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论坛之AI时代下的新媒体与社交:AI将融入更多场景

唱吧创始人兼CEO陈华表示,AI技术在唱歌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唱吧组建了AI深层实验室,并起名叫“未来之音”。

蓝鲸TMT频道6月20日讯,今日,由蓝鲸财经主办的第二届蓝鲸新科技峰会在北京三里屯洲际酒店举行。本次峰会以“科技驱动创新”为主题,围绕5G、AIoT及智能零售等科技创新议题展开讨论,旨在预见未来科技趋势,寻找下一个行业风口。

 据悉,本次峰会大咖云集,汇聚了国内互联网巨头高层、投资合伙人、新媒体创始人、知名媒体高层等逾300位重磅嘉宾。

 新浪集团首席信息官王巍表示,如何通过人工智能的方式去研究学习微博上各个热点的发酵、传播过程,利用一些智能技术对热点做预估、预判,是智能媒体平台很重要的一个连接课题。

 唱吧创始人兼CEO陈华表示,AI技术在唱歌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唱吧组建了AI深层实验室,并起名叫“未来之音”。希望唱吧在声音处理方面,能够持续的投入,让整个行业看到声音的处理有机会做到更好,AI技术和声音处理能够给生活带来更多的美好。目前AI技术已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未来将融入更多场景。

 猎豹移动AI消费产品事业部副总裁李良认为,未来的AI能力应该会往两个方向走,第一是AI能力的泛化,第二是应用于垂直的细分领域。猎豹也在做两个事情,第一个是泛化能力,第二是转到机器人领域,围绕着机器人的心脏、大脑等多方面做深入的布局和研究。

 花椒直播联合创始人兼CTO韩三普表示,5GAI有可能出现新的颠覆性的东西是现在想象不到的。未来可能有三种平台:提供解决方案的服务型公司,提供核心产品面向C端用户的公司和互补型公司。

杨慧:欢迎各位嘉宾。刚刚我们已经分享过了5G和AIoT的好的观点和言论。那我们知道AI已经连续三年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前几年说加快人工智能的技术和转化,后一年变成了加强人工智能的技术转化和应用,今年变成了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应用和转化。连续三年的加快、加强、加深,我们看出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产业的最核心的驱动之一。

那么首先我们想问一下媒体同行王巍总,AI已经极大促进了我们媒体行业的创新和融合,改变了我们每一个人的资讯获取方式,也形成了新的媒体生态,您觉得未来几年AI还会带来哪些新的变化?我们在这里面还会有哪些新的机会、想象空间?另外想问一下新浪这边有没有新的动态可以分享?

王巍:谢谢主持人,我先抛砖引玉,分享一些我们的看法。因为新浪、新浪微博,我们已经成立了20余年,可能近几年大家听到的是微博作为中国独一无二的社交媒体平台,在中国的媒体市场上占有比较突出的位置。

其实新浪从老的门户发展到现在,我们在内部也好、外部也好,都是在朝另外一个方向,我们把它定义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智能媒体平台”。在内部,对于采、编、播的过程基本是结合人工智能的方法和技术,来完成采编播过程的效率提升和优化。

举个简单例子,采集方面,新浪、新浪微博经历了20多年发展,我们在内容方面也好、数据方面也好,积累了大量的数据。我们怎么样在这些数据里面,通过人工智能的方式,去研究学习和分析这个微博上的各个热点的发酵、传播过程,然后总结出一些分析的方法,并利用一些智能的技术,对热点做预估、预判,这是我们智能媒体平台上很重要的一个课题。

 我们相信智能媒体是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和特点,它会对我们的将来的平台发展,产生很大作用。

   举个例子讲,我们在微博上有很多财经大V,会有一些大V在发言,因为都是公开言论、公开内容,我们会做一些热点的预估和发掘手段。我们会监测这些大V发表的微博,可能在5分钟内、10分钟内,微博的曝光量、阅读量、转发量的变化。打个比方,如果说阅读量在5分钟内产生了1000%的增长,会有一个潜在的热点,我们会把这个大V的内容作为一个很重要的热点素材,搜集到我们的发布系统里,及时的推荐给我们的咨询客户端的用户,这是我们的一个利用的方式。

刚才主持人问到了,我们从传统领域角度来讲,怎么样利用人工智能时代的传播。我们觉得,其实嘉宾都已经讲到了5G时代、人工智能时代,我们认为在媒体领域,资讯消费领域,人工智能对我们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人工智能来了,5G来了,媒体的承载形势更完整。

