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清仓杭州银行,会是银行板块轮转的开始吗?

年内一路疯涨的杭州银行,终于在最近刹住了车。

文|向善财经

年内一路疯涨的杭州银行,终于在最近刹住了车。

原因是,中国人寿突然宣布将减持杭州银行,即不超过公司普通股总股本的1.86%。

这等于是清仓式减持了!

虽然说,这也不是中国人寿第一次减持杭州银行了,本不应大惊小怪的。但是,这次中国人寿减持的节点很微妙,正处在资本市场对当前银行板块估值走向的关键分歧位置。

所以,一石激起千层浪。

中国人寿清仓式减持的意义是什么?杭州银行乃至当前整个银行板块的高增长,未来还能不能持续下去?背后的投资逻辑又是什么?

一切的一切都成为了投资者们热议的话题……

板块轮转,杭州银行成为风口上的“猪”?

关于对杭州银行的减持,公告中将其归因为中国人寿资产配置的需要。直白点讲就是,中国人寿觉得现在杭州银行股价涨的有点过于高了,所以想要提前锁定收益、落袋为安。

这从侧面透露出的市场信号,其实就是对杭州银行未来能否实现更高增长的信心不足。

不过在某程度上,这还真不能怪中国人寿缺乏价值投资的定力。

毕竟,在整个银行板块的带动下,杭州银行年内涨的实在是太夸张了。

今年以来,中证银行指数已创下19.92%的涨幅,这个表现比标普500和纳指100都要强,硬生生在绿油油的A股走出了牛市的色彩。截至8月20日收盘,6只银行股累计涨幅超过40%。其中,杭州银行的年内涨幅更是达到了42.9%,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那么银行板块为啥涨得这么猛?

有以下三点:

一是因为银行低估值高股息和稳定分红的特性,吸引了不少人。

要知道,无论银行的业绩有没有增长预期,平均每年稳定的5-6%的股息率,要比现在1%多且还在下降的存款利率相比,收益率要出太多了。即使有银行股价再涨一倍,股息率依然有2-3%,整体算下来还是要比存款更香、更有想象力。

这点算是银行股一直以来的特性,倒是没什么可争议的。

二是当前银行板块的高增长,很大程度上有今年债券牛市的一份功劳。

中金公司数据显示,现在持有国债、地方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券约68万亿元,占整个银行债券持仓83%。据测算今年债券利率下行50bp对商业银行形成约2.8万亿元的债券“浮盈”,规模税后相当于银行一年利润的近90%,可谓是对银行平滑利润波动形成了绝佳的“安全垫”。

对此,有不看好的投资者就有话要说了:今年的债券牛市,明年还会持续吗?当未来市场情绪不再火热,现在这种由风口带来的上涨,是不是就是市场高点?那么减持套现不正是时候吗?

三是综合市场观点来看,资金面被认为是这波银行股上涨的主要推动力。

有雪球大V就直言:现在大家对银行板块上涨有所不满,是因为银行太强,吸走了本就不富裕的市场流动性。对于买了银行股和银行指数基金的人来说,今年根本就是个大牛市!但问题是除了银行,绝大部分板块都已经跌惨了。

可偏偏市场每次大跌,护盘资金都会先拉权重大盘,银行股又再次受益。一来二去之间,反而加剧了市场表现的两极分化……

对此,虽然说A股不涨的问题根结并不在这,而在宏观基本面,但是这种两极分化,似乎同样是个不稳定结构。

如此一来,银行板块回调是不是就成了大概率事件?

而在这方面,由于今年银行上涨的推手资金,正是ETF和保险。那么现在中国人寿对杭州银行的清仓式减持,自然就不免让人怀疑是不是银行回调的转折点到了?

换句话说,此次杭州银行被减持能够如此引人注目,是因为这不只是杭州银行一家的事儿,而是可能影响整个银行板块走向的信号。

不过很遗憾的是,由于本轮银行股上涨的外部不可控因素太多了,哪怕答案都已经摆出来了,但投资者们还是要做一道概率选择题,而这就需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基本面亮眼,但风控压力给到行长虞利明?

