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证券何之江:剑指科技型券商,5年30亿科技投入开花结果,让客户真正感知科技进步

证券公司作为重要的资本中介,目前已全面进入资本型和科技型驱动时代,除了比拼资本实力,科技已成为核心竞争力。

经济强国必然是金融强国,资本市场是大国博弈的重要舞台。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十分重要。证券公司作为重要的资本中介,目前已全面进入资本型和科技型驱动时代,除了比拼资本实力,科技已成为核心竞争力。

“金融+科技”是中国平安的基因,作为平安集团子公司的平安证券也有着深深的科技型券商烙印。坚持科技赋能的战略打法,也是近几年平安证券一直处于上升通道的重要原因。正因如此,作为非上市子公司,一直保持着低调务实风格的平安证券,如何背靠集团优势打造差异化发展路径?如何确定科技型券商的定位和打法?这些都是行业对这家券商持续关注和好奇的重要原因。为了一探究竟,财联社记者日前专访了平安证券董事长兼CEO何之江。

“综合金融服务、专业品质、科技赋能”,三大战略一以贯之

财联社:3年前,平安证券制定了“综合金融服务、专业品质、科技赋能”三大战略,公司各项业务取得长足发展,如何理解这三大战略?

何之江:作为平安集团专业子公司,平安证券必须用专业方式去承接集团的战略,即在集团综合金融服务的战略下,做专业化的券商服务平台,可以用三个支柱来解释。

第一是综合金融服务。金融的本质是服务客户,客户拥有着多元化、个性化的金融需求,这就给了中国平安“一站式”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的机会。当我们把客户体验和客户价值放在一个目标位上,最好的方式就是有综合的解决方案,企业内部在合规的前提下,一站式解决客户的需求。综合金融服务是中国平安有别于其他金融企业的一个竞争优势,这是我们的商业模式,是我们的股东背景,是背后的“宝库”。

对于平安证券来说,综合金融服务就是拥抱集团,在集团多样的客户场景下,客群多元化和客户服务便利度会提升很多,拥抱集团优势,可以让平安证券“多快好省”地向前走。集团化之下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安证券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利用牌照业务的核心竞争力赋能客户。当集团每个子公司提供的都是最优服务,也就充分发挥了综合金融服务的优势。

第二是专业品质。证券业是门手艺活,专业是行业机构安身立命之本。平安证券极度聚焦券商应有的服务,即经纪和投行等牌照业务,以客户为中心,提供专业极致的服务。我始终认为,客户体验至关重要,当客户每一次接受服务后的体验不同时,我们的服务效果就不理想。因此,一线人员的服务品质实际上决定了平安证券的品质。现在,我们通过构建一套核心的业务处理体系,实现先知先觉先行,然后构建组织核心能力并赋能给每个员工,让平安证券的品质实现一致化。

现在,平安集团能为平安证券带来一些资源,平安证券能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专业服务,实现价值提升,这就形成了良性循环,提升了客户黏性。平安证券的服务给客户添彩,最后实现企业成本最优化,客户体验最好,这就是专业品质的力量。

第三是科技赋能。科技赋能是因为产品聚焦、品质聚焦,面对体量越来越大的客群,需要精准快速触达客户,所以必须通过科技的手段。公司战略给了科技很大空间,服务的客群大了,服务的专业性提高了,有助于提高实现精准服务的科技能力。

我们为什么一定要选择科技,因为客群来自于广泛的渠道,所以触达也一定要以科技手段来实现,仅靠人力增长去驱动,很难真正实现综合金融服务。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必须走这条路,这是成本决定的。我们必须通过科技手段降低成本,提高产能。所以选择了综合金融服务,选择聚焦产品,一定用科技的手段解决,自古华山就这一条道。

“金融+科技”是平安集团的基因,我们也持续依托集团的金融科技优势,聚焦科技赋能。平安证券服务的客群、人均产能近几年都大幅上升。因为我们选择了综合金融服务的商业模式,手段必然是科技,这就创造了我们极具差异化的服务模式。

投科技是一条很辛苦的路,“刚开始真的是很痛”

财联社:从2015年开始持续五年,平安证券的IT投入累计已达30亿元,每年占营收比重都在百分之十几以上,去年占比13.53%排在行业第二,公司为何舍得这样连续投入?您提到科技是很辛苦的一条路,为什么觉得苦?