另外,媒体通过报纸、电台、电视、PC来消费内容,将来或者说现在更多的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来消费内容。将来物联网时代,会出现在更多的智能家居端、智能电视端,包括自动驾驶的汽车,这可能是我们看到的媒体传播上面的变化。

杨慧:不管是技术还是渠道,AI已经极大促进的多行业的业态变化,资讯和娱乐是每天占用用户时间最长的两个产品,那么接下来想问一下唱吧的Tony,我们知道今年唱吧推出了一个未来实验室,从这个想法产生到实施的过程,大概多久?另外用户推动和创新过程中,有没有好的想法分享给我们的创业者?

陈华:其实唱吧两年前就组建了非常资深的,可以说叫做科学家的团队了,大家知道,常规AI应用处理是常规处理,图象处理,深度的像翻译、语音识别,但全世界把AI技术用在唱歌上的,可能就唱吧一家公司。

因为我们一直在努力,看能不能通过技术手段,让用户唱歌唱得更好听,两年多前我们组建团队,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去年推出了我们的新技术,今年推出了我们的智能语音技术。这两个技术都对用户的声音进行非常好的优化和美化,所以我们认为AI技术在唱歌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应该还有很大的空间。

我们把团队扩充,组建了我们的AI深层实验室,起名叫“未来之音”,我们希望唱吧在声音处理这方面的话,能够持续的投入,能够让整个行业看到声音的处理是有机会做到更好的,AI技术和声音处理是能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美好。当然未来的话,唱吧不仅是在声音处理上持续的突破,我们也做商业模式上的创新,我相信很快大家会看到唱吧会有更新的业务形态的东西出来,谢谢。

杨慧:谢谢,除了线上AI应用得广泛,那么其实我们的每一个社会生活当中,我们的消费品和大众的终端,也离不开AI的应用,那么请问李总,AI在不管是人脸识别还是其它的互动智能方面,其实极大的推动了产业发展,那您认为未来AI还有哪些新的发展变化或者新的更好的应用场景?

李良:刚才王总讲了背景,我也简单分享一下,大家在前几年其实是通过做线上工具业务产生大量的数据,数据多了之后,做所谓的AI训练,2016年底才开始真正的发展我们AI的业务。

原来做线上工具,工具本身就是效率,因为它在提升各种效率;那当AI的能力慢慢增强的时候,我们也思考,到底效率和工具的下一步是什么?我们大概有两个判断,第一是基于效率的工具的趋势,首先是从C到B;当AI出现,在C端已经开始了,而在B端的数据足够闭环,并且它是刚需,实际上AI在B端的应用是在下游。第二是从虚到实,AI出现后要建产业,所以从虚到实。

最近一两年,我们大致要做几件事。第一是把AI的基础能力做起来,包括人脸图象识别、语音识别和基于自然语音(ARP)的技术,这些技术能力先具备,再来说往什么样的路去走。我们选择赛道的时候,更注重提升人的效率,所以我们做了机器人。现在我们在一些大的领域,比如说电子政务、图书馆、博物馆、零售及物流场景已经有机器人在落地应用,这是从猎豹的角度看,AI技术如何通过AI去提升行业的效率,来获得整体的规模产业提升,这是我们大概的想法。

杨慧:也就是说从虚到实、从C到B,这样的一个概括的概念,是我们猎豹的方向。那么从娱乐领域来说,现在语音识别、图象识别,用在直播这样的泛娱乐领域,大家的审美多元化、需求多元化,口味也越来越刁钻,那么韩总,您觉得AI在泛娱乐领域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呢?

韩三普:看AI在泛娱乐的领域的话,不妨回顾一下历史,因为其实在2014年、2015年,可能很多人还没有关注到AI是什么,在2015年,刚好Alpha Go和李世石的那场大战,使这项技术进入了公众的视野。碰巧的是,我们花椒直播2016年开始做,之所以能比较快的起来,也得益于我们当时对于技术的使用。

我们一直认为AI娱乐的创新三个方面来看,其中内容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内容理解,一个是内容创作。从我们自身来说,提升运营效率和对用户体验的提升,其实基本是围绕这三方面来做。

所以在2016年的话,叫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未来几年还是在这样的大方向上,这样几条路上,内容方面去提升、改进。企业还是有巨大的提升的,只不过没有大的亮点。从我们行业看,AI的亮点,其实是往后走的,2016年我们创作的包括美颜,也是一个新技术,但当大家都能做到的时候,你的竞争优势就没了。

