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来源:互联网江湖
一套房子能有一个好的家装,便能够触动人们内心深处对温暖港湾的渴求。
在后疫情时代的家装市场,互联网赋能的概念像是一件时髦的旧物被人重新翻了出来,而正是这件“时髦的旧物”,在互联网经济早已经进入存量增长之后,创造出了新的增长奇迹。
根据天猫官方发布的数据,11月1日至11日10点“天猫3D家装城”里迎来6000万人次“云逛街”。天猫家装累计诞生188个成交额破1000万的单品。京东方面,据悉此次双十一期间,京东与东易日盛携百万补贴、联合老板电器、Kinetico全屋净水等七大品质家装强势入场。
今年的双十一,对于家装行业来说就像一场久旱之后的甘霖,虽然来得很晚,但意义非凡。数据增长背后,透露出的则是家装行业的韧性以及未来的增长空间,而真正实现产业化之后,这样的增长潜力也将进一步释放。
这是“最烂”的行业,或许也是“最好”的行业
“这是中国最烂、最差的行业。”李明航(化名)如此形容家装行业,作为一个互联网家装领域的创业者,李明航深知行业背后的艰辛。
也许外界很难想象一个创业者对自己从事的行业给出这么低的评价,但正是这样的现实让人不得不深思:家装行业作为国内少有的万亿级市场,为什么至今没有诞生市值千亿巨头?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在如此富硕的土地上却只能产出“贫瘠”公司?在互联网江湖(ID:VIPIT1)来看,碎片化的行业特征是一个重要原因,一个是供给端的碎片化,另外就是市场分布的碎片化。
决定一个行业具体形态的根本因素在于需求和供给,需求和供给能够被规模化则决定了这个行业能否达到诞生平台型经济体的阈值。
传统装修行业为什么混乱?一方面这是由于行业极低的门槛造就的,大量的市场被众多小微型家装公司拿走,而供给则是这个行业能够产生规模效应的现实基础,当供给规模足够大,能够与需求之间达到一个平衡点时,整个行业秩序才能够逐渐稳固、规范。
典型的比如零售行业,很多观点认为电商的出现是对传统零售的一次冲击,但实际上做电商必须要整合供应链,也就是说电商带来的零售交易规模化也是以自由市场的交易准则,重新整合梳理了零售行业的供给链条。
对于家装行业来说也是如此。目前行业CR4值仍然较低,相比万亿的市场的规模,整体行业整合仍然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这意味着当下的家装行业,仍然无法形成足够的规模效应。
根据天眼查App信息检索显示,目前从事互联网家装行业的公司一共有14424家,大多数注册资金为1000万人民币以下。但这些数据只针对市场上进行登记备案的装修公司,由几个人组成的装修小微团体仍在市场上占据极大比重。
大行业小公司是对这个行业最贴切的描述,这意味这个“最烂的行业”仍然有诞生“巨头”企业的机会,对于互联网商业格局固化、流量红利、技术红利日渐稀薄的存量时代,家装行业也许是资本淘金的“最好的行业”。
生鲜与家装,被誉为互联网时代最后的两块大陆,也是最难被攻克的两块。
实际上,就像淘宝整合零售业,家装行业的僵局可能需要一个有足够体量的大公司出现来打破,换言之,家装行业需要诞生一个“阿里体量”的企业,来完成行业的供给端的深入整合。
家装产业要想破局,必然不能再走过去仅仅充当信息中介的老路,那样的话本质上还是在做撮合交易和贩卖流量的生意,必须要从产业本质出发,从重新拆分整合整个家装产业链的角度入手。
比如,东易日盛等实力装企深耕产业链条以数字化打通产品底层逻辑,深度整合的供应链 + 一站式的供需平台,尝试用供给端规模化撬动行业的规模化。
在供应端,东易日盛建立起供应供需的数字化新平台,深度链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解决家装企业的供给难点,用科技赋能家装行业上下游企业,以期实现整个家装行业的“降本增效”,为下一步形成规模效应打下基础。
再比如,齐家网则从平台角度切入,一方面整合C端需求,用交付和口碑作为C端的信任链接,进而整合B端家装供应,以数字化技术为行业降本增效的发力点,进而逐渐实现行业供给端和需求端的规模化整合。
“家装公司既属于制造业,也属于服务业,兼具产品和服务的属性。而在任何一个制造业中,从手工作业到工业化都是必经的演变历程,这个演变的完成需要技术的推动。”齐家网董事长兼CEO邓华金对媒体表示。
从平台到家装产业化,互联网家装还要走多久?
