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CES 2024看AI PC江湖

CES 2024上,AI成了PC的主打卖点,这个变化究竟是怎么发生的?

文|脑极体

被称为消费电子“春晚”的CES,是科技行业在每一个新的年份,所敲响的第一个钟声。

今年CES 2024,AI PC则发出了“最强音”,是当之无愧的C位。

科技巨头都高度重视AI PC这个赛道,产业链上下游从芯片、设备商、系统软件方,全部积极行动了起来,为AI PC谱写了一首声势浩大的产业协奏曲。

而我们知道,在上一波以深度神经网络为主的AI浪潮中,端侧AI大爆发,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智能可穿戴设备,家居终端如AI电视、AI音箱、AI家电,都经历过一波轰轰烈烈的崛起。然而PC笔记本电脑,在那场AI盛宴中,几乎毫无动静。

典型的表现是:虽然此前也有一些PC产品集成了AI能力,比如可用作AI专项任务、跑AI模型的GPU,智能语音助手如微软小娜,但总体来说,配置、续航和设计等传统指标,还是大家选购PC的主要考虑。

CES 2024上,AI成了PC的主打卖点,这个变化究竟是怎么发生的?

更重要的是,CES 2024终会闭幕,而AI PC是接着奏乐接着舞,成为消费电子市场一整年的亮色?还是和我们听说过的很多“XX元年”一样,成为过眼烟云?

“闻弦歌而知雅意”,我们就从年初这首AI PC协奏曲,去解析一下AI PC的节奏与走势。

序曲:PC变革的舞会开场

我们还是要先梳理一下,什么是AI PC,它跟以往的PC有什么不同。

目前,AI PC还没有一个全行业公认的明确定义,也没有规定模型参数、性能指标等标准。

结合目前头部厂商和咨询机构的定义,AI PC和传统PC最大的区别在于,可以在本地端侧运行AI大模型。

2023年大语言模型的出现,形成了传统PC到AI PC的分水岭。

问题来了,传统PC没有AI吗?显然不是。

早在2014年,微软就将语音助手小娜引入了PC端的Windows;PC厂商联想也曾发布过主打智能语音控制的“联想第一代智能笔记本系列”,苹果的M系列芯片、Siri语音助手、人脸识别技术等AI能力都在其PC产品Mac中有所应用,2016年华为加入PC市场,也逐步将AI带入了MateBook。

传统PC不能跑AI吗?更不是。就连被AI大模型带火到“一卡难求”的英伟达GPU,一开始也是为了满足PC用户的3D游戏需求,没想到意外被辛顿等人发现跑AI有惊喜,成为AI开发的必要硬件。英特尔、AMD几年前也开始大规模向端侧AI计算进军,比如英特尔的Movidius VPU芯片,主要作用场景就是PC,还推出了PC人工智能开发者计划(AI on PC Developer Program)。ChatGPT、Midjourney等大模型,也可以通过传统PC的web访问。也就是说,传统PC一样可以运行AI模型。

既然传统PC并非没有AI,为什么不能被称为AI PC?为什么AI无法作为传统PC的主打卖点?

一句话回答:此AI非彼AI。

传统机器学习、深度神经网络等AI技术,虽然也有许多神奇之处,但此前能为PC赋能的场景和能力有限,比如锤子科技曾经打造的TNT就引发争论,认为语音交互在PC上并非必要;微软小娜等AI助手,没有“智能涌现”,理解分析处理能力有限,实际中被使用的频率也不算高。

2023年ChatGPT一路狂飙,大模型强大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AIGC、自然语言交互等基于大模型的新AI应用,有望给PC的用户体验带来了颠覆式的变革。

给PC上的AI体验带来比较大的变化,大模型就是行业等待了已久的甘霖。

2023年9月,英特尔CEO帕特·基辛格最先提出了AI PC概念,他认为AI PC被三个法则所规定:of physics, of economics, and of the land。简单来说,物理学规定了AI PC必须具备本地算力,以减少云端大模型的数据传输和时延;经济学规定了AI PC的回报,本地运行大模型可以避免云服务的成本;最后,土地权益则规定了AI PC的数据可以被用户本人牢牢把握,数据和土地一样,是生产力要素,而AI PC可以在本地处理所有内容,无需担心数据使用权问题。

