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过了双11直播间,没逃开上饿了么抢“包”

作为习惯996的大厂打工人,大萌“惜时如金”,讨厌一切“等待”。“延迟的满足比草贱”,是她的口头禅。

直播间里蹲低价、东拼西拼凑满减、耗上一周半月等预售等等,都是大萌不可承受之“慢”。原本这个双11,她只打算摆烂旁观,直到11月10日中午。

作为一位日常靠外卖续命的外卖死党,大萌对饿了么推出的“万能大券包”狠狠心动了:不仅优惠力度大、价值过千元,而且可用有效期到年底,各类日常点外卖的品牌都在里面,无需等待,随买随用。

今年双11,这波既要低价、又要马上到的用户在快速崛起。越来越多像大萌这样的年轻人,舍远求“近”,涌入即时零售平台。

舍“远”求“近”的年轻人

低价,依然是本届双11,剁手党选择渠道的首要决策变量。

界面调研显示,商品价格、平台补贴力度是双11剁手党最为看重的要素,分别占比达到71.8%、68.3%。

今年双11,卷低价的不止线上电商,还有本地线下商家,他们借道外卖平台,也举起了低价大旗。

除了前述让大萌心心念念的“大券包”外,今年双11,像饿了么还联合品牌、零售商,推出直降到底的“1分购”——简单直给、无需算计、不需凑单,这令很多用户感觉“上头”。

在小红书用户维安展示的“1分购”成绩单里,既有吃吃喝喝——一大包红心甜柚、总共10根的王中王火腿肠,甚至还有美妆——原价128元一盒的胶原蛋白焕颜面膜、原价119元的祛痘凝胶。

她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发布道,“亲们,敢信吗,全是1分钱,翻转全网,也找不到这么大的优惠力度!”

品类多元等,覆盖大众刚需,也是很多用户在外卖平台参与双11的原因。

从今年饿了么双11可以看到,活动商品基本上覆盖大众刚需品类:像前述“1分购”的活动,除了包含面膜、凡士林润肤乳,还包括豆腐猫砂、百威啤酒、鲜牛奶等等热门商品,覆盖十大生活品类。

数据显示,双11期间,饿了么3C数码外卖量同比增长超120%,其中,摄影器材订单量增幅超过六倍。

用户对即时零售买单的第三个因素,则是送得快不用等。

像大萌一样追求即时满足,随买随配、随到随用的现货党越来越多了。

麦肯锡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消费者对购物配送时效性的要求越来越高,60%的90后和85%的80后希望网购当天就能到货。

目前,中国即时零售的用户已经达到了6亿之上,而且正在向着全年龄段进发,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发布的《即时+2023即时零售发展趋势白皮书》显示,新增用户中,18-25岁、50岁以上的消费者占比,分别同比提升了18%、30%。

人在合肥的安心,今年五一期间首次在饿了么体验了一把即时零售,而在这之前,她只在饿了么点三餐外卖。

那是一个重感冒的深夜,头疼欲裂的她在家里翻来翻去,也没找到感冒药,只好在饿了么下单救急。彼时,饿了么买药合作商家数量已突破数十万,“不到半小时就送上门了,救我条单身狗的狗命”。

如今,不止点外卖、不止买药,从水果到鲜花,从美妆到3C,即时零售的供给已经足矣包圆大部分用户的日常生活。

即时零售,成为双11新一极

用户习惯的变迁走向,是行业下一步升级的指南。这个双11,年轻人的选择也推动了即时零售成为双11的新一极。

回望双11十五年,配送提速是进化主线之一:从早期半月到货的爆单爆仓,再到次日达、半日达渐成行业标尺,如今,则是分钟达、小时达扛起大旗。

而即时零售号高铁的一路疾行,离不开作为“铁轨路网”的即配网络的搭建。

最近几年,“饿了么们”把通过送外卖建立起来的密集、广阔、高效的即配能力,复用到更多品类,从送外卖到送万物,即时零售的服务半径持续延长,逐渐走向全场景、全品类、全行业、全时段、全域化。