我们现在呢,有一波比较大的可能性,就是创新的东西,可能真的要等5G来了再去结合,更精准一些。所以我们现在,希望在原有的路上深挖一些,期待更新的大技术推动,使我们进一步往前走。

    杨慧:您刚刚提到的5G和AI结合非常紧密,那么其实我们提到第二轮问题也是和这个相关,我们来谈一下AI的未来的应用,我们知道其实AI现在对于整个产业发生很多变化,但5G来了之后,可能它的想象空间更大一些,实际上我们今天已经看到有专门针对与AI的独立的技术公司,也有很多大的互联网企业、指明的互联网企业,自己在做自己的互联网技术,我想问一下,各自有没有针对这个问题,比方说AI技术会不会像现在的云服务、语音服务一样,在未来会成为技术供应商,以及供需关系,或者什么样其它的想象空间?

先从王巍总开始。

王巍:我谈一下我们对人工智能,从技术角度上的看法。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现在用的一些像神经网络的算法,在20世纪的60年代、70年代已经提出来了,那么为什么我们现在人工智能得到一个比较大的发展,其实它很大程度依赖于一个数据,就是大数据的普及,大数据的这个算例的提高,这样的一个前提条件。

人工智能要发展的话,它将来的一个趋势里面,很重要的一点,有三要素。这三个要素,一个是我们说的算法,就是各项人工智能算法,深度学习、人工网络的算法。另外一个算力,计算资源,服务器算力,计算能力。那么还一个,数据。

从目前的趋势看,算法,其实是一个开源化的趋势,就是说美国有些公司在开源它的算法,那中国其实也有公司在开源它的算法。那么算力,其实是云化。计算的能力、计算的资源,像服务器,GPU的这种计算服务器,我们也使用阿里云、华为云的计算算力的资源,所以算力是云化的。

第三个要素,就是数据,我们觉得数据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因素,因为只有数据的完整性、丰富性,才能够提高算法的效率、应用的效果,但数据应该是一个私有化的趋势,因为谁掌握了数据,不管是国家和国家之间的竞争关系,还是公司和公司之间的竞争关系,谁掌握数据,谁就能把人工智能用得更好。

杨慧:其实每一个企业根据他们的平台或业务、产品的不动,AI的交互方式以及大数据的一些产生,都是有很大区别的。

陈华:我觉得其实AI技术和5G两个东西结合在一起,可能会产生大家想象不到的变革,因为5G网络的到来,使得我们在应用计算能力的时候,可以跳开我们今天的熟联设备,比如说我们只是终端,联到大型计算机上去,那些超级计算机能做的计算能力,会远远超过今天的想象能力,也可能说,以后我们通过VR设备,直接5G连到一个超级计算机上,完全进入了一个虚拟的世界,在那个虚拟世界里可能不需要活在现实世界,因为虚拟世界比现实世界舒服太多了,所以我觉得AI技术和5G的结合,也许会使我们沉迷在虚拟世界里,这里有无数的商业机会,而这些商业机会是我们以前想象不到的,就像10年以前,没有人想到每个人手里放一台跟笔记本一样强大的手机,但10年过去了,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台这样的手机。

那一样的,再过十年,可能每个人的VR眼镜就连接一个超级计算机,这个超级计算机可能是我们今天所有的,一个机器的计算能力顶不住的,是有的,这样的话,我们以后的世界可能更加的美好。

李良:我自己觉得AI能力应该走两个方向,第一是AI能力的泛化,比如BAT、谷歌这的企业。第二垂直领域,在一些细分行业里,其实泛化能力并不见得100%使用,而这个私有化数据,你会解决你在垂直场景下的问题或者说解决更好一些,这是两个能力方向。放在猎豹来看,我们也在做两个事情,第一个是泛化能力,这个能力没有就别提做私有化了,这些猎豹自己都有,这是第一个。那泛化能力我们做了之后,本身我们并不会做特别多的产品,我们对外的合作,把能力输出出去,让更多的人去用。第二个,转到机器人领域,围绕着机器人的耳、眼、口、心脏、大脑等等七个方面,每一个方面我们都做了非常深的布局和研究,有跟眼相关的,我们有自己的芯片,有室内导航,机器的交互能力,这些我们都有,那这些,机器人领域我们做了足够的细分,这个里面同时我们也推出我们自己的产品,包括接待型机器人,物流型机器人,新零售机器人都有,这是能力。