何之江:走科技这条路,很辛苦,但别无选择。科技不是说今天扔过钱,明天就长出铜板了,科技需要积累。很辛苦,是因为“要用人,要用钱,要办事”。

用人方面,2015年,时任平安证券董事长谢永林提出了“互联网券商”的转型方向,并积极从华尔街、国内优秀金融机构、优秀互联网企业等多方引入金融、交易、投行、科技等人才,奠定了公司科技转型发展的坚实基础。有了人才布局,也真正让平安证券走上了自研道路。

要打造一支既懂技术又懂金融业务的“复合型” IT技术团队并不容易,公司当初的科技团队有将近70多人,但主要以运维为主。在2015年引进20多位美国资深开发人员增强平台建设和业务开发能力,到今天整体内部人力已超过400人;并通过强力执行建立起一整套规章制度与开发流程,将系统开发规范化、标准化;业务团队与科技团队紧密配合。

用钱也是挺痛的,因为金融科技投入产出慢,会减少利润,砸钱要有定力,平安证券现在的产出,是因为有了持续四五年的投入。特别是刚开始特别难,突然之间要投这么大笔钱,需要说服高层,取得大家认同。

平安证券在IT投入、人力投入方面十分巨大,要烧钱,要用好人、办好事,这需要定力,我们先要确定用科技来改变什么?我们战略目标是什么?必须规划好要办什么事,平安证券的科技之路其实先从零售端开始,成为互联网券商。2015年,前任领导团队的决策很艰辛,但是一直很坚定。先在经纪业务条线加大投入,2015年平安证券的经纪业务市占率仅1.6%,到今年8月已达到3.5%,今天再谈证券APP,不会漏下“平安证券”,这就是积累的成果。

如今,“平安证券”APP的日活、月活等重要指标已经到了证券行业相当领先的水平。我们相信科技可以改变业务模式和竞争格局,因为科技的运用会产生大量的客群、客户体验的改造和提升、产生品牌效应。

5年超3亿元打造领航系统,创造标准,实现数据化经营能力

财联社: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如何评价平安证券的核心科技能力?

何之江:平安证券的核心科技能力,目前在行业处于相对靠前的位置。

以“领航平台”为例,5年时间开花结果,统一语言、统一接口、插入式模式,让领航平台成为平安证券科技的基础设施与核心平台,是国内行业首个分布式实时平台。其中“领航固收外汇电子做市交易系统(FLEET)”,还荣获2019年深圳市金融创新奖最高奖项一等奖。

为什么我们要搭建领航平台?这和整个行业的发展有一定关联,证券行业头部软件供应商有几家,但是原规则与方向不一致,难改造,所以带来了一个很大的问题——系统特别多,相应带来了系统安全性问题。这就让我们觉得有必要在平安证券构建核心系统,领航平台没有单纯经济效益,它要追求的是战略效应。通过核心系统,可以让所有的新应用性开发实现标准化、统一化,并且实现业务规则一致化。

未来的商业竞争是数据的竞争,我们拥有了统一的数据库,可以按自己的逻辑去打各种标签。目前我们部分数据化已经完成了,经纪业务的数据化运用程度更高,这是由个人用户数据化服务条件成熟决定的。今年年底之前,平安证券将完成所有业务的线上化,现在已经实现了部分业务的数据化和智能化。线上化先完成,就可以做数据化经营,随着数据化经营的能力越来越高,现在我们在不少领域已经做了智能化的尝试。

领航系统于2019年封版,花了整整5年时间,公司的战略要求是其搭建的逻辑,可以服务于未来。领航系统最大的意义在于创造了标准,让我们能够拥有数据化经营的能力,它是数据化经营的基础工作,这是领航的巨大贡献。

值得一提的还有一个重要的软性指标,即平安证券员工有意识去加大科技运用。目前很多业务板块都在提科技应用需求,2020年平安证券由平台型开发进入到应用型开发,赋能业务的效果越来越好。科技赋能业务体系已经建立,大家自愿去拥抱科技,从管理端到业务端,都主动以科技解放生产力。人的意识的改变产生的效果会更加倍增,科技早投入、早积累是走得快与慢的重要因素,科技为我们带来了时间与空间。未来还会增加科技投入,贡献越来越大,大家对科技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

此外,平安证券还依靠科技形成了良好的职业文化,所有的流程透明化后,才能让所有从业人员崇尚一种标准,崇尚一种规则,形成好的职业文化,谨守规则,以科技手段形成员工流程管理,这也是科技带来的进步。

“以客户为中心,打造有原则、专业、有温度、智能化的平台,更有爱(AI),更懂你”

财联社:如何让客户真正感知到科技的进步?如何用科技提升服务的专业品质?

何之江:主要是前端业务要全面实现线上化和智能化,确保我们具备高效快速响应客户的服务能力。

经纪业务方面,“平安证券”APP的月活,目前排在行业前三,相较2015年已经跃升了一个等级;用户的单日使用长度,目前已在40分钟左右,而在2018年仅20分钟。为什么要重点提及这两个数据,简单说,一是东西好,有兴趣,客户会停留;二是停留时间长,浏览数量就会多,更有利于我们做好客户画像分析。

“平安证券”APP一方面围绕核心交易场景,优化行情、交易、账户体系等功能应用,不断升级客户体验;另一方面,在客户基础金融认知、选股、择时、持仓、资产配置等方面,提供体系化、场景化的智能投教服务。同时配套的一系列智能决策类产品,以智慧IM、视频直播等作为核心触点,帮助投资者理解市场、理解产品,做出较优的投资策略选择。