而在双11大促中,这也成为了外卖平台最独特的差异化优势,以近打远,以快打慢,获得不俗成绩单。

今年双11单日,饿了么酒水、3C数码、服饰鞋包、家用电器等超过十个品类成交翻倍,超过90%合作品牌成交量突破历史峰值——这说明,即时零售全品类的大众心智在过去一年中又再度深化。

不仅如此,始于一二线城市的即时零售,也正逐渐向三四线等下沉市场蔓延。数据显示,今年双11期间,饿了么在三四线零售消费者同比去年增长约六成,其中像合肥双11单日零售成交量跻身全国前十,丽水则同比去年增长近3倍。

当然,即时零售在这个双11大放异彩,还源于平台主动为之的给力优惠。

剖析今年饿了么在双11的做法:其一,无论是大券包,还是1分购,优惠规则简单直接没有套路;其二,除了直给低价之外,还有额外惊喜,刺激用户激情下单;其三,优惠周期长,而非一锤子买卖,双11期间下单,优惠直到年底;

这与电商平台十五年前开启双11,从小打小闹的清库存清尾货不同,饿了么平台参与双11,从一开始就是高举高打的全品类打法——平台特意择时,以品类日聚焦不同重点品类,逐一打穿目标用户圈层。

另一方面,饿了么等本地平台,与线上电商在品类结构上也有明显差异。除了实物产品外,平台上还有大量立足本地的生活服务商家,比如餐饮、药店、3C通讯门店等。

这种跨品类的优势,使得在制定各种优惠措施时,组合的优惠力度不仅可以更大,还可以给用户充分的选择权,以多品类覆盖更广泛的不同偏好的用户。

不跟风电商,而是依托于不可替代的配送速度优势、差异化的品类优势,再叠加创新玩法、直给优惠,即时零售在双11的高增长,也在情理之中。

线下商家为何热捧双11

不止用户追求“快”感,线下门店也奔涌而至,包括商超、便利店、专卖店、连锁餐饮等,大中小实体门店,都在力图借道饿了么等平台,一步跨入即时零售万亿风口。

公开报道显示,今年参与饿了么双11的商家数量同比去年增长50%,超过九成合作品牌的成交量突破历史峰值,近100个品牌成交额较去年增长超100%。

品牌商浪奔浪流,是不愿错过即时零售的确定性红利。

根据前述商务部研究院测算,从2018年到2026年,即时零售年均复合增速狂飙达50%左右,预计到 2026 年,即时零售的年增长率仍然可能高达 47.1%。

这一高增速,远远高于同期网络零售总额的增速,2020 年,即时零售增速高出 71.89 个百分点,2021 年高出 36.83 个百分点,2022 年高出 51.1 个百分点。

横向来看,即时零售,已经成为逐渐转入中速的中国经济大盘中,难得一见的高增长破局点——当营收、利润增长普遍承压,商家自然要广撒渔网,网罗一切增长红利,即时零售,就是必须布局的、确定性最大的风口。

见惯风浪的成熟品牌对即时零售很是热心,比如苹果、比如联合利华;但与此同时,更多的新品牌,也在借此突围赶超老品牌。

在即时零售的新模式下,速度优势叠加价格优势,放大服务的价值杠杆,避免陷入唯低价的内卷内耗之中,商家和品牌也正在探索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良性竞争。

此外,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本地商家来说,即时零售平台的顾客具有精准的本地属性,线上借力优惠大促,高效拉新引流之后,叠加线下优质服务,可以带动持续复购,把一次“流量”转为长期“留量”。

兴于线上电商,旺于即时零售,这届双11,饿了么等平台的异军突起,只是万亿即时零售大爆发的开始。用户为即时零售买单,也不止双11,将会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