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芝堂业绩水逆,风控漏洞如何补?

客观而言,九芝堂也进行了诸多努力。比如瞄准干细胞领域,开启转型之路。

投稿来源:中访网

复工复产,百业待兴。总体看,冲锋战“疫”一线的医药企业,所受影响并不小。

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2月底,我国医药业规模以上企业7333家。1-2月,亏损企业量2238家,亏损面30.5%,环比提高14.9个百分点。2月行业亏损总额58.7亿元,同比增长31.0%。

震荡之中,一些实力不济者,也露出更多问题底色。

近日,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因“子公司销售政策修改未公告”等原因,董事长李振国、财务总监孙卫香被湖南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资料显示,九芝堂前身“劳九芝堂药铺”起源于清顺治七年(即公元1650年),而现代九芝堂设立于1999年,并于2000年6月登陆深交所。至2015年,公司以定向增发购买资产的方式,吸收合并友搏药业,当时友搏药业100%股权的评估值为65.178亿元,友博药业实控人李振国也随之成为九芝堂实控人。

业绩困境,风控漏洞

4月29日,九芝堂发布了2019年年度报告,数据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84亿元,同比增长0.6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2亿元,同比下降42.89%;基本每股收益0.23元。

年报数据显示,九芝堂第一大股东、实际控制人李振国持有公司42.33%的股份,其中90.75%的股份已被质押。

深交所要求说明李振国将其持有的九芝堂股票质押的主要原因、质押融资的主要用途,质押的股份是否存在平仓风险以及针对平仓风险拟采取的应对措施。说明九芝堂在保持独立性、防范大股东违规占用资金等方面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

根据九芝堂历年年报显示,2015年至2017年,九芝堂营收分别为8.72亿元、26.74亿元、38.37亿元,同比分别增加9.27%、206.80%、43.49%;净利润分别为4.71亿元、6.52亿元、7.21亿元,同比分别增加16.79%、38.38%、10.68%。

然而,业绩增长随着3年业绩承诺期而结束,2018年开始,九芝堂的业绩出现下滑,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依然没有扭转净利润下滑的局面。

2018年年报显示,九芝堂2018年营收31.23亿元,同比下滑18.16%;净利润3.27亿元,同比下滑54.63%。对此,九芝堂在2018年年报中表示,由于受政策影响,公司主打产品销量下滑,加之研发及重点项目投入加大,报告期内盈利有所下降。

业内人士表示,业绩大滑背后可能存在承诺期内操纵业绩行为。

质疑并非空穴来风,一些关键数据值得拷量。

比如应收账款。

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和2016年年末,友搏药业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0.18亿元和0.32亿元,这表明公司很少进行赊销。

而到2017年年末,友搏药业应收账款猛增,高达8.96亿元,占当期营收的46.35%。是否存在大笔赊销,粉饰甚至虚化业绩的嫌疑?

再看现金流。

2012年至2016年,友搏药业净利和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基本保持同等水平。而2017年,净利增长情况下,其经营活动现金流为-0.16亿元。

收入、净利润与现金流不匹配,这增加了外界对其业绩水分的质疑。

产品多维困境

隐忧也出现在产品端。

据悉,驴胶补血颗粒、六味地黄丸是九芝堂的主打产品。前者主销地基本局限在华中地区,且多年未见改善。

同时,两产品市场竞争激烈。据不完全统计,六味地黄丸有352个生产厂家、651个获生产批文;“补血类”相关竞品的生产企业有67家,所获批文已有120余个。

据悉,随着同类竞品增多,同仁堂、广誉远等药企也推出同类产品,九芝堂六味地黄丸的优势便很难凸显出来。

面对广阔的滋补类市场,单以一两款产品,很难实现长远发展。持续精准创新,加速产品迭代才是根本。

客观而言,九芝堂也进行了诸多努力。比如瞄准干细胞领域,开启转型之路。

相关资料显示,2018年5月15日,九芝堂公告称,通过并购基金,以增资方式向Stemedica投资7000万美元,股权增至51%股权。据悉,Stemedica 主要从事干细胞研究、生产和销售业务。

不难发现,面临转型关键期的九芝堂在种种问题之下,折射出一定的焦虑与急迫。叠加疫情及后续的医改大潮,考验着当家人的战略前瞻性、实操把控力,尽管随着国内疫情形势好转,部分企业业绩有望逐步恢复。同时,疫情也是一味催化剂,行业资源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集中。以疾病为导向,进行自研自产,提升产品结构优化,是行业的大趋势。可以预见,疫情后,“4+7”带量采购、一致性评价等政策仍将持续发力,创新驱动下的高质、低价成为药企争夺市场、生存发展的共用手段。

简言之,淘汰赛加速行进,已渐至曲落定盘的关键时刻。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