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看空的58同城,透露出了什么问题?

对于做空58同城的原因,GMT将其归结为使用“财务技巧”掩盖亏损。而GMT所说的“财务技巧”,主要有两个方面。

最近,58同城因疑似使用财务技巧而遭美国的研究公司GMT做空。

3月6日,GMT发布报告,一口气做空了五家中国公司。其中,除了58同城(WUBA),还包括阿里巴巴(BABA)、中国交建(01800.HK)、蒙牛(02319.HK)和京东(JD),这些企业无论是在美国还是中国,都可以称得上一方霸主了,此次被权威研究机构做空,引起的反响自然不会弱。

GMT的“一箭五雕”,有如一条巨大的鲇鱼,很快在股票市场搅起阵阵波澜。被GMT做空后,58同城的股票从3月6日至3月8日(美东时间)连续下跌,其中最大单日跌幅近5%。阿里巴巴、京东等也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下跌。

对于做空58同城的原因,GMT将其归结为使用“财务技巧”掩盖亏损。而GMT所说的“财务技巧”,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58同城涉嫌通过一系列的收购和出售,操作利润。在做空报告中,GMT提到,58同城通过将亏损的子公司58到家和瓜子二手车从资产负债表中移除,来提高经营业绩,但实际上,这增加了股权投资对象的损失,损害了投资人的利益。

与此同时,58同城的金融业务在2017年转移到了其CEO旗下,但令人惊讶的是,58同城并未对此做出任何解释和估值。其中是否有故意转移亏损的行为,值得遐想。

简单来说,就是58同城涉嫌将一些亏损的子公司或者业务转移给关联方,以此来掩盖损失和债务。而这些子公司的合并和拆分,在法律上并没有强制、详细的要求,作为母公司的58同城,无疑享有自由裁量权,这也为其在报表上躲避债务和亏损提供了一个看似合理的途经。

但是,使用财务技巧蒙骗投资者,和采用虚开发票、签订阴阳合同等手段来偷税漏税有点相似,多年来一直游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带。

而另一方面,则是与58同城并购赶集网有关。2015年4月,58同城收购了老对手赶集网32%的股份,并在同年的6月6日买下了其余部分,从此结束了两家企业长达5年的烧钱大战。

在三个半月的并购期,赶集网的亏损运营为21亿元。然而,在并购完成后的短时间内,赶集网的盈利能力得到了显著改善,这在并购史上是很少见的。因此,GMT认为,58同城收购赶集网的成本可能被放置到收购期前,然后将利润并购赶集网后的那段期间。

MGT认为,一番操作下来,58同城的财务报表就变得好看多了,但这好看的背后,却是财务技巧的灵活运用。对于这样的报表,不能说它虚假,更有点像是一个人把他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了,却没有透露自己的缺点。

那么,58同城最新的财务报告又是怎样的呢?北京时间3月1日,58同城发布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经审计财报。财报显示,该公司第四季度总营收为人民币36.093亿元(约合5.259亿美元),同比增长30.6%;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算,归属58同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7.563亿元(约合1.102亿美元),同比增长37.8%。

至于2018年的全年财报,58同城也一并公告了。2018年58同城总营收为人民币131.378亿元(约合19.142亿美元),较2017年的人民币增长30.5%;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算,归属于58同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27.231亿元(约合3.968亿美元),2017年为人民币17.95亿元。

无论是Q4财报,还是2018年的全年财报,58同城的业绩都可以称得上中规中矩,虽然没有超出市场预期,但总算能给投资人一个交代了。但是,58同城没想到的是,财报出炉才仅仅5天,就被著名的研究机构GMT看空了。

这简直是一把辛酸泪啊。其实,在美上市,就得做好随时被看空的准备。京东、阿里等优秀的互联网企业,也曾多次被美国的投研机构做空。

但是,58同城的被看空,韵味可能就有点不一样了,这和58同城的基本面有关。58同城不仅在财务上疑似出现了些许问题,在和消费者打交道的过程中,也经常被贴上骗子的标签。

说起58同城的历史,至今也不过15年。2005年58同城由姚劲波创立,在资本的助推下,很快成为了中国最大的在线分类广告平台之一,并于2013年成功在纽交所上市。2014年腾讯成为58同城的主要股东三年后升级为最大股东,持股23%,远远高于姚劲波的11%,可以说,现在的58同城,已经成为了腾讯系的成员。

但和腾讯有点类似的是,58同城在消费者中的口碑也不好。

在百度上输入关键词“58同城”和“骗子”,会出现不少用户吐槽58同城信息审核不严谨、导致当事人被骗的内容。有些也许是竞争对手的故意诋毁,但空穴不来风,58同城在这方面可能存在着一些问题。

这个“骗子”标签,甚至反应在其创始人姚劲波的微博中。一些在58同城有过被骗经历的用户,多多少少都会选择在姚劲波的微博评论区留言,以期问题得到解决。但也有些人会因为情绪失控,使用了一些过于激动的字眼,比如说“骗子”。

很难想象一个互联网大佬,在面对这些不堪的评论时,心里是何感想?要不是企业的创始人心态一般都很好,说不定早就怼回去了。不过,如果说这些只是小打小闹的话,那相关部门的约谈,可就得重视起来了。

据统计,仅2018年,58同城就已被点名约谈10余次。每次约谈之后,想必58同城也做出了不少努力来改善公司的经营,也越来越重视消费者的利益。但毕竟时间尚短,一个问题的根本性解决,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实际上,这主要是由58同城的性质决定的。从58同城的营收结构来看,竞价推广是其的第一大业务,第二大则为会员业务,两者相加,占到了58同城营收的90%以上。

可见,以58同城目前的情况来说,卖竞价推广、卖会员,差不多就是唯二的收入来源。在竞价推广和会员体系里,谁出的钱多,谁能土豪开会员,谁就能排在前面,获得更多的流量,找到目标人群。

而对于信息的真假,58同城明显没有精力和途径去审核。这也是作为线上第三方企业的一个局限,不关58同城存在这样的问题,许多线上的第三方机构也存在不少类似的问题,比如阿里旗下的闲鱼。毕竟,信息审核的难度和成本太高,也难以实现

在其他业务没有获得突破性进展,为企业带来稳定的现金流入时,哪怕是遭受非议,也要保住竞价推广和会员制这两头奶牛。也许,这才是58的管理层心中所想。

但是,如果过于忽视消费者利益,挑战消费者底线,真的可以吗?

纵观中国四十年的企业发展史,潮起潮落、缘生缘灭,自始至终,没有哪家企业逆民心所向,却依然能活得好好的。

一方面是消费者的利益与自身的口碑,另一方面是企业的现金来源,在面对GMT的做空质疑之下,58同城该好好反思未来的方向了。

这注定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