。据悉,在企业家中,田明是颇为另类的存在。在外界的印象中,他更像一位理想主义者。他带领下的朗诗,一直坚持着极为保守的经营路线。

这样一份“佛系”成绩单,似乎也在田明的意料之中。业绩会上,他表示,“我们可以发展得慢一点,但是要确保安全,朗诗是长期主义者。”

其骨子里的稳健,在企业的负债上也能体现出来。2019年末,朗诗经调整后的净负债率为40.2%,比龙湖(HK.00960)还要低;截至2019年底,公司获得总授信额度506亿,其中使用的额度占比仅为26%。

田明进一步表示称,“朗诗从创立到今年,从来都是稳健的,从来都保持非常好的负债和现金流动性的指标,在当下的关键时刻,朗诗会严格地执行以现金流为纲。”

黄征、蒋超上位

3月30日召开的业绩会上,还出现了两张新面孔,他们分别是37岁的黄征和41岁的蒋超。

其中,黄征已接替田明出任地产总裁一职,蒋超则担任公司执行董事及常务副总裁,任期均为三年。同时,主要负责海外拓展业务的周勤,以及首席技术官谢远建将于6月份双双退出董事会。

据悉,黄征于去年加入朗诗,曾在华润大连、中信地产等企业担任管理职位,在营销、营运管理等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有万科(SZ.000002)、龙湖(HK.00960)履历的蒋超,则熟谙土地获取及项目收并购之道。

某资深猎头对此向蓝鲸房产指出,对于朗诗这样的中小企业而言,只有做大规模、提升运营效率才有出路。从二人的履历上不难发现,他们可谓是“根正苗红”。黄征出身于央企,与民企相比,他能够从更宏观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从而更科学的做出决策;而蒋超来自民企里稳健派房企。可以看出,田明还是希望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规模扩张。

这一观点似乎在业绩会的表态中得到验证。针对2020年的工作安排,黄征称,“接下来,朗诗会以小股操盘为主的,包括合作开发,委托待建等一系列的方式来扩大市场上的份额。同时,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周转率,加大推盘的速度。”

黄征透露,近期随着各地售楼处的重新开放,销售速度也在直线上升。他表示,“对未来几个月的销售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业内分析指出,虽然朗诗在投资上并未展示出多大的进取心,但黄征、蒋超两位职业经理人的上位,确实为朗诗未来的业绩增长带来了想象空间。

田明也表示,2019年后中国房地产会逐步进入存量时代,朗诗通过坚持“产品差异化、资产轻型化、收益多样化”的战略,能更适应未来的市场。

在张波看来,朗诗未来可有着独特的小而美的发展逻辑,即强调自身绿色住宅的优势,并不断扩大自身产品的客群,在差异化竞争中找到自身的长期存在价值。然而,对于销量排名50至100的房企而言,不但面临着规模化的竞争压力,也将面临着更大的融资层面压力。

可以看到,随着存量时代的来临,朗诗新一届管理层也将面临着不同以往的困难,如何在安全前提下实现规模上的扩张,向田明和市场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既是黄征蒋超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其证明自身价值的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