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摔碎的铁饭碗

事实证明,吃皇粮也不一定稳……

作者:三十三大话财经 

由于中国的特色国情,吃皇粮一直是很多人梦寐以求光宗耀祖的事情,能混个公务员最好,再不济也要混个国企事业单位,能跟在首长身后喝汤就是本事,这种现象在人情至上的县城和以东北为首的北方地区尤为突出。

原因也容易理解,因为但凡有点想法的青年都出门奔赴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去了,而留守老家的老一辈是没法理解如今的社会状况的。

大家可以看下图所示,需要说明一下,这里的职工指的是有公司或者单位有班上的人员,那种自己耕田做生意的不在其列,而国有单位职工包括了国企、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如教师、公立医院医生等)从业人员等,但不包括城镇集体单位职工。

而连同城镇集体单位的集合,以下统称“公有经济单位”,单位:万人。

由图表可以看出,在改革开放的早期,根本就不存在非公有经济以外的其他机会,即便到了90年代,其他如私企、外资、混合制企业等依旧寥寥无几,但其中93年放开汇率后由于外资开始涌入,公有经济人数占比就开始有所下降。

到98年就发生了著名的国企下岗潮,于是占比猛然降低,截止2001年,公有经济单位职工对比1997年时已经减少近5000万人,其中国有单位3357万人,城镇集体单位1576万人。

说到这里插一句,群里有人很不理解当时为什么要搞裁员,原因很简单,很多公有制企业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生产和销售的产品已经跟不上外资涌入的市场经济要求。

不知道有多少人还记得,那会到处都是酒厂、棉纺厂、造纸厂这种还是相对容易理解的国企,还有很多诸如螺丝钉厂、电开关厂这种听着就不怎么样的“落后产能”,甚至理发店、百货商场都是国营的,比如下图这个样子的。一堆根本赚不到钱的单位却要耗费大量福利养活这么多人,严重阻滞了经济发展,所以需要去腐生肌。

自下岗潮之后,城镇单位被逐步清除出主流市场,至2017年,仅剩不到460万人,占当年职工总数的2.3%,而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集体企业的利润仅占总利润的0.4%,几乎丧失存在感,因此以下讨论中暂且剔除该部分。

由于2018年相关数据尚未发布,以下均采用2017年的,但却不影响对趋势的判断。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国有单位职工人数整体是呈下滑趋势的,2000年还有7800多人,至2006年已经不足6500万,又减少了1300万人。

11年时,有一个短暂的扩招,主要来自基建领域,包括建筑业和水利等公共设施行业,另外公共医疗卫生队伍也新增40余万,应该与当年年初国办发〔2011〕8号文件要求的新建基层医疗机构有关,此后至2013年时又新增大约70万人。

然而这样的扩招对国有单位整体规模不过是昙花一现,2013年时,从业人数由上年的6800多万人跌到6300多万人,接近500万人被裁员。

此次裁员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当中以采矿业最为惨烈,2012年采矿业从业人员有256万,到2013年时仅为97万,一年内就减少159万,降幅达62%。

而制造业也遭受重创,从业人数由上年的369万人下降至232万人,裁员137万人,农牧业也裁员40余万。

当然,这些裁员指的是国有企业,第二产业的主管部门人员不属于此行列,之后会说明。

采矿业包括两桶油、神华、紫金矿业等企业,大裁员主要集中在煤炭行业,当时恰逢煤价暴跌,短短两年断送了便无数煤老板。

但是制造业的裁员恐怕是98年国企改制之后,国家就已经基本放弃这部分的国有化,不要觉得意外,跟我扯什么一汽、上汽、中兵装是500强头部之类的,这都是少数共和国的长子,用官方自己公布的数据最能说明这一问题。

从下图可以看出,采矿业的大裁员是从2012年才开始,整体而言算是平稳了,但是制造业的裁员却从本世纪初就未曾停止过,绝对算平稳下滑,截止2017年,国有制造业人数仅124万,还没保险、银行之类搞金融的人多。

好了,说到这里,大家知道国有单位中哪个行当队伍最庞大吗?

答案就是公务员,也就是图中的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这支队伍以公开可查阅的数据来看,从未减少过,即便在不堪回首的1998,一路扩张至今已经超过1700万人,占国有单位总人数的28%。

可见公务员才是吃皇粮的行列中吃得最香最稳的,也就不怪每年100多万奔赴考场抢夺那1万个岗位了,只要给编制,洗厕所都有人要。

所以我坚决不信那谁谁一面说要扩张财政支出,一面又说要减税降费,而实现这一切依靠的是控制减少三公和行政开支,就这个人员扩张速度是过紧日子的样子吗?

而第二大的毫无疑问是教师队伍,约占总数的26%。

在全国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教育也是最大的支出项,比如2018年教育支出32222亿元,占当年预算总支出的14.6%。

当然,你可能会质疑,每年花这么多钱,培养了这么庞大的教师队伍,为什么中国的教育质量还这么渣?

诸位请看,公办教师人数在2016年出现下滑,可是我查阅了当年的政策也没有看到什么不利的,随后咨询了一位公办中学老师,他认为这是私立学校崛起的表现,公办学校工资死,教育部门又严抓开小灶的行为,断了很多教师的财路,继而跳出体制投奔私立学校。

如果这么说,问题也就容易理解了。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大家也应该转变下思想,不能说教育就是为了出什么企业家、科学家、工程师等等,而是提高国民素质。最起码现在年轻人公共道德和社会规范要比老一辈的普遍要高得多吧?这样一想其实也就够了,毕竟什么地方牛人天才都是少数。

教师队伍再下一级就是医疗了,这个行业是典型的社会稀缺资源,对于他们,大概谁都不嫌多,至2017年,达到773万人,占总数12.7%。

医疗卫生队伍整体而言,从业人数都在平稳上涨。

从2018年的财政支出来看,医疗支出理所应当就成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的第三大项,排名第二是什么呢?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其实主要就是财政对社保金的补助。

当然,未来这一排名在财政决算中可能会有所变化,暂且不管他。

至于国有单位中其他行业领域,或人员变化不大,或本身基数太小,不值一提,以下不再多说,但从上文种种举证和描述,相信也已经基本能对整个赵家班子的变化趋势做出大致判断。

说到这里,我想起来此前某些高层官员曾公开表示,民营企业创造了我国60%以上的GDP、50%以上的税收、80%以上的就业。

于是就有些不识相的去质疑领导,民营企业用了80%的就业才创造60%的GDP,而剩下的20%却能创造40%的利润,那是不是意味着民营企业效率低下,应该尽快出清呢?

你三哥我猛然一惊,掐指算了一算,要按这个比例,把这些民营这种落后的产能全部替换成国有经济(实际上约占经济活动人口的8%),GDP岂不是至少变为160%?于是,我看着那鲜红的五个大字若有所思……

图片来源: IC photo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