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财经记者 李明昊
9月13日,敷尔佳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秘书沈晓溪因个人职业规划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会秘书职务,同时不再担任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任何职务。
沈晓溪有多年在哈三联任职的经历,历任内审部主管、上市办公室经理、董事长助理等要职,而哈三联同时也是敷尔佳的第二大股东。
2020年10月,沈晓溪加入敷尔佳担任董秘一职。2021年和2022年,沈晓溪在敷尔佳获得的薪酬为118.5万元和122.08万元。截至公告披露日,沈晓溪直接持有敷尔佳股票2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6%。
敷尔佳在公告中还表示,在公司未正式聘任董事会秘书期间,暂由董事长兼总经理张立国代行董事会秘书职责。敷尔佳同时公布了张立国代行董秘职责期间的联系方式,有网友对此戏称“可以跟董事长直接对话了”。
比起董秘的辞任,敷尔佳的股价表现则更受人关注。
8月1日,敷尔佳才刚刚登陆创业板,上市还未满月就已经跌破发行价。在上市当日,敷尔佳曾创下80.04元/股的高位,截至9月14日,敷尔佳股价已跌至49.14元/股,对比高点已经下跌38.6%,总市值蒸发逾120亿元。
股价连续下跌也让敷尔佳的股东纷纷出逃,数据显示,敷尔佳上市当日,总股东户数为37080户,截至9月8日,股东户数已缩减至27809户。
超高毛利率仍增长乏力
敷尔佳成立于2017年11月,主营业务皮肤护理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是敷料和贴、膜类产品,并推出了水、精华及乳液、喷雾、冻干粉等多形态产品。
敷尔佳在上市前就曾因超高的毛利率受人诟病,2022年时,“148元一盒的敷尔佳面膜成本仅10元”话题还曾登上微博热搜榜,一度成为关注度较高的社会话题。
招股书显示,2020年度敷尔佳的综合毛利率为76.47%,与同行业公司相比,整体略高于贝泰妮,略低于创尔生物和华熙生物(功能性护肤品),与可比公司均值基本持平。
2021年之前,敷尔佳主要通过向北星药业采购产成品获得主营业务产品。2021年2月,敷尔佳换股收购北星药业,改为采取自主生产模式获得主营业务产品,公司享有生产环节利润,医疗器械及化妆品类产品毛利率均得以持续提升。
收购北星药业后的2021年和2022年,敷尔佳的毛利率有了明显增长,综合毛利率分别为81.95%和83.08%,远远高过可比公司75.26%和75.27%的均值。
即便有如此之高的综合毛利率,敷尔佳的业绩增长依然不够稳定,尤其净利润增长率波动明显。
2020年至2022年,敷尔佳营业收入及净利润保持增长,但增速呈明显放缓态势。营收分别同比增长18.07%、4.08%、7.25%;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2.00%、24.38%、5.15%。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敷尔佳在净利润同比下降的前提下,还向股东支付了9.22亿元的巨额现金分红,而当年的净利润才仅有6.48亿元。
8月30日,上市一个月的敷尔佳公布了首份半年报,上半年公司甚至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财报显示,截至6月底,敷尔佳实现营收8.69亿元,同比增长6.33%;实现归母净利润3.54亿元,同比下滑1.09%;实现扣非净利润3.42亿元,同比下滑2.69%。
销售费用激增
有如此之高的综合毛利率,但净利润却出现负增长,与敷尔佳销售费的高额投入不无关系。
针对今年上半年的业绩波动,敷尔佳表示,本期营业收入增长,主要系公司报告期内线上直销收入持续增长所致;本期净利润下降,主要系线上销售占比增长带动相关销售费用增加、公司北方美谷基地启用以及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所致。
根据财报数据,今年上半年,敷尔佳的线上直销收入为3.30亿元,同比增长28.56%,且在整个收入渠道结构中的占比提升至38.02%,去年同期为31.44%。
从招股书可以看出,近几年来,敷尔佳一直在加大销售费用上的投入。2020年至2022年,敷尔佳的销售费用分别为2.65亿元、2.64亿万元及3.9亿元,所对应的销售费用率分别为16.75%、16.01%及22.06%。
今年上半年,敷尔佳销售费用继续增长,从上年同期的1.84亿元增至今年上半年的2.21亿元,同比增长19.69%,占营收比例为25.4%。
与高额的销售费用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敷尔佳在研发上的低投入。
2020年时,敷尔佳的研发人员只有4人。截至2022年末,敷尔佳共拥有员工480人,其中研发人员8人,仅占员工总数1.67%,其中,还包括2021年新入职的应届毕业生。
这种情况也让敷尔佳在上市前被深交所问询,要求结合研发团队状况说明其在市场需求发现、产品方向选择、配方开发、包装设计等方面具备竞争优势的具体体现。
今年上半年,敷尔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研发的投入,加强了原料端的基础研究,研发人员也提升至22人。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敷尔佳在研发上投入1103万元,与2022年同期相比增长33.95%,不过仅占营业收入的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