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公布了2021年全国两会的6个提案,刘永好,建议大企业关注生猪育种领域,像重视芯片一样重视生猪育种。
农业现代化,种业是基础。刘永好在《关于尽快出台“中国种猪”重大研发补助政策,打好种业翻身仗的提案》中建议:尽快出台“中国种猪”重大项目研发和推广后补助政策,以“企业先投入、国家补一半”原则鼓励种业企业积极投资发展种猪研发、基础设施、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攻关项目,在具备相关能力的的情况下申报攻关育种项目,国家按照相关标准评估确认后给予补贴;对核心育种场、保种场提供非瘟防控用地支持,保障祖代种猪场的生物安全和运营能力;鼓励种业企业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引技”、“引智”结合,奖励跨行业跨国攻关“猪芯片”的紧缺人才。
新希望六和执行董事长、总裁张明贵介绍称,“种猪”对于生猪行业,就像电子产品的芯片、汽车行业的发动机制造技术一样重要。“猪芯片”是科技含量高、行业门槛高的领域,需要长期投入,且短期看不到回报;还需要大量跨专业耐得住寂寞的人才,有“板凳一坐10年冷”的思想准备。
对于中国种猪领域的现状,刘永好表示:“我国原种猪品种、质量、性能不足,需要尽快地补这个短板。其中,与西方最大的差距是大企业参与育种相对较少,投入的资金不够,这与中国养猪大国的身份不符。所以我们应该有自己的育种体系,培育自身有竞争力的原种猪,所以提出‘猪芯片’的理论,我们要像重视芯片这样重视育种。”
据了解,刘永好自1993年成为全国政协委员,已是五届“老委员”(期间担任过一届全国人大代表),28年来共提出175个提案,并且在去年、前年两会发言中多次谈到生猪养殖行业中种业的问题。
据介绍,目前,我国生猪种业自给率达到了75%左右的水平,从种业供给的安全性来讲有一定保障,但跟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差距。在面临消费升级,业绩消费者对动物蛋白更加旺盛的需求时,需要进一步提升养殖的效率和水平。但育种周期较长,投入大,风险高,加之我国养殖的格局相对分散,规模化养殖整体不强,导致生猪养殖过程中的遗传改良和基因测序选择更困难,虽然生猪育种也有进步,但是进步的速度和水平是不足,这是中国生猪养殖种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