同时,还要跟你细分的行业做进一步的能源打通,比如说跟电子政务做,电子政务办公的时候,大量的数据,这个时候你要跟它做数据的匹配训练,独特的领域里,你价值链的垂直能力,这是我们看到的。所以说,总体来看,泛化的能力上,我们在做储备,同时在机器人的领域,我们做纵深,刚性场景,做私有云的垂直化训练,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杨慧:宽度和广度上未来有很大空间的。韩总。

韩三普:首先非常同意陈华总的见解,我也是非常乐观的,我觉得5G和AI有可能出现新的颠覆性的东西,是我们现在想象不到的。我印象中,阿里云刘总的PPT上有一个数字孪生,我觉得现在的技术直接指向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相结合当中,所以我觉得即使AI和5G结合达不到那个效果,但未来新AI和6G还是能达到那样的效果。

在这样的情况下,您的问题,未来产业协同任务,确实是从技术上来讲,算法、算力和数据,这个我非常赞同。

但其实我们来看,作为AI技术,它其实从很多角度来看,技术一旦非常廉价后有非常多的互补性出现,当技术越来越好,数据越来越好,这个角度来讲,就产生了生存的企业的方式,那我觉得可能有它的生存空间。

然后解决方案,服务型的,也有一定的生存空间,自己去提供核心产品,然后面向C端用户,也有生存空间。那为什么呢?可能取决于另一方面,就是说如果一个技术非常前沿,并且长期迭代,并且每迭代一个就能产生巨大价值,那这是一个拥有巨大价值的方向。作为一个核心技术平台公司的话,一定要选择一个它的技术能够不断升级的赛道,这是一个长期价值。

而另外一个,技术可能不一定是最好但产业98%比例就行了,但产业业务很复杂,这个时候一个解决方案公司,就能够解决产业链的成本,它也有它的渠道。

另外一个角度讲,如果我在这个产业链,我作为一个企业,我有核心价值,而我的核心价值要用我的数据不停不得迭代产生的,极大的迭代之后,我的生产边界往前推,显然我不能给别人来做,所以我宁愿放在其它国家,也要抓在自己手里。而行业外部拿不到这些数据的话,不停迭代的话,那它显然就无法提供一个平台,然后在它平台上去做,这个角度来讲,也有它的优势,所以我觉得,未来细分来看,三种平台可能都是有可能的。

杨慧:所以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局,不管是开元的还是私密的,实际上都是AI的非常基层的基础,这个基础上,从用户的交互来说,我们现在体验到的AI产品和平台、功能和服务,实际上有准确度的匹配,比方说分两个层面,那么其实我想先从陈华和韩总两位先来皆大,比如说AI修饰过的图象,可能会变得很美,但声音会更加不像我,但这样的东西是真实的吗?有没有伦理的思考或者争议?先从tony开始吧。

陈华:我觉得没有太多问题吧,比如说在座各位女生都有用美颜,这个事情真的让我自己更开心就好了,别人看到的是一个更好的我。那一样的,声音上也是类似的,大家都希望我们展示给别人的样子是更加完美的自己,确实还是你,只是比真实的自己更好一些,那AI能让我们更幸福,为什么不让大家去享受这种幸福呢?

韩三普:我挺同意这个看法,因为我们出了智能美颜,不仅女生会去美颜,现在的男演员等等都是化妆的,如果用一项技术能够极大的提升便利性和体验,那显然的话,并没有在原有的价值观上改变得太多,只是提供了便利性。

但是这个事情可能还是要看社会的文化和社会的价值观是什么?比如说同样是美颜,iphone出了美颜,在欧美就出现了诟病,欧洲人会觉得我自己本身就是美的。但可能我们会觉得,我们把自己打扮得好一点,反而是更加尊重别人,所以这个角度来讲和社会价值观有一定的关系,所以我觉得要从伦理角度来看,可能还要先看社会的价值观是怎样的。 

最近出现的一个伦理问题,德国的一个公司,私下里做了一个公益项目,结果在微博上发了消息后,说是把全球的女性的一些脸抓出来,被灰色产业的视频抓出来匹配,说让大家去查,会不会在微博或者是FACEBOOK帐号上,这个可能就触犯了一些伦理问题。虽然德国的那个团队说他们不是想那么干的,但被人传播成这样。

