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7笔借款,笔均余额800元,“另类”的铜板街

经常有出借人朋友在后台留言,问老陈一些做消费金融或者说类现金贷的平台的资产质量怎么样。

纯线上的资产,基本都实现了风控模型自动审批,即使有时候需要人工介入,也不需要太多的人手。

这样一来,我们想从业内打听平台的逾期率、坏账率等,是很难的。因为知道这些数据的只有几个核心的人,还属于机密信息。

如果资产端是线下为主的,就不一样了,需要大量门店和业务人员,大平台都有几千人。这些一线的人员,对资产质量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人数又多,就相对容易打听。

所以,对于纯线上资产的平台,一般只能依靠披露的信息来判断。

老陈最近在研究这类平台资产端的同时,也在看信披数据,发现铜板街很特别。

人均借款7笔,笔均金额800元

一个明显差异的数据是笔均余额,其他平台从两三千到八九千不等,而铜板街只有八百块。

注:笔均余额 =借贷余额 / 借贷余额笔数

而人均借款余额方面,铜板街的数据中规中矩,与其他平台没有明显差异。

注:人均借款余额= 借贷余额 / 当前借款人数

从逻辑上看,这就意味着平均每个借款人接了很多笔钱。

看看实际数据,铜板街人均借款7笔,确实远远高于其他平台一两笔的数据。

注:人均借款笔数= 借贷余额笔数 / 当前借款人数

梳理一下,铜板街的借款人平均每人借款7笔,每笔只有800元。

会不会是平台统计错了,把一笔借款的还款期数当做了“借款笔数”?

2018年前几个月的时候,铜板街的数据和其他平台差不多,后面才越来越“异常”,所以应该不是统计标准的问题。

到底是什么原因?

是产品设计有特殊考虑,还是存在大量的续贷?

如果是后者,就麻烦了。

借款人数有“异常”波动

“当前借款人数”在2018年8月出现了看上去很诡异的波动,从上个月的151万人断崖式降到了62万人,几乎只剩下零头了;随后一个月又翻一倍多,猛增到了137万人。

借款人书变化这么大的情况下,借贷余额保持了平稳,没有变化;借贷余额笔数也是延续正常的增长趋势,没有下降。

是因为砍掉了非常小额分散的资产渠道?

正常也不至于砍得这么快,容易出风险;更重要的是,如果是砍掉了大量小额借款人,借贷余额笔数应该大幅下降才对。

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