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海军:未来城市空中交通“拦路虎”不在技术

在大规模推广应用上,沈海军认为,其主要“拦路虎”不在技术层面,配套的法律法规、配套的基础建设,以及运行环境和监管,才是未来eVTOL推广的最大障碍。

蓝鲸新闻7月6日讯(记者 李卓玲) 2024年被称为中国“低空经济元年”。

据工信部赛迪研究院于4月发布的《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5059.5亿元,增速达33.8%,到2026年,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达到10644.6亿元,低空经济正催生着万亿级市场。

万亿市场前景之下,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是大热门赛道。以其为代表的“空中的士”正为大众描绘一幅美好的蓝图,不少人开始畅想未来会否“一出家门就能看到满天的飞行汽车”。

“这种设想不是梦想,我想会在未来的三五十年里面实现。”7月5日,在由蓝鲸新闻、智企惠主办,财联社协办,江苏省惠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特别支持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AI+未来出行”会议上,同济大学飞行器工程研究所所长沈海军断言。

对于“空中的士”,沈海军认为主要呈现三个发展态势:一是以eVTOL为核心的城市空中交通概念已经初步形成;二是飞行汽车呈多样化发展,涵盖多旋翼、复合翼、倾转旋翼等构型;三是法规层面(适航)探索已取得实质性进展。

具体来看,目前全球研发eVTOL的企业大概有300多家,玩家种类众多,既有传统航空企业巨头,也有造汽车起家的企业,更有通讯巨头等。从中国市场来看,亿航智能、峰飞、御风未来、小鹏汇天、时的科技、沃兰特等为代表的头部玩家正不断跑出,未来以eVTOL为核心的城市空中交通概念已经形成。

“在法规层面(适航)探索上,中国eVTOL企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目前为止,亿航智能、上海峰飞的eVTOL等都已拿到了中国民航总局的型号合格证TC,这实际上表明中国的飞行汽车在基座层面已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对于中外竞争方面,沈海军认为,在eVTOL这一赛道上,中国目前与欧美等国家处于同一起跑线,但中国在能源动力(电池)、飞控技术、适航技术、通讯与智能化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虽然整体优势并不明显。

在会议上,沈海军还提出了三点关于未来城市空中交通的思考与展望。

比如在大规模推广应用上,沈海军认为,其主要“拦路虎”不在技术层面,配套的法律法规、配套的基础建设,以及运行环境和监管,才是未来eVTOL推广的最大障碍。

其次,在技术层面,其认为仍需要显著提高,包括更高效的动力,目前锂电池能量密度仍太低;不同形态的eVTOL飞控技术还是要作为一个重点,其安全性、可靠性一定要媲美目前传统民航科技的电传系统等。

“未来的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环境、飞机的飞行环境,比传统的民航飞机飞行环境要复杂得多得多,所以技术层面一定要跟得上。”沈海军说道。

最后,沈海军还认为,城市空中交通配套的法律法规、基础建设、运营环境的监管工作要开始未雨绸缪,相应的标准要建设起来,相应的规划要做起来。“总而言之,先从郊区往市内慢慢地渗透,包括先无人机,以及先在旅游景点试点,在技术、经验积累好了后,再往城市里面渗透。”

据悉,此次“WAIC+未来出行”会议聚焦低空经济等新兴行业发展,汇聚产学研等多方领军人物,共同探讨未来出行的发展规划及战略布局。

蓝鲸新闻是由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专注深度报道,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同时,蓝鲸新闻还是全国首个关注低空经济领域的核心媒体及智库平台,曾举办过蓝鲸上海之巅系列低空经济高端闭门会,吸引到近百位企业高层、智库专家出席活动;精品打造多个低空经济领域原创IP栏目,如“未来出行者”“空中新纪元”等;深度覆盖相关上下游相关企业数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