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投摩根权益投研团队领军人谈投资:推动社会进步的企业是投资的“源动力”

投研团队紧抓新兴产业的爆发性机会,争取盈利增长与估值提升的双重收益。

作为上投摩根权益投研团队的领军人,杜猛和孙芳现任公司副总经理并分管投资研究团队,两人均拥有逾18年的投研经验,逾9年基金管理经验,且在投资领域均取得了长期的优异表现。

“在投资过程中,我们着眼于经济与产业变迁步伐,聚焦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下的长期投资机会。”孙芳说:“我们希望帮老百姓投资那些未来真正可以带来社会进步的企业,这才是投资的‘源动力’。”

上投摩根权益投研团队现有近40人,其中,基金经理16人,研究团队20人。投研团队致力于投资能代表中国时代变迁,能提供变革性创新技术,代表未来中国,长期具有成长潜力的公司。

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上投摩根基金管理逾2000亿元基金资产,其中,国内权益管理规模近800亿元。值得一提的是,上投摩根的投研能力卓尔不凡,据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过去2、3、5年旗下股票基金算数平均股票主动管理收益率分别达到126.4%、170.8%、157.0%,行业排名均列前1/10,分别为9/95,8/82,6/72,整体业绩中长期权益投资业绩持续优异。

优秀且稳定的基金业绩,是公司投研全球化视野、全平台资源、全周期覆盖所构成核心竞争力的具体体现。2016年,公司进行研究体系全面改革升级,2018年,针对投资团队进行重新梳理,扬长补短,令投研实力如虎添翼。

近日,杜猛和孙芳分别接受了《蓝鲸财经》的采访,就上投摩根权益投资方法论进行交流。

蓝鲸财经:请问上投摩根主动权益的投资风格是怎样的?

孙芳:到目前为止,公司很多产品的风格会体现出成长性,不是基金经理只会做成长,而是我们认为在中国这样的经济大背景下,成长能充分代表中国发展的动力、特点,从过去10年到未来10年,我们都可以看到具有蓬勃成长动力的公司。

我们想找到推动社会进步的那批企业,同时也让投资者可以享受到企业增长、社会进步带来的收益。最终的结果是,我们投资的品种,大部分都是具有高成长性的公司。

在投资过程中,我们非常注重企业家精神,希望帮老百姓投资那些未来真正可以促进社会进步的企业,愿意选择具备开拓精神和创新思维的企业家。因此,我们非常重视和企业的经营管理层交流,特别是了解掌门人的想法。我们主要的投资是希望投在可以给社会带来进步的企业上面。

当然这说的是我们团队整体的氛围,就产品线而言,我们现在是非常多元化的,除了成长风格,还有均衡价值、价值成长、均衡成长等等。

蓝鲸财经:投资成长股时,如何做到前瞻。前瞻性意味着你要看得比别人更远、更早,那么怎么保持这种前瞻性呢?

杜猛:我自己的投资方式,其实就是跟随时代的变化,去寻找未来五年或者十年,那个时代应该做的事情,找到里面比较真正能够成长起来的好公司,跟着它们一起成长,这个投资模式是可以复制的。

怎么能够让自己的组合与时俱进?首先要有一种开放的心态。我自己管理的一只基金就叫新兴动力,主要投新兴产业,根据基金契约投资的方向就要不停地去看这些新的产业。我本身就是学理工科出身,从2003年开始看电力设备、新能源,对这些新的东西比较感兴趣。第二,不断学习。不要排斥各种新的商业模式或者新的产业,并不是哪一个产业就一定好,哪一个护城河就一定高,不要对某一产业有执念。做投资需要不停地学习、研究、跟踪,像新能源、光伏这些产业,需要勤快一点,通过各种产业链的调研,不停地跟踪上下游,汇总看到的这些信息,再叠加自己的逻辑判断和推理,争取能比较早地发现机会。

其实光伏相对简单,2018年曾碰到一个很大的危机,就是“531光伏新政”,当时我也把光伏相关标的都做了调整,主要是因为看不清楚这个行业后面会怎么样。但是继续跟踪这个行业,就会知道这些公司到2019年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很多地方能够实现平价上网,它的成本是能算出来的,所以我在等一个机会,2018年年底之后,我马上把光伏相关标的重新买回来。

产业链变化是可跟踪的。比如,电动车在2019年之前都争议很大,但是特斯拉Model 3出推出之后,大家发现特斯拉定义了电动车,而且还那么便宜,电动车包括特斯拉的股票也就是从Model 3起爆发,市场开始真正信任这个行业。

当它有一个新产品出来,符合消费者真实需求,性价比又高,你就能看到拐点。例如iPhone 4对智能手机行业的意义。对于新兴产业,要有一个相对开放的心态,不要一上来就觉得这个东西是假的,即使不信,也得跟着看,当标志性或者里程碑的产品诞生,它就会引爆这个行业。