在PC厂商中,联想则是第一个全面选手。2023年12月,联想联合著名机构IDC共同发布了业界首份《AI PC产业(中国)白皮书》,定义了AI PC的五大特性,包括:自然语音交互的个人智能体、内嵌个人大模型、标配本地混合AI算力、开放的AI应用生态、设备级个人数据及隐私安全保护。

总的来说,AI PC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可以确定的是,大家都是围绕大模型来构建AI PC的软硬件技术栈。AI PC,必须是一个以大模型为核心的端侧AI软硬件集合体。

未来随着AI PC的产品演变、用例增多,其涵义可能会有所拓展。但万变不离其宗,支撑大模型的AI PC必须具备的两大核心能力:

一是硬件,采用AI友好的计算架构。为大模型的本地运行需要强大的处理能力,离不开AI专用算力。因此,目前的AI PC都从通用计算架构,开始采用“CPU+GPU+NPU”的异构方案,嵌入AI加速器——端侧神经网络处理单元NPU。

二是软件,内置AI模型及AIGC。将大模型、蒸馏压缩过后的小模型,以及各类大模型加持的软件应用,整合集成到PC,来加速AI处理效率,减少云侧计算的安全风险,让用户非常方便地使用大模型。

CES 2024的报道中,我看到一位资深外国记者这样写到:我一直在CES上寻找最新的游戏 PC 技术,AI对我来说有点太“加密爱好者”了,但这一次,我有点被征服了。

PC行业集体开始探索,在CES2024拉开了AI PC的舞会大幕。

按下“开始键”:CES战歌起,AI ready

AI PC这场舞会究竟有多热闹,CES 2024绝对是年初的最佳窗口。其中最不容错过的一场大戏,被称作计算厂商的AI战歌。

大模型要在PC本地端流畅运行,有一个最核心、最重要、最基础的硬件,就是AI处理器。

没有专为AI任务负载设计的计算硬件,AI PC跟传统PC、普通PC的区别不大,自然也不可能吸引消费者升级换代。

目前来看,AI计算硬件的角逐,主要有三路人马:一是图形处理器GPU,以英伟达为代表。二是集成了端侧神经处理单元NPU的CPU,以英特尔、AMD为代表。三是以苹果、华为、高通为代表的移动厂商,技术路线是“CPU+GPU+NPU”的SoC芯片。

在本届CES,各路人马可谓是战歌四起。

靠上一波深度学习热潮而飙涨的英伟达,自然不会错过AI PC这波盛宴。在“NVIDIA CES 2024” 推出三款全新显卡,以便游戏玩家、设计师和其他电脑用户,在PC上使用GPT-4等新一代AI。

而一直希望从通用计算向AI计算发展的英特尔和AMD,也是英伟达的有力竞争对手。英特尔前不久推出了面向AI PC的新一代处理器——酷睿Ultra,更是在此次CES作为推广重点,联合OEM厂商加速布局。AMD也放弃了“Hawk系列”的笔记本电脑CPU,推出了具有NPU的Ryzen Mobile 7000/8000,来满足AI时代的用户需求。

此前的高通骁龙峰会上,曾发布了一款个人电脑处理器骁龙X Elite PC,宣称超越苹果M3,能够支持在终端运行130亿参数大模型。本届CES也展示了搭载骁龙的PC设备有哪些领先的人工智能。

(Nvidia宣布了一波来自合作伙伴的“AI ready”PC)

而其他两个移动终端计算的头部厂商苹果和华为,其AI PC处理器的进展,还要等待进一步的信息释放。

总的来说,到目前为止,这些计算巨头们已经将AI PC视为重要市场,大力推陈出新。英伟达称之为 “AI ready”阶段,即终端设备已经具备了本地AI算力,可以为AI PC 的软件及服务创新提供基本保障。

“ready?GO!”像打游戏一样,准备就绪之后,AI PC能按下“开始键”吗?

