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幸存者偏差角度看《腾讯传》和案例研究

《腾讯传》持续热销,也被一些人当作企业案例在学习。笔者日前听了一位管理大师的公开课,其中案例丰富有趣,但想到因最近高考作文题而被人津津乐道的“幸存者偏差”,不得不对案例研究的偏差产生更多警惕。

本文就是从幸存者偏差角度谈谈《腾讯传》之类企业传记及案例研究的“偏差”。

金融领域研究难克服幸存者偏差

幸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也称“生存者偏差”或“存活者偏差”,讲的是一种常见的逻辑谬误,即只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

如何应对幸存者偏差呢?最明显的办法当然是让“死人”说话。在自然科研领域普遍使用的双盲实验设计和全面详细数据记录都是应对“幸存者偏差”的方法。但在自然科研领域之外的许多领域,包括金融领域,很难找到有效的方法避免幸存者偏差。存活下来的企业往往被视为经典案例,它们的做法被争相学习效仿。

一位知名管理专家近日说,研究透我们党的历史比读哈佛商学院更有用;他同时也讲了毛主席三湾改编在组织管理上的独到之处,影响巨大。顺着其前一句话去想,我们会对他第二句话的理解更准确:我们党曾几度走到生死存亡边缘,是因为天助自助而绝处逢生。譬如如果没有在1936年末发生西安事变,我们党的处境会十分凶险。

管理或金融案例经常夸大工具的作用,低估工具运用者的影响,存在幸存者偏差。就像“幸存者偏差”经典故事中,二战美军那些被击中的飞机有的坠毁有的返航,差异可能不在飞机质量,更多在于驾驶员素质。

笔者最近在读《高手身影》,写的是一家成功的咨询集团的一批成功的管理咨询案例。这家集团成功的咨询项目很多,但其几千上万咨询项目中肯定也存在相当一批失败项目。就像一些很成功的风险投资家,投出了一批明星项目,其实更多的项目是平庸的,甚至死掉了。很遗憾,没人会把自己失败的管理咨询案例写成《低手身影》,就像很难看到有投资家把自己失败的投资项目深入分析后在业内分享。所以管理咨询案例也存在幸存者偏差,成功投资案例亦然。

团队偏差加剧为个人偏差

金融和经济领域里,幸存者偏差还会从成功团队偏差加剧为团队领头羊个人偏差。一个成功创业企业往往有一个创始团队、一批联合创始人,但大家互相搀扶摸着石头过河打下江山以后,团结协作式组织管理风格往往会向集中的管理模式转变。大家看到的是最后留在舞台中央的那一个企业家,很少能真实还原当年兄弟姐妹并肩战斗的经验教训,话语权被大大集中了。

梁信军辞职,蔡崇信淡出,腾讯五虎也有离去。笔者有缘认识其中一虎,他之所以现在还在,可能是因为虽然能力很强但性格极其柔和,默默当好螺丝钉。《腾讯传》热销,对互联网行业和腾讯公司的发展均有深入的梳理分析,但出现在书中的应该都是马老师喜闻乐见的内容。

有的新闻记者在报道争议性事件时,会既让读者感觉报道客观中立有水平,又让对自己释放过善意的一方感觉这记者够朋友。新闻报道尚且如此,“传记”创作的写作空间更大。《腾讯传》之类传记也是开卷有益的,只是个中故事未必适合当案例去读。

信息披露选择权会加剧幸存者偏差

在第一梯队的层面,企业家“做”而不述,专家述而不“做”。案例研究是否获得了足够的有效信息,这是个基本问题。

笔者有幸参与操作过两次IPO,也曾是上市公司小合伙人,深感企业家在经营实践中的智慧之可贵。由于前述经历,笔者曾为上海证券交易所组织的拟上市公司高管培训班讲过课,几次培训的师生后来形成一个微信群。前几天有企业负责人在群里咨询:企业存在某问题是否构成上市障碍?有专家就说会构成障碍,他还写过分析文章,统计过有几家公司因为这个问题上市失败。

看到上述专家解答,笔者忍不住在群里冒了个泡:公司上市被否“原因”有三层理解,一是根据上发审会问到的问题而扣上因果关系的“原因”;二是证监会给被否公司,但是从来没公布过的书面“原因”;三是书面原因之外的“原因”。 大家如果热衷于看一些人根据公开信息而统计分析被否企业案例研究,容易跑偏。

陈春花老师声名日隆,其作为外部经济专家的水平确实很高,可也不得不说她在华为研究上所占据的制高点,某种程度建立在任正非一两次客气的接待访谈。《腾讯传》等现象级企业传记作者,其写作基础也差不多。这种友好的访谈式获取研究信息的方式,其获取真实有效信息的强度与投资机构对被投企业的调研强度不可同日而语,其研究基础可以想象。

“榔头在手看什么都是钉子”

我们多数人有一种倾向,手里有了一把榔头,就看什么都像是钉子,都有敲下去的冲动。上了商学院,学过高大上的金融和管理以后,如果回去不在自己的管理范围内有所改变,似乎就浪费了。

我认识的创业企业家中有两位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其能力和创业精神都令人尊敬,公司规模接近上市门槛,但业务不是资金驱动型的,上市融资必要性比较勉强。但他们因为读了商学院EMBA,学了管理、资本之类,抑制不住打造上市公司的冲动,但冲击A股确实为时尚早,纷纷被推荐到新三板挂牌,但过早成为公众公司给其后来申报A股上市增添了不少麻烦。

笔者做过上市公司管理和资本运作工作,现在从事风险投资,可也越来越感觉投资不能看到漂亮团队、领先技术、风口模式就冲动。我们手拿榔头,但眼里看到的许多钉子可能会扎手。

多数读商学院的人,是比较成功的职业经理人或者企业主,多年实践积累的经验教训往往比在商学院浮光掠影学到的东西更深刻,在用学到的东西去取代原有的经验时要慎重。笔者认识一位陈总,之前几次创业都失败,把公司都折腾黄了。但他说现在投资做得风生水起,很大程度得益于他那些失败的创业教训,而不是学习成功的投资案例。

多少事,纸上得来终觉浅。

(作者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上海开能集团原副总裁)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