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dboy:没有午夜了,也不再有午夜电影。
《看电影·午夜场》休刊了,而在2017年的纸媒休刊浪潮中,难逃厄运的电影纸媒还有一本《电影杂志》。
而刚过去的2017年,电影票房突破550亿,电影市场的红火却挡不住电影纸媒的死去,众人唏嘘。
在豆瓣上,出现了“我与《看电影·午夜场》”的话题,给与电影纸媒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缅怀。
口碑靠刷分,资本染指影评业
延期五年播出的《无问西东》近日被爆出豆瓣刷分。1月12日,电影上映当天,豆瓣评分在6.2至6.5分波动,与微博上的一众好评形成强烈的对比。
然而第二天,豆瓣评分就开始直线上升,从6.2分来到7.4分,而豆瓣八组则开始有人曝光,这是《无问西东》认为刷分所致。
《无问西东》并非豆瓣刷分的孤例,此前已有多部电影深陷刷分风波,也有电影发行方直接喊话豆瓣,称其评分制度存在重大缺陷,曾经作为电影口碑风向标的豆瓣,他的评分机制也因此遭到了多方质疑。
尽管豆瓣阿北出面澄清,表示刷分是投入大,收益小的行为,但是这仍反映出资本所到之处,总有翻云覆雨,黑白颠倒之事。
资本不仅试图操纵评分,还染指了影评。许多影评人,收了片方的红包,是非颠倒,把不好说成好,被行业内称为“红包影评人”。
情怀与面包难共存
“传统纸媒的衰落,同时也送走了传统影评的黄金时代。”
业内人士向蓝鲸介绍,电影评论有三类:普通评论者、专业影评人、学院派理论家。
普通评论者以叙事,抒情等方式对电影作出基本概况的介绍,意在激发公众对电影的兴趣;影评人以专业的眼光,对电影语言(如摄影、场面调度、剪辑、表演、编剧等)进行专业评述;而理论家则是将电影作为艺术形式进行哲学研究的学院派。
互联网浪潮到来之前,豆瓣曾是影评人火花碰撞,百家争放的平台。自媒体红利让影评人也下海了,笔杆工作者从平媒转向新媒体。
自媒体要阅读量,要点击量,要转化率,电影跟着人们审美趋向而生产,影评人的水准也随着准入门槛的降低而被稀释,于是,人们迎来了一场消解崇高的狂欢。
早年混迹豆瓣而出名的影评人,对电影都是带着个人偏爱的口味,小众和文艺的情怀。有点电影情结的人,在看完一部电影之后,必会去豆瓣找影评来看。常常这些影评都有趣生动,而影评人对电影语言的解读也会给观众二次观影的体验。
然而情怀与面包难以平衡,资深影迷和自媒体人方聿南曾透露,平媒提供的稿费,通常低廉,徘徊在千字一百左右,而这笔钱最终是否能到手也要看运气,中间还要看媒体是否靠谱,编辑人事是否变动,甚至有些媒体并不提供稿费。
他也坦诚,收入最大来源并非影评稿,而是写专题策划,业内称为“枪稿”,顾名思义就是软文,在某影片上映之前,写一个主题稿为影片做宣传,激发观众买票的兴趣。这样的文章出现在门户网站的娱乐频道或者是行业头部的电影网站,通常点击率高。
电影消费在新时期高速增长,烂片在资本膨胀的年代里层出不穷,豆瓣评分5分以下的电影赚的盆满钵满,最后,“傲娇”的观众不再在乎专业人士的评价,口碑对电影的影响力大打折扣。
影评人该如何自处?比起收人红包,将烂片写成好片,类似于专题文的软文更容易让人接受。当别人的荷包越来越鼓,现实面前的影评人也难以再维持自身的清高,微薄的收入让影评人也不得不为五斗米折了腰。
纸媒式微,影评人和资本的焦躁
有人说纸媒虽然消失了,但是内容没有消失,创造出优质内容,是未来媒体生存下去的关键。
一毕业就进入《看电影·午夜场》工作的灰土豆并不这么认为。
“随着纸媒的消失,一种编辑智慧也随之消失,这种智慧本身就是一种精彩的内容。你阅读的时候,首先接受到是大小标题、图片、版面篇幅组成的一种视觉感官冲击,有时候是能令人肾上腺素飙升的。而阅读文字的时候,思维就往理性里走,好像爬山。爬完了,再看一遍标题、图片,翻翻有点起皱的书页,给你的感受与刚看的时候已经不一样了。你好像在脑子里收藏了一些什么。”
不同于新闻媒体,电影纸媒通过文字、排版、配图组合,最终呈之于纸面上给予读者的视觉冲击与阅读体验,是如今手机冰冷狭小的屏幕难以企及的。
“只有杂志的开本、设计、纸质、纸页的积聚、印刷色彩,能营造出这种阅读氛围。”
与电影纸媒一同逝去的,还有这一批深谙电影文化、电影财经、电影工业,拥有独立精神的影评人。
今日,陈凯歌人民日报撰文,文中称中国需要更多冷峻影评家。凭着对电影的热爱,影评家带着创作者看不见的眼睛,为创作者发现他们看不见的东西。
当然,影评人和电影创作者之间长期存在矛盾,这样的矛盾来自于审美,来自于双方价值观,这股暗流曾经潜藏着,但如今被膨胀的资本激化。
《前任3》破18亿的票房令人咋舌,猫眼评分达到9.2,而豆瓣仅有5.7。三四线城市小镇青年作为电影消费中坚力量的崛起,也反映出一部电影口碑的话语权早已从影评人手中转移到消费大众手中,而这就导致了资本操纵电影评分的可能性。
猫眼主要承担了购票功能,而并作为一个独立的电影评分平台,因此不管平台自身还是片方,都有“控制”评分的可能性,有借此盈利的空间。
当然,目前影评行业最大的问题,应该是影评人对媒介和资本的应从,服务于流量,服务于商业利益。推高烂片的电影资本对口碑非常焦躁,借点映请来百位影评人求好评,这一手段持续了好几年,而电影资本与电影评论双方天然的矛盾终于在2016年末爆发。
几次“欺骗”之后,观众开始对点映期间流出的影评人的“好评”产生免疫,不愿被资本控制的影评人开始醒悟,电影评论的独立精神开始回归,有了《夏洛特烦恼》、《缝纫机乐队》等小投资片子在口碑中的胜出,想必电影资本将又一次开始焦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