按下“暂停键”:AI PC走向辉煌还是泡沫?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2024将是“AI PC元年”,先别急着狂欢,让我们按下“暂停”,冷静想一想:AI是ready了,消费者的心智和钱包ready了吗?

一项AI技术要落到大众用户手中,终端硬件是一个必经的途径。但能否把技术创新转化为产品价值和市场认可度,却是一个未知数。

那些年我们听说过的“智能XX元年”还少吗?但大多数风口都走向了泡沫和沉寂。比如2014,被称为“智能家居元年”,市场爆发之后却参与者良莠不齐,设备互不连通,用户体验繁琐,大量智能家居都落灰闲置,或者不再迭代升级,沦为普通家居。

AI PC元年,会走向真正的辉煌,还是过眼云烟?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只需要问一个人——用户。

AI PC有忠实用户吗?潜在用户的规模有多大?用户的付费意愿如何?这些问题构成了AI PC市场腾飞的基础。

2024作为“AI PC元年”,一方面,有用户需求。

大模型的技能覆盖区,与PC用户是高度重合的。

坊间有一个段子:我希望AI做的事是煮饭、洗衣服、打扫卫生、给猫铲屎,AI正在做的事情是聊天、绘画、写作、作曲……大模型所带来的AI核心价值,是知识的生产和分配,将人类知识作为数字经济的生产要素。

大模型已经落地的用例,比如AI+Office办公、AI+会议、AI+教育、AI+编程、AI+文化娱乐、AI+医疗、AI+法律……被改造的几乎都是知识型的“脑力工作”。在一项微软的调查中,82%的领导者表示,员工将需要新技能,来为AI的发展做好准备。

无论是写字楼里写方案做PPT的白领,抑或数字游民、内容创意工作者,这些知识相关型工作,利用AI大模型来提质增效的空间都是巨大的,学习和掌握AI焦虑感,也格外强烈,而他们正是PC用户的主要构成。

要么被会AI的人取代,要么把AI变成自己的“同盟”,而后者就需要AI PC作为载体,这支撑了强烈的购买需求。

另一方面,有用户规模。

PC用户的主流群体,是新技术的“务实主义者”。除了少数极客和创意者外,大多数PC用户都需要处理严肃任务,对产品的稳定、可靠、性价比等更为看重,这也是为什么传统PC用户几年都不愿意更换笔记本,设计更新迭代慢,主要卖点就是参数、硬件,缺少锐利的创新。归根结底,这正是“务实主义者”的客观需求。

而根据“技术采用生命周期”,早期市场会吸引那些激进的技术爱好者,而主流市场则是由务实主义者构成的,他们往往负责着关键任务,对技术的态度更中立、更谨慎。

AI PC的用户基础,正是这些主流市场的“务实主义者”,这简直是“最佳开局”,意味着一旦这些务实的用户,决定迁移到AI PC,开始以旧换新。他们的购买决策风格:行动快,比同行们更快地采取行动;付费意愿强,可以为更先进的生产力工具支付更高的费用。

比如Canalys就预测,比起消费者,企业将更积极地采用 AI 技术。伴随一个更新换代周期,到2027 年,超过 60% 出货的PC将是AI PC,其中商业应用将位于领先地位。

不难预测,商用市场的AI PC趋势,会转化为一场大规模的采购狂潮,导致对AI PC的需求远远大于供应。

这种从“早期市场”到“主流市场”的跨越,在历史上曾不断发生:电话、传真机、个人电脑、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一旦新技术为主流市场所接受和采纳,市场就会开始狂奔,让新技术企业发生超高速增长。

用户愿意以旧换新,主动考虑升级PC,并将快速展开共同行动,这是2024年“AI PC元年”的坚实基础。

AI ready,用户ready,接下来的问题是,PC准备好了吗?

