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护航核能产业,中国核共体核损害赔偿应急响应平台发布

中国核共体主席、中再集团董事长袁临江倡议,借鉴中国核共体成功经验,在监管部门指导下,针对“一带一路”、网络安全等重大特殊风险领域建立更多共同体,充分发挥再保险的关键作用。

11月7日,中国核共体在北京举办中国核保险共同体20年发展高峰论坛。论坛以“强化共同体建设、护航核工业发展”为主线,总结中国核共体20年发展经验,探讨核共体如何更好服务核工业发展与核风险管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以构建更高水平的核安全命运共同体。

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指出,中国核保险共同体是保险业通力合作、上下一心、服务核能产业发展、支持实体经济的范例,在服务核能发展、为核电行业提供长期稳定保险保障、为国家核电事业发展保驾护航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回顾来看,为适应中国核电发展对核保险的需求,加强国内保险公司在核保险方面的合作,1999年9月2日,中国再保险公司等5家公司共同发起设立中国核保险共同体,以集中中国境内的核保险承保能力,加强与境外核保险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为中国核能的和平开发与利用提供保险、再保险服务。

历经20年岁月沉淀,中国核共体与核工业休戚与共,结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命运共同体,发展为保险行业护航民族核工业发展、服务国家核风险管理的重要平台。

梁涛对中国核共体提出四点期望:一是服务好政治和全局工作,保持大局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安全感,扎实稳妥做好核风险保障;二是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要以在新时代下保障核电产业稳健发展为己任,同时注重核保险“惠及民生”的职能;三是着力加强核保险共同体建设,从治理机制上加强防范风险的能力,通过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维护国家安全和核保险安全;四是积极发挥核保险社会管理功能优势,建立健全核保险巨灾责任准备金,服务国家安全治理体系,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为“核电走出去”提供切实的保险保障。

在我国涉核立法建设研究、商业保险参与国家核事故应急机制研究的基础上,中国核共体在此次论坛上正式发布“中国核共体核损害赔偿应急响应平台”。该平台通过地图可视化、数据空间化等新技术,将国内运行核电站80km半径的人口、产业、环境资源等数据与核事故后果评价系统输出结果进行融合,不仅可以对核电厂发生重大核事故造成的损害进行模拟评估,是国内首创、集核事故损害赔偿评估和应对于一体的平台。

全国人大环资委法案室主任翟勇表示,目前,需要加快推进核损害赔偿立法进程,希望中国核共体继续支持《核损害赔偿法》和核领域其他法律的有关起草工作。

国家核应急办副主任姚斌指出,核应急管理离不开灾害赔偿,巨大灾害赔偿离不开中国核共同体,要积极研究中国核共同体的涉核保险问题。

中国核共体主席、中再集团董事长袁临江倡议,借鉴中国核共体成功经验,在监管部门指导下,针对“一带一路”、网络安全等重大特殊风险领域建立更多共同体,充分发挥再保险的关键作用。(蓝鲸保险 李丹萍 lidanping@lanjing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