我们面向客户的服务理念是有原则、专业、有温度的、智能化,让人感知到有爱(AI)和懂你。

平安证券经纪业务强调用户至上,利用研究所的资源及投研能力,搭建买方投研平台,以买方研究为核心实现与客户的价值取向一致。“平安证券”APP为客户提供智能辅助决策工具库,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决策支持和服务,辅助客户提升决策效率;依托海量数据和客户画像的支持,实现“千人千面”的场景化服务;联合平安银行打通非交易时间银证转账服务,满足客户全天候资金需求。

投行方面,我们已启用了部分智能化项目,如IPO发审环节需要汇报舆情信息,现在我们通过爬虫系统,自动爬取关联舆情送到后台,不会遗漏,省时省力,并产生强大的预警功能。有了预警功能,IPO公司的异动情况会自动更新到数据库并给出提醒,把过往的负面舆情也关联进来,对于投行IPO承做的质控环节能够大大减少人力。我们也拥有了交叉验证的功能,这是承做品质的象征。投行人员独自操作和有数据交叉验证是两种品质,通过交叉验证实现数据证伪,帮助投行减少重复劳动。

打造行业领先的新一代核心系统,敏捷响应客户需求

财联社:平安证券近几年一直处于上升通道,科技赋能是公司重要战略之一,科技型券商这一战略定位在行业也倍受关注,平安证券实现科技型券商的路径是什么?

何之江:首先,我们业务要完成全面线上化,线上化一定要不停地坚持。所有业务系统都要完成获客端的智能化改造,平安证券的智能化投行系统、智能化信用分析系统现在已经启用,我们还拥有自动智能化的高频做市系统,前端业务全部线上化和智能化,让我们有很好的效率和快速响应客户的服务能力。

为了敏捷响应客户需求,快速触达客户,平安证券构建了一个整合的大中台。领航平台是我们的大中台,它是核心处理平台,有了这个平台以后它会沉淀数据。之后我们把所有的运营全部集中,我们率先构建新一代核心系统,把簿记中心、清算中心、交易中心全部合并,也就是说公司所有运营一体化,所以现在开始我们看到前中后台可以一体化运作。

现在也有一些同业到平安证券来学习交流,但是要做到一体化整合不是那么容易。第一是需要科技投入,第二是要有决心和毅力,整合的难度在于一边要生产,一边做整合,整合不能影响生产,管理层也承担了很大的压力。

新一代核心系统给我们自己和客户带来了极大的业务流程和体验的改善。该系统采用规则引擎技术,可以支持业务快速落地。简单来说,新添加一个业务的落地只需要设置一些业务规则,很少需要程序员的编程,增强业务实施的灵活度,减少对技术开发人员的依赖,降低技术投入成本。去年科创板业务的落地我们用了近半年的时间大量开发和扩充IT系统,今年创业板新规的落地实施,只用了不到1/4的工作量就轻松地完成了业务的改造。

新一代核心系统还支持业务实时逐笔清算,提高清算效率。簿记中心采用实时上账,实现了实时完整的多维度双时间方向的持仓管理引擎,颠覆了传统证券系统需要在盘后进行集中清算和集中上账的设计理念,消除了闭市后的集中清算上账的压力。目前我们的清算和簿记两中心在行业内已遥遥领先。

具体到客户,基于新一代核心系统,我们能为客户提供实时风险管理所需的实时持仓管理引擎,支持实时风险监控。支持客户7*24小时交易委托、7*24小时银证转账,提供线上持仓服务及智能投顾服务,大大提升了客户的体验。统一客户资产视图,通过智能化全方位的流程监控、数据检查核对,保障客户交易、资金资产安全。

第二个是我们拥有了交叉验证的功能,确保品质。靠个人单独执行和借助数据帮助交叉验证是两种品质。线上化最好路径的是流程再造,通过线上化实现流程管控。

前中后全部线上化、系统化以后,我们开始做可视化。可视化是一种能力,前提是有数据化基础,首先要有全景图,然后有分项图,才可以有钻到“岩石层”的可视化。可视化有利于管理能力的提升。平安证券现在做了部分可视化,例如风险可视化、财务报表可视化。

服务实体经济的天职,以及对专业品质的高度认可和重视,永恒不变

财联社:2021年是平安证券成立30周年,站在这个时点上,您如何总结过去,展望未来?

何之江:平安证券的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时代机遇,得益于国泰民安的大好环境。金融行业发展瞬息万变,但不变的是服务实体经济的天职,以及对专业和品质的高度认可和重视。未来三年要完成我们的愿景,即实现智能化的券商平台,通过平台化的服务,真正让用户感受到科技进步。平安证券的科技投入给客户带来了实质性的体验改善,这是踏踏实实的愿景,我们将秉承以客户价值为中心,凭借我们的执着,我相信用户会感受到的。(来源:财联社 记者:李桂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