显然,社会上大众对常识性的伦理,和社会的道德和价值观,还是有判断的,什么技术是有利的,我相信不能基于技术本身来判断。

杨慧:本身技术是好的,但应用和人的运用,还是需要更多的注意和思考。那么接下来这个问题衍生出的,从技术来说,数据和互动的匹配的准确性,如何理解我们现阶段的现状,以及说如何修整这些准确性出现的问题?我想请王总和李总回答一下。

王巍:我觉得作为媒体来讲,媒体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其实是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不卷国内还是国外都面临的非常严峻的问题,我们的一个内容的准确性、内容的质量,怎么样在这个人工智能、在海量内容、海量数据的时代里,怎么样保证这个内容的准确性,怎么样提升内容的质量?我可以谈一下我们自己的做法。

一方面从新浪微博来讲的话,我们的内容的质量把关,非常依赖于我们的一个很专业的编辑团队的内容选择,我们的内容选择,除了跟我们的这个传统的央媒,有权威性的媒体合作,我们也跟垂直领域的类似蓝鲸这样的非常权威的垂直媒体合作。现在是自媒体时代,大家都讲自媒体,我们跟自媒体的合作,其实是通过内部的打通机制,同时也参考第三方的自媒体的平台排行榜,我们跟自媒体的头部在做,当然我们还会有自媒体的团队,非常骄傲的自产内容,首先我们是在人工层面上划分内容来源,即使有了内容来源,内容的量还是非常大的,还是海量内容。那么怎么样在海量内容里再去挑选比较真实、质量可靠的内容?我们还是会运用到人工智能的技术。以前有“模式识别”这样的技术,来做内容的过滤,敏感内容的过滤等等。

现在有了机器学习,在这方面,我们其实使用非常多的一些人工智能的技术来做过滤,对相关的一些敏感的东西做过滤,来保证我们的内容质量,和保障我们内容的真实性,是这样的。 

就是人工和技术的结合,来保障我们在智能的时代下内容的可靠性、内容的真实性。

李良:实际上就是,实际上现在AI之所以它的准确性,如果说以一个人100岁来算,那么AI现在只有3岁5岁,因为模型,进展速度相对比较慢的,但是这个没法选择的,但你可以选择什么呢?你可以选择数据,比如说让我来看的话,相对来说,C端的数据天生就带有不准确性,而在B端的数据,天生就准确,全世界所有的数据一定是准确的,这数据如果是错的,它是做不了的,但可能你在开放的数据就不好取。

所以我们讲,我们大约是说真正的AI,在最近的5年内,可能在所谓的产业上,是能够真正起到作用的,因为是足够闭环的,足够准确的,每一个数据是标注,是足够超前,泛能力会强很多。比如说在交警领域,比如说如果我们去看一个标准的AR眼镜,你在C端看屋子里所有东西,看不准,因为数据太泛化了,标准太多了,但如果你去看每一个驾驶证的时候,是不可能错的,你一看它,就知道这个驾照是不是违规,那这个车是不是没有年检?这都是完整的。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我们自己认为是说,把AI最近几年运用到产业互联网上去,能够最大程度的解决我们的AI能力不足问题,并且我们也真的是说在某种领域里,包括电子政务、物流、博物馆这些数据很完备,所以闭环的数据链,去训练你的业务的时候,很能够在某个环节上做到效率的高速提升,这是我们的一些理解。

杨慧:谢谢,那么今天最后一个问题,请各位用一句话来描述AI的发展趋势,我们先从韩总开始吧。

韩三普:我觉得未来AI能成为一个跟机器相连的智慧人的最核心的技术,将像水电气一样,可能看不见,但无时无刻不体现它的价值。

李良:我们觉得是说,在未来的几年,我们继续观察,在哪些领域它的数据完备性是做得足够好,AI在这个领域就会有大的发展,因为它解决效率的能力很高。而相对垂直的产业上,数据完备性做得不那么好的地方,AI是没办法快速发展的。

陈华:我觉得AI技术会应用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解放大量的劳动力,让我们的工作不会那么辛苦,同时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创造更多让我们更开心、更快乐一些使用的场景,我相信AI是融入到各种各样的场景,带来的是生产力的解放和幸福指数的提高。

王巍:我还是强调我刚才的观点,人工智能的技术的发展,它依赖于人工智能的算法和计算资源的能力、算力,更大程度是依靠数据的丰富性和完整性,所以把数据使用到最好,才能提升人工智能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