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着痕迹到科技助老,如何构建2.6亿老年人的智慧康养

我国智慧养老产品供给提升很快,智能可穿戴设备,我国一年的出货量约1.07亿多部,占全球需求量25%以上;血糖仪血氧仪等便携式设备检测设备,出货量近亿台,超过了全球产能的70%。

新冠疫情加速了社会的全面数字化,也让更多人认识到老年人在数字时代的困境和需求。2021年,智能化服务适老化问题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适老化”一时成为政策热点。七普公布后,我国老龄化程度及发展速度成为全社会焦点所在,这让“适老化”从面向单一人群的问题,走向为所有人服务的问题。

近日,腾讯科技向善创新周科技助老圆桌论坛启幕,对于中国2.6亿老年人的未来养老给出些许思考和方向。

智慧养老产品供给量上升,产业生态尚在发育

智慧健康养老产业联盟秘书长吴昕指出,从产业基础层面来看,我国智慧养老产品供给提升很快,“智能可穿戴设备,我国一年的出货量约1.07亿多部,占全球需求量25%以上;血糖仪血氧仪等便携式设备检测设备,出货量近亿台,超过了全球产能的70%。”

那么,当下问题的关键在于产业供给没有形成生态,需要全行业共同努力来促成。

腾讯安全平台部AI安全专家刘水生则表示,从腾讯实践来看,目前科技助老产品在技术方面仍需克服许多挑战,例如,智能防跌倒产品研发仍面临数据缺乏的挑战,通过模拟跌倒的方式建立数据集的效率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如果相关产业生态可以快速建立起来,产业上下游合作更加紧密通畅,则能大大降低研发成本。

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培育应同时进行

尽管近年来老年人可支配收入一直在提升,但智慧养老需求侧一直没有真正活跃起来,老年人对科技产品的认知态度,以及消费意愿也是制约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就此问题,各位专家从不同视角提出了观点。吴昕认为,新基建是智慧养老产业发展的基础,可以使数据和信息的流通更加充分,从而大幅降低产品研发的成本,促进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

针对受限于认知观点,市场需求未被充分释放的问题,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王永春提出要“抓两头”,在供给侧改革的同时要进行消费侧培育,培育老年人对科技产品的积极认知,优化老年人的消费结构,让更多老年人受惠于现代科技。

面向老年人根本需求,科技服务“不着痕迹”

“老年人普遍渴望的是与社会连接,是被社会所需要所尊重,而不仅仅是‘被养’。“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房莉杰认为,科技在此环节有很大的作为空间,应当自然融入老年人日常生活中,面向老年人根本需求,但又能“不着痕迹”地服务好他们。

腾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陆诗雨指出,2021年,腾讯研发的“养老助餐微信刷脸”支付终端在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海珠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邻里之家助餐点投入使用,老人们不用带手机和助餐卡也能吃上可口的热乎饭,科技无形地融入到老年人的生活中,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便捷度。

事实上,随着科技发展与生态建设的优化,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前沿信息技术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养老领域,王永春指出,未来还可能出现在虚拟世界里陪伴老人的元宇宙产品,为老年人带来精神疗愈和情感的寄托。

相关阅读
科技体验官|融合消费场景的京东新百货:主打年轻用户,商品准入门槛较高,侧重“货找人”模式
持续输出客户信息安全保障,华盛集团信息数据防护升级
疫情红利近尾声却要扩产,热像科技业绩下滑急需找到新增长点
地平线与觉非科技达成生态战略合作,布局自动驾驶量产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