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来源:方礼勇
中国文化既有中庸平和的思想,也有一种磅礴的力量。易经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儒家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几千年来,这种力量深深印刻在中华民族的精神中,激励着每个少年的勇气和生命力,敢想敢干敢做。中华文明得以源远流长、传承不息,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但现实总是残酷的,人生充满了不确定性。当意气风发的少年,充满梦想进入了中学、大学和社会中后,发现自己身处茫茫人海的激烈竞争中。在小学的时候,自己考分总是满分,仿佛就是个小天才。但到了小升初的时候,身边突然冒出很多尖子生,严酷的考分似乎暗示着自己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孩子。而到了高考的时候,很多学子已经渺茫了进入清华、北大的希望,觉得自己能够考上985之类的大学就很满足了。
进入社会后,工作生活总不是那么顺利。领导似乎总是低估了自己的成绩,上班的距离总是那么遥远,经济总是那么拮据。等到工作20年后,大多数人发现自己不过是一个俗人,一个油腻的中年人,在心情沮丧时,又怀着不甘心。
但是任何一个自认油腻的中年人,都没有放弃梦想。民族的进取基因只是潜伏了,但还将传承下去,于是,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看着刚上幼儿园、小学的孩子聪明活跃,情不自禁地觉得孩子继承了自己的天才和潜能。
如何让自己实现梦想呢?如何让孩子超越巨人,做出兼济天下的事情呢?
孩子早就超越了家长
家长们都会发现,小学时候的孩子已经在很多方面超越了自己。
在朋友圈中,不断有家长晒出“凡尔赛”体的抱怨:孩子做的家庭作业,自己看不懂,也不会做,抱怨者中甚至有清华、北大的教授。这一方面好像在说,孩子的家庭作业太重,但另一方面则说明,孩子已经在很多领域如数学、计算机、音乐、绘画、外语等超过了大多数中年人,更不用说老年人了。
在新技术应用方面,很多家长更是放弃了自己的努力,把希望交给了孩子。买了智能手机后,孩子们总是无师自通地玩得很溜,而家长则会用各种手段,从暗示、发火,到央求、发红包,请孩子教会自己:如何注册微信、微博,如何发红包,如何通过微信、支付宝支付;遇到不明白的事情,不要着急打电话找人,先去百度、知乎上搜一搜。如何美颜,让自己看着年轻20岁;如果发抖音、晒晒自己在故乡的家等等。
所以,有很多事情都印证了中华文化的俗语:长江后浪推前浪,后浪拍你在沙滩上。
年轻学子很容易超越大师
在很多领域,年轻人是很容易超越大师的,最容易的领域是自然科学领域。
年轻的时候,我喜欢看科学家传记。在看他们传记的时候,我特别注意他们在童年到成功前的经历,看看自己在哪个阶段落后了,不知道你是不是也这样。我发现,在18岁之前,大家几乎没有差别。在这个年纪,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这些未来的大师都和常人无异。但是,几乎所有伟大的物理学家都是在28岁前完成了其最伟大的成就,并超越了他们时代的权威。牛顿发明万有引力定律才22岁,爱因斯坦发明侠义相对论才26岁,而且还是在业余时间完成的。量子力学的建设者如海森堡、德布罗意、保利等都不到25岁。由于二战的耽搁,费曼在28岁才完成量子电动力学的建立。
物理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对此评论道:
世界上,在理论物理方面能够做出大的成果的人,一般都在20多岁。爱因斯坦发表相对论是在26岁写成的,量子力学的创立者海森堡23岁就提出了量子力学的概念,薛定谔、普朗克早年的工作也很突出…… 所以我希望大学生能在19岁左右就毕业开始做研究工作。根据这个年龄再往前推,应该是在15岁左右就进大学。毕业后做几年工作,在23、24岁有可能做出成果来。
在当代,这种例子在其它领域也是如此。沃森发现DNA奥秘时才22岁,基尔比发明集成电路时才25岁。比尔.盖茨写DOS系统、Torvalds发明Linux系统时都在大二,拉里.佩奇发明英文搜索引擎、李彦宏发明中文搜索引擎时也都20来岁。他们导师的学术水平都不如他们,或者说,他们的导师主要为他们提供了研究的环境,充当教练的角色,而对新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是不如年轻人的。
为什么孩子们变平庸了?
小学的这些天才们为什么后来慢慢就变得平庸了呢?
其中一个原因是,我们一直教他们我们掌握的东西,而没有让他们去发挥他们的天才,继续学习我们不懂的东西。
如果孩子对我们不掌握的东西感兴趣,或者对学校里课程没有讲的东西感兴趣,我们就会紧张得神经兮兮,坚决实施监督管制,乃至找老师告状。极端的情况是找治疗网瘾的公司进行电击。
当孩子进入小学6年级后,直到高二,家长和孩子就处于冲突阶段,有人说这是逆反期。逆反期的定义是:孩子要求独立成长,家长要求孩子听话、按照自己指定的路线走,由此造成的冲突。由于家长拥有大权,通常都是家长胜利了:把孩子改造成了和自己一样的人。到了高三,没有多少家长还觉得自己孩子是天才,自强不息也只体现在拼命背诵和刷题上了。
为什么我们不让孩子去继续发挥他们的天才、学习我们不会的知识呢?我们觉得难的东西,对孩子可能很简单。他们学新东西比我们快多了,应该放任他去尝试。比如,孩子学习键盘盲打,可能只要几天的时间。掌握一门编程语言,只要3个月的时间。如果孩子对微积分感兴趣,他可能半年到一年就轻松学会这个东西。微积分是300年前发明出来的东西,初一年纪的同学们会觉得它比初等代数简单很多。按这个节奏,李政道先生说的理论就合理了。
更重要的是,不能只学虚拟科学,而是要用新工具去学习。只有借助新工具,孩子才能实现超越。通过智能手机,孩子们比我们更了解数字时代;通过显微镜,孩子们比我们更了解生物和医学知识;通过计算机,孩子们比我们更懂编程、操作系统、云计算和人工智能。
如何超越巨人们?
就采用新工具方面,无论是少年人、成年人还是老年人,无论是初学者、有经验的,还是学术权威,大家的起点是完全一样的:谁掌握了新工具,谁就领先,超越对方。
我们能够超越亚里士多德,因为我们有计时工具,计算出重物下落的速度。我们能够超越牛顿,因为我们能够测量光速,所以,绝对时空就不存在。我们能够超越爱因斯坦,因为我们能够实现量子纠缠,证明了量子之间的确存在着某种鬼魅般的联系。我们能够超越李时珍,因为我们有显微镜和分子生物学知识,利用分子合成出数以万计的药物。
同样,我们也可以在科技领域超越其它强国,只要我们发明更好的新工具:更好的显微镜、更强大的粒子加速器、更好的数学语言等,我们就能看到别人没有看到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用数学描述他们,用微观技术操控组装它们。不需要弯道超车,因为在新工具面前,我们永远在同一起跑线上。
这就是物理精神的价值:发明新工具去实现自我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