按下“加速键”:音乐继续,舞步不停

从智能家居、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音箱等多种AI硬件的兴衰来看,AI消费电子产品容易陷入技术同质化、概念空洞化、内卷白热化的陷阱中。

大家可能都看过,加个蓝牙,就说设备能互联互通;手机安装一个远程控制APP,就说自己智能了;扎堆做音箱、TWS耳机,市场很快变成红海,开始打价格战。

所以,2024这一年,AI PC要“接着奏乐接着舞”,可以从中吸取经验,把产品力做实。

打动以务实主义者为主的主流市场用户,AI PC的产品力支撑有几个方面:

1.完整。

指的是在硬件、软件、价格等方面,提供完整价值的产品,100%解决用户的问题,给出让人信服的购买理由。对于用户来说,AI PC的技术栈和生态圈至关重要。

技术栈的完整,说明用户获得的AI PC将是最为可靠的,没有算力、软件、系统、耐用性等各方面的短板;生态圈的完整,说明用户能够获得更高的整体价值,PC厂商提供不了的服务,生态中的第三方企业和开发者也会提供,就像App Store之于iPhone的价值提升。

所以,目前头部科技企业都在积极打造自己的技术栈和生态圈,英特尔发布了AI加速计划,微软也从“拒绝开源”到支持自己的开源生态,国内的联想、华为都是软硬件全面布局,此外联想发布了“联想AIPC先锋行动”,华为的鸿蒙原生应用开发也已启动,未来PC端生态有望进一步丰富。

2.简单。

能力要完整、多元、丰富,但交互要简单。

AI PC承载了大量应用软件,而目前主流软件厂家都开始向AI化转变,如何调度并用好这么多AI应用与能力,成为用户头痛的一个问题。目前来看,操作系统厂商和终端集成厂商,最有可能交付给用户满意的方案。

OS代表如微软,在CES 2024,微软将其AI Copilot服务内置到PC Windows 中,为键盘增加了一个“Copilot键”,一键调取AI能力,集成了150多项AI应用,基本上涵盖了Windows平台的常用功能,来创建图像、写邮件、总结文档、回答复杂问题等,大幅简化了使用AI的步骤,从而增加AI软件的使用频率。

PC厂商代表如联想,在此次CES 2024发布了10余款AI PC,全系列搭载Yoga Creator Zone生成式AI软件,为用户提供AIGC创作帮助。同时Yoga Pro 9i和Yoga 9i两款机型,搭载英特尔酷睿Ultra处理器和联想AI芯片,也配备了Copilot按键,可一键访问AI伴侣,成为一个AI软硬件高度集成的完整结合体。

戴尔、惠普、联想、宏碁和华硕等Windows PC厂商都表示,推出全新AI PC。预计在2024,人机交互变得格外简单,会成为AI PC的一大卖点。

3.有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软件上的能力和差异会因为后来者的模仿,而变得趋同。这时候技术作为护城河的价值,开始显现。

“我真的不明白专门为这一功能设置一个键有什么意义”,微软宣布在AI PC上集成Copilot 键后,有用户发出质疑。不管厂商多么兴奋,PC需要AI模型发挥出释放生产力的实际作用。

但我们知道,幻觉、胡言乱语、算力消耗大等,是大模型的先天特质。在一些包容度比较高的场景,比如创意绘画、聊天对话中,还无伤大雅,但用于PC常见的严肃任务,比如财务人群分析财报,帮开发者编写代码,为营销人员撰写项目报告,替老师备课……那就需要极高的可控性、安全性、有效性。尤其是商用的AI PC,一定要有行业知识来加持大模型。

联想在《AI PC产业(中国)白皮书》中提出,“AIOn”阶段的AI PC,需要内嵌AI本地大模型、知识库。一方面,确保用户数据在本地处理,减少安全风险;另一方面,个人知识库能够提升大模型的内容质量,提供更个性化、高准确度的反馈,让结果更为可信。

想要真正按下“加速键”,AI PC必须有极具说服力的产品力。但目前看来,这一新兴市场还没有进入稳态,AI PC的定义、能力、标准等百花齐放,各个厂商都在交付自己的解决方案,苹果、华米OV等终端厂商还在等待入场AI PC,未来必然还有变数。

从这个角度看,AI PC成为未来PC硬件形态的长期趋势,是确定的,但短期还会经历一个野蛮生长的时期。越来越多的参与者,会把整个市场炒得更加火爆,也一定会产生更多杂音。

CES 2024有闭幕的一天,但这场名为AI的PC产业协奏,才初试啼声。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