我们谈AR、VR说了好多年,为什么一直没有起来?就是因为没有一款能放量的好产品出来,哪天突然发现有一个产品开始放量了,那个产业可能就可以起来。

投资是一个判断、比较和选择的过程。首先要看哪些产业在未来三五年的发展趋势是较好的,然后跟其他行业进行比较,比较完了之后,发现哪些的机会更大,或者哪些更有吸引力。我更偏好新兴产业,如果这个行业里面的公司确实更好,会在这个方向上配置更多一些,但不会all in,最终是一个性价比的选择。

孙芳:我们在成长股的投资过程中探索了很久,我个人的体会是,我们对于早期的线索非常重视,其次就是怎么样把你发掘的线索进行深入研究,对研究力量的组织也非常重要。

在发现线索的方面,我们的研究员一直都是全行业覆盖。对他们的要求,并不是你一年找两个股票就好了。如果是这样的要求,他们的研究面会很窄。上半年看到一个机会,研究下来,推给投资团队,完成任务了。下半年再来一个。但这样很容易错失大的、Beta型的机会。

研究员首先要做到的是对行业要有一个清楚的认知,而不只是零散的机会。另一方面,我们会要求他们对每个行业的龙头公司、大公司,比如市值排名前5、前10的,要一直保持覆盖。通过对这些公司的跟踪,首先了解行业的变化。大公司对产业链的影响,比如里面有一个产品发生了技术变化,可能会带动整个供应链的变化。所以,对大公司要始终保持关注。

研究的日常工作,除了看上市公司的机会外,对产业方面要保持高频的调研、了解、接触和沟通,这些也非常必要。我们在招人的时候,有一个问题是你过去的出差次数是多少,勤奋程度是我们非常看重的。坦白讲,国内的买方、卖方,竞争都太激烈了,光智力不足以致胜,体力也很重要,经常出差,非常辛苦,勤奋是必须的。

所以,对于比较早期的一些变化,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做到“敏感性”。更重要的是,在看到这些变化之后如何将其落实。我们有一个比较常规的操作,团体中的任何成员发现一个东西比较有意思,或者有的产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他会提出来,然后我们迅速组成一个临时项目小组,分工调研、相互印证、内部讨论、深度分享。通过这套标准流程,快速对行业可能产生的变化作出预判。比如,去年在经济拐点出现之后,货币开始宽松,我们做了对周期品的研究。2021年春节后我们成立“专精特新”项目研究小组。

对于新能源更是如此。2019年成立新能源小组,杜猛和我都在研究小组之内,我们大家一起去调研了好几家产业链上比较有代表性的公司,来验证这个产业是不是已经开始发生变化。大家非常积极地参与,而且速度很快,我觉得内部响应流程很重要。

当我们进行深入研究之后,怎么样保持投资前瞻性?我们有几个优势:一是我们的基金经理,很多都是出身于对成长行业的研究,在行业早期大家敢于坚持。二是看到市场没有如期表现的时候并不会无动于衷,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验证自己的逻辑是否合理、正确。说实话,市场大多数时候都是正确的,要比我们聪明。三是在成长行业的投资过程中遇到很大波动时,在“扛”的策略上我们做过一些改良,要结合一些中短期的行业变化,尽量让波动曲线趋于平滑。

现在遇到一些对产业短期有压力的时候,如果会持续3至6个月或者以上,我们会做一些交易,会增加一些时点把握的策略,这对持有人和基金经理的感受都会好一些。但是很关键的一点就是怎么为这些公司在不同的环境之下做一个准确的定价。当我们自己可以把握它的价值波动时,才能比较高胜率地执行这样的策略。否则可能会卖在底部,又追在半山腰。我们虽然不是每一次都能做对,但是在比较擅长,曾经深耕过的行业中,改良之后的策略表现都还不错。

蓝鲸财经:请问你们现在看好的成长性行业有哪些?

孙芳:我们觉得现在成长空间比较大的就是和新能源相关的。从顶层设计和国家政策,到产业本身,再到C端消费者的需求,这三个层次实现共振。因此,这个方向是比较理想的。但这个方向里面涉及到的公司也挺多,最直接的就是电动车、光伏。但其实对很多行业都会产生影响。此外,军工的成长性也相对确定,半导体的成长性也比较看好。

相关阅读
半导体强势反弹,基民终于看到希望,基金经理操作不一
业绩竞争从外部蔓延至内部,“赛马制”加剧基金经理“内卷”
泰信基金祭出新债基,镇嘉“搭伙”张安格最长任职时间均未满一年
上投摩根基金陈圆明:股票和债券都是风险资产,资产配置并不是股债的简单相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