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真的网络数据会让人“致盲”吗?

失真的数据让多数人“致盲”,消费者、创业者、广告主都失去了判断的坐标,进而再形成一个恶性生态循环。

投稿来源:华牛原创

近年来,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崛起,来势凶猛的“网红带货”正成为最受商家追捧的新兴销售模式。“十秒卖出上万件产品,2小时销售额数亿元”“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李佳琦OMG”等铺天盖地的宣传阵势,难免让广告投放者为之心动。

近日,一篇炮轰流量造假的扒皮文,掀起网红带货的盖头一角。某美妆网红微博粉丝有380万之多,但活跃可投粉丝数仅为1.02万。虽跨平台坐拥众多流量,但作品寥寥且多为粗制滥造,更有用户直言,“都是用钱刷的播放量,自娱自乐,楼上楼下全是机器人。”投放广告的创业公司,更是怒斥该网红流量造假,商家花钱投放广告,都打了水漂,没有丝毫商业转化。

流量造假早就不是什么新闻,但《一场新媒体巨头导演的“僵尸舞台剧”,真实还原现场,导火线:一条一夜爆红的视频,我们流量却为0!》凭借其泼辣的文风,还是刷屏了。

微博方面公告,同时联系了该账号所在的MCN公司,经MCN公司反馈,他们收取了客户视频制作费用,但金额与网文说明的有较大差距。关于刷数据行为和订单金额纠纷,微博会尽快查实,依据事实和社区管理规则,对帐号做进一步处理。

数据刷量顽疾

据调查,网红带货存在虚假宣传泛滥、产品质量不过关、直播数据造假成灾、暗藏灰色产业链、付款方式随意、退换货维权难等问题。

从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三部门将在全国联合开展落实上述专项行动。据介绍,该专项行动将高度关注网红食品信息,梳理违法犯罪线索。要求电商第三方平台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并对“刷单”“假评论”涉嫌违反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据艾媒咨询2017年发布的报告显示,全年有超八成微信公众号运营者曾有过刷量行为,与2016年相比上升5.6%,同时2017年微信公众号刷量市场规模也高达510亿。

2018年,西瓜数据平台在全年监控的近500万个账号中,确定未监测到异常数据的公众号占比只有57.1%,偶尔刷量的公众号占比达到19.2%,长期刷量的公众号占比为11.4%,可以看出对阅读数据造假的行为也是普遍存在的。

媒体平台比如微博和流量是共同体,因为流量数字越好看,对微博本身的财务、运营数据也都是好的。所以不是所有的水量微博都是可以避免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是催生了这个产业繁荣发展的重要原因。

去年开始,微博也计划现有的信息流基础上,新增视频类信息流入口,并以投资并购的方式收购了一下科技的直播业务一直播,以加强自己在直播方面的实力。这无疑给MCN们推广网红带来了新的渠道。

水多的地方鱼也多,刷量已成为庞大的产业。据财新网此前估算,国内目前刷量平台至少有1000多家,其中头部的100家每月流水超过200万元,从业者累计达900多万。

第三方监测平台秒针系统《互联网广告异常流量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互联网异常流量的占比为30.2%,品牌广告因异常流量造成的损失超过260亿元。其中,垂直媒体中的的母婴、汽车、时尚资讯类别是异常流量的重灾区。

网红带货要凉了吗?

针对部分网红流量数据的造假,失真的数据让多数人“致盲”,消费者、创业者、广告主都失去了判断的坐标。

像吴亦凡去iTune美国刷榜,蔡徐坤超话以及各种唱片榜打榜,就是为了造流量,他们注重数字结果,并不重视本身内容的传播。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流量被贬值,不是十万流量就真的比一百万流量不好。

在某头部短视频平台上,由MCN团队做的视频营销均明码标价,譬如增100万粉丝,费用6万元,其余评论点赞分享等刷数据100万次,其标价也在4~6万元不等。

“有关使用量,基本不存在‘保量’,都是能推多少算多少(然后用水号填充,道理就是跟没有让一首歌百分百大火的可能是一样的)。”上述人士表示。如同这次KOL刷数据事件中各项刷量数字上去了,对广告主却没有转化的承诺。

但眼看着网红流量泥沙俱下,监管机构出手了。10月17日,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的“食品药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执法稽查局局长杨红灿表示,“一些商家揣着赚一笔是一笔的思想,把价格定得虚高,却不太重视商品质量。”

杨红灿称,有关部门将对网红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进行重拳出击,“刷单”“假评论”等违法行为将受到查处。值得注意的是,微博方面也在公告称,微博平台坚决打击各类刷数据行为,并定期对外公布进展。

在此监管环境下,网红带货再现往日盛况恐怕难上加难。

结语

针对通过网红来带动电商销量的模式,业内分析认为,网红与商家合作进行带货,这种销售行为本身并无问题,但部分网红带货的背后却存在假冒伪劣商品、存在刷量数据造假等现象,使其成为监管关注对象。

当数据虚高、野蛮疯长成为一种常态后,品牌方被强迫练出了“火眼金睛”技能。失真的数据让多数人“致盲”,消费者、创业者、广告主都失去了判断的坐标,进而再形成一个恶性生态循环。

在这场网红流量造假的市场狂欢中,肥了的只有从事流量造假的黑色产业,最终损害的还是消费者的权益,为之埋单的还是消费者。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