家装行业决策周期长注定了获客成本偏高的特点。在前有散兵游勇般的线下小微家装机构,后有巨头携资入场的家装新将的竞争环境下,互联网下个阶段增长的关键在于平台能否抓住“产业化”这一契机,把这个行业变成“最好的行业”。
互联网对很多传统行业的赋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代表着高速度,高效率。作为巨头的诞生地、资本的游乐场的互联网公司,虽然从2003年起便进入家装领域,但似乎并没有像零售行业一样出现爆炸性的增长。
家装天生的慢属性似乎并不适合与互联网纠缠,行业渗透率不足、增长率普遍偏低的现实下,互联网家装行业也不再被投资人看好。
不过,谁都没想到的是,一场公共卫生危机之后,转机却突然到来。
根据此前天猫发布的的一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家装一跃成为天猫上的增长黑马,增速居全类目第一。
今年1-6月,入驻天猫的家装新品牌(含轻店)达9万+,超过去3年总和。天猫618成为家装行业回血之战,在线上线下整体负增长的情况下,家装逆势大涨61%。其中,成交额破1亿的品牌达144个,比去年多一倍。
疫情的出现再次使互联网赋能这一属性活了过来,转瞬之间互联网家装在整个行业的渗透率已达20%。面对互联网家装热卷土重来之势,阿里也顺势推出“躺平设计家” 来赶借这股东风。
小米也在今年七月份入股家装行业头部企业东易日盛,而同为米系的顺为资本也持续的对家装平台爱空间进行投入,小米对家装领域的投入虽有完善自身Iot领域的意味,但更多的还是看中东易日盛在家装赛道的成长潜力。而这样的潜力,也将随着互联网家装产业化的完成逐渐显现。
为什么要实现互联网家装产业化?首先我们要明白产业化的意义。
产业化是指某种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现效益为目标,依靠专业服务和质量管理,形成的系列化和品牌化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互联网江湖认为,互联网家装的产业化就是要把“非标”的家装服务变成“标准化”流程下的“家装产品”,通过深入整合家装需求端和供给端,以行业整体的规模化效应,降低家装行业流通成本。
家装行业的需求是什么?一个是降低获客成本,另外一个是把碎片化的行业重新聚合。
怎么降低获客成本?直播可能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
直播带货本质上也是对信息的过滤,更深层次来看,也是规模需求与规模供给的匹配。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双十一大促期间,直播成为今年各大平台的主战场,对于家装企业来说,直播带来的规模化需求,可以说是不可多得的稀缺资源,因此,如何深挖直播的营销价值,把直播作为一种低成本的转化渠道,以家装效果获客才是降低CAC成本的关键。
怎么整合碎片化的行业?以资本的力量深入产业端,把供给端做“重”,把竞争壁垒做宽。
实际上,做家装行业,需要有长线布局和深入。平台不仅仅是交易平台,实际上更是信任平台,就像汽车品牌,表面上是卖产品,实际上是把用户的信任变现,背后则是深入产业链的布局和对供应链的整合。
比如,可以考虑对优质供应链企业进行战略投资,逐渐构建起家装供应链企业生态,在这样的生态能力之下,充分发挥协同效应,最终形成家装服务的核心竞争力,从而进一步在同质化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从行业总体发展的趋势来看,在后疫情时代互联网家装的蓬勃发展,一定程度的代表了家装市场消费重心的偏移:家装市场开始从线下传统家装方式偏移到线上互联网平台之上,互联网家装领域的增长仍在继续。
天眼查App显示,今年7月份,家装行业头部企业东易日盛引入小米1.34亿元的战略投资,为下个阶段的行业竞争做战略上的准备。
实际上,从2018齐家网在港交所上市成为互联网家装第一股开始,资本市场就一直关注这个赛道,而资本市场的持续跟进,也将进一步促进行业竞争态势的变化,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互联网家装领域的竞争格局可能会发生一些新的变化。
家装产业化竞争的“下半场”,个性化价值成为关键
众所周知互联网平台大都以流量为生,但作为流量型商业,能否对固有流量进行留存同时开发新的流量渠道是立命之本。对于互联网家装平台来说,一方面需要流量做支撑,另一方面太过于依赖流量便会陷入“卖流量”而非“卖服务”的商业怪圈。
在互联网家装尚未进化出有足够影响力的品牌之前,业主选择互联网家装平台的原因无非就是看中互联网平台的便捷性、信息透明、专业性和价格,这些差异化的竞争点,也是品牌容易建立起相对竞争优势的领域。
此外,新技术应用带来的家装个性化,或许将成为家装产业化竞争的关键。
过去包括现在,提高生产效率的主要驱动因素有赖于规模化。工业时代是供给端规模化生产,互联网时代则是规模化用户。而在AI、3D 打印、大数据等新的技术浪潮驱动下,未来新的增长点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在规模化基础之上已经上升为个性化、精准化、智能化。
这种个性化的商业模式其实已经出现,例如在内容领域通过AI算法可以实现内容的千人千面推送;生产制造方面以C2M模式了解用户需求,再反向组织生产,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以及目前出现的各种类型的定制化服务等等。
家装同样是一个个性化需求非常明显的行业,只不过家装消费的决策链条更长,决策成本更高,在现有条件下,普通消费者想要完全实现个性化家居仍有难度。目前互联网家装的商业形态,虽然初步实现了规模化的供给,但是远远没有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精准化需求。
因此,如何利用新技术深挖家装市场的个性化价值,可能会成为互联网家装企业形成差异化品牌竞争力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