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由比亚迪、宁德时代“供电”,“同质化”外观设计引争议

售价暂未公布。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1月15日,在工信部发布的第377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新产品公示中,出现了小米汽车的身影。

该公示披露,此次获准生产的两款纯电车型分别被命名为SU7及SU7 Max/Pro,生产企业为北汽集团旗下的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车尾部印有对应车型标识和“北京小米”的字样。

小米汽车公示信息(图源:工信部官网截图)

其中,SU7的长宽高尺寸分别为4997mm×1963mm×1455mm,轴距为3000mm;SU7 Max/Pro的高度为1440mm,长度、宽度、轴距与SU7相同。

两款车型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其动力组合。SU7搭载比亚迪旗下弗迪电池生产的磷酸铁锂电池,电机则由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生产,驱动电机峰值功率为220kW;而SU7Max/Pro搭载的电池为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电机来自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有220kW、275kW两种功率选择。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点在于,SU7可选装激光雷达,更高版本的SU7 Max/Pro可选择不安装激光雷达,为潜在购车者提供了更多选择空间。

自2021年宣布造车以来,小米集团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了外界的高度关注,当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提出的“2024年上半年量产”目标日渐逼近,其资质问题也愈发迫切。本日这一公示的发布,也让业内关于小米造车资质的争论得以有了明确的结果。

公示信息显示,小米汽车的生产地址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环景路21号院,正是其自建工厂的所在地。简言之,尽管小米汽车“借用”了北汽的生产资质,但首发车型的实际生产者仍为小米汽车本身。

根据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此前与小米集团签订的协议,小米汽车项目计划建设小米汽车总部基地和销售总部、研发总部,并分两期建设整车工厂,一期和二期规划年产能均为15万辆,合计年产能达到30万辆。另据第一财经报道,整车工厂一期已按计划于2023年6月竣工,并已开工一段时间;二期计划于2024年动工,2025年完工。

2021年9月,雷军在其个人微博宣布,小米汽车有限公司完成了工商注册,注册地位于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注册资本为100亿元,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雷军本人。有网友在该条微博下方留言称“年轻人的第一辆车汽车要来了”。

此后,小米集团管理团队此前多次在公开场合透露小米汽车的开发进展。在2023年一季度小米业绩报告会上,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表示,“小米造车进展一切顺利,已进入研发加速阶段,今夏、今冬会进行夏测和冬测。”

“小米汽车目前进展非常顺利,明年上半年正式上市。”10月25日,雷军在其社交媒体账号发布了上述内容。

然而对于市场端而言,相较于车型由谁生产,外观、配置及售价无疑更受关注。

SU7及SU7 Max/Pro的售价虽暂未公布,但其外观设计却首先遭到了部分业内人士提出的“同质化”质疑。根据工信部公示曝光的车辆图片,SU7及SU7 Max/Pro采用了低趴溜背造型、向两侧延展的三角形大灯、一体式天幕、贯穿式尾灯等主流设计元素。

由上至下分别为保时捷Taycan、星途星际元ES、智界S7及小米SU7(图源:相关品牌官网、微博)

有网友将保时捷Taycan、星途星际元ES、智界S7等车型与SU7、SU7 Max/Pro进行对比,认为SU7、SU7 Max/Pro的外观与部分在售车型有一定相似度。也有人认为,受限于定位、功能、成本等因素,新能源车型外观“同质化”现象在业内并不鲜见。

日前,有知名车评人曝光,小米汽车将采用自研的澎湃OS车机系统,打造“人车家全生态”,新车(即SU7系列)价格预计在30万元以上,高配车型售价有望超过40万元。尽管上述内容随后已被删除,但若以此价格来看,SU7系列车型或许只能做“年轻人的第一辆小米汽车”,而非“年轻人的第一辆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