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特卖极速扩张,风险不容忽视

如果行业面临降温或监管,以及如果潜在的食品安全等问题爆发,参与者“竹篮打水一场空”的风险也同样很大。

编辑|于斌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临期食品”的概念在经历过一段时间的热炒之后,终于迎来了商业化落地和消费者直观感知。

根据相关媒体报道显示,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以“好特卖”等为代表的临期食品店铺开始极速扩张,以北京市场为例,好特卖门店正在城市商圈中不断增加,虽然目前没有明确的数据统计显示好特卖到底已经开了多少门店,但根据网上曾经流传出的一份好特卖商业规划书来看,它计划在今年的新开门店数就高达650家。

在这种惊人发展增速背后,是临期食品所蕴含的巨大想象空间。

不过,同样也值得警惕的是,作为一个新兴特殊市场,临期食品在商业模式上还存在着需求短、行业泡沫大、竞争激烈等问题,在风口热潮的推动下,人们固然可以快速参与成为这个行业风口的一份子,但如果行业面临降温或监管,以及如果潜在的食品安全等问题爆发,参与者“竹篮打水一场空”的风险也同样很大。

扩张也存隐患

据悉,以好特卖为代表的临期食品店现在正在占据北京各大商圈的核心地带,哪里人流量多,哪里就能看到好特卖的身影。

从三里屯到东直门、望京再到双井商圈、银河SOHO...根据不完全统计显示,目前仅在北京市场中,好特卖就已经开了五十多家门店,还有更多的门店正在筹备开业中,好特卖这门生意真的就那么好?

从好特卖门店的人流情况来看,似乎这门生意真的很不错。由于临期食品保质期短、需要快速消耗,所以门店最好选择在人流量比较集中的商圈以加快销售,与此同时,极具吸引力的产品价格又能吸引很多人进店尝鲜,在各类大牌食品原价不到一半甚至两三折的吸引力下,消费者往往忍不住慷慨解囊,这让好特卖门店中一直熙熙攘攘。

根据一些行业内部人士的介绍显示,好特卖门店里往往是七成的进口食品、三成的国产食品,由于进口食品溢价空间大、利润高,所以门店往往会对其侧重推广。当然,看着十分大牌的进口食品购买价只要原价的零头,这对于消费者来说也具备强烈的吸引力,这些都是好特卖这种临期食品店能给大家带来的强烈诱惑。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代表好特卖目前的商业模式就没有问题了。作为新兴行业物种,目前我们并没有办法比较透明地了解好特卖门店商品的具体来源、真实情况等,再考虑到商品退换、售后服务等环节的“空白”,消费者在购买临期食品的时候还是需要多留一份心眼。

更重要的是,好特卖目前看似火爆的景象并不代表这门生意就真的如此受欢迎,一方面,目前好特卖在北京的门店都是直营门店,这些不过是品牌想要通过快速投入、扩张来实现规模化的手段;另一方面,由于像好特卖这样的临期食品门店品牌目前已经开放了加盟制度,只要缴纳一定的费用成为品牌的加盟合伙人,似乎就可以运营一家自己的好特卖门店,这种加盟扩张的模式也会给品牌后续发展带来更多隐患。如若控制不好的话,那么临期食品也将遭遇此前各类品牌经历过的加盟争议。

另外,从目前的门店经营情况来看,好特卖并没有显现出比较大的赚钱能力。虽然人流量多、消费者也不吝购买,但按照一些媒体的实测计算显示,以北京某家好特卖门店为例,除了各类人员开支、固定成本开支,如果按照官方加盟推介时宣称的最低三十万单店月收入来看,其门店可能并不能赚到什么钱。

会不会昙花一现?

更深入来看,好特卖这样的临期食品店还存在着“需求是否真的可持续”的争议,这不但决定了门店的生意能否持续,也决定了这个行业到底能不能长期走下去。

而根据一些行业专家的说法,所谓的临期食品风口,它不同于过往我们接触到的其它行业风口有其刚需性,却更像是一种促销噱头、包装手段,它既不是刚需也非特殊情况下的需求,“而是短期需求”。

就像临期食品的定义那样,临期食品代表的是商品本身快要到保质期,于是商家想要用这种快要到期的紧迫感通过低价促销来促进购买,所以这种商业模式注定是不具有持续性的。

简单来说,消费者对于临期食品的需求往往是来得快、去的也快,几乎没有什么判断依据,全凭冲动消费的感觉,这个行业领域似乎很难去做出一个长久的定量规模预计,甚至它到底是不是一个独立的市场还存在争议。

正是因为这种认知,很多人都觉得临期食品并不具备可预估计算的消费人群,整体的市场规模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这种各方面都难以预估的背景下,想要走通临期食品的商业模式可谓是非常难。

普通消费者偶尔尝尝鲜也就罢了,问题是这些尝鲜消费行为能够构建起一个持续稳定的市场吗?消费者之外的商家群体又能否持续把这门生意给做下去?后续的资本方能否看好这种商业模式进入以“真金白银”的投入推动市场迈向成熟阶段?

很显然的是,临期食品的确有其存在的现实意义,它不但能帮助商家消耗库存、提高转化,也能让消费者以更低的价格享受到更好的产品,可一旦临期食品成为一种独立的商业模式被推出之后,其背后所蕴含的更多问题值得警惕,在这个行业领域中,同时也存在着大量的风险与隐患,涉及商家、消费者、食品安全等方方面面,如果这些问题没有解决好的话,那么好特卖这样的临期食品店还是先修炼好内功再考虑扩张才比较好。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相关阅读
产业互联网的深海
小米的下一个12年
亏损、倒闭,共享经济的下半场又该如何走?
当海底捞不再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