当然,无论投资市场走向如何变幻莫测,只要投资公司的基本面在,那么价值爆发就都只是时间问题。

从这个角度看,现在银行板块好像也确实需要一定程度的调整,毕竟有不少中小银行的业绩表现并不好,也并不能配上这份高涨股价市值。

那么这次涨疯了的杭州银行怎么样呢?

如果单纯从业绩层面来看,堪称优秀!业绩快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杭州银行实现营业收入为193.4亿元,同比增长5.36%,归母净利润为99.96亿元,同比增长20.06%。

虽然和上年度同期相比,杭州银行的营收增速和净利润增速均有所回落。天眼查APP显示:2023年半年度报告显示,该行当期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0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6.29%。但是在银行业净息差持续滑的背景下,杭州银行能保持住20%的利润增长,已经算是极为亮眼了。

对应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74%,创出了其2016年IPO以来的新高,与去年同期的9.33% 相比上升了 0.41个百分点,这从侧面表明杭州银行已步入快速成长阶段。

截至6月末,杭州银行总资产为19847.9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79%;贷款总额9013.3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68%;存款总额11516.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18%;不良贷款率为0.76%,与上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545.17%,较上年末下降16.25个百分点。

无论是资产质量、盈利能力还是成长性,杭州银行整体保持着不错的水平。也难怪其能在本轮板块上涨中一飞冲天!

不过还是那句话,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当基本面步入正轨后,现在杭州银行唯一的变数可能就是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了。

在今年稍早之前,杭州银行在发布的《202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公告》中,把每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0.52元(含税)的分配比例,疏忽错误地写成了每股分5.20元(含税)

这不仅引得投资者们空欢喜一场,更让资本市场对杭州银行的风控管理产生了质疑。

无他,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乌龙”公告。例如2019年5月,杭州银行发布的《关于2018年年度报告的更正公告》,公告指出,该行年报中有一处将杭银消金总资产写错,将59.46亿元写成了89.46亿元。

还有2016年9月,杭州银行公告的《杭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摘要中,把募资额的37.67亿元写成了37.67万元。

要知道,在2023年报中,杭州银行还刚刚强调过公司治理是属于核心竞争力优势,但紧接着同一类型错误便第三次发生了,这确实很难不令人担忧杭州银行的内部审核机制是不是存在一定的疏漏?

而且在近年来,杭州银行被处罚的消息也确实不少。

比如今年年初,杭州银行就因债券承销业务与债券交易/投资业务间“防火墙”建设不到位;余额包销业务未严格执行统一授信要求;结构性存款产品设计不符合监管要求,内嵌衍生交易不真实等诸多问题,被罚款210万元。时任杭州银行南京分行投资银行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毛韵喆被警告。

虽然说,现在各大城商行被处罚事件可谓比比皆是,但即使如此,这些也都是一个个潜在的经营风险漏洞,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教训,并不应该就此被忘记。

当然,这些风险对于杭州银行的价值投资者来说,或许会有点在意。但对于投机者来说,可能就不太在乎了。

因为,前者看好杭州银行的理由是,基于业绩基本面的成长表现判断的,所以哪怕现在分红比例少,但看重的却是未来价值;后者则是押赌杭州银行会不断抬高股价,以达到能触发可转债的强赎转股股价标准。

而强赎触发条件就是,在可转债转股期内,可转债连续30个交易日中有15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不低于转股价格的130%。那么按照现在杭州银行11.72元/股的转股价格,无论怎么样,都至少要涨到15.236元/股,才能将负债转为股本。

那么理论上,在此之前入场的投资者们,几乎都是有利可图的。

不过话也不能说太满,哪怕现在杭州银行和投资者们都在期待着强赎,但股价这事,谁也不说不准,可能很快,也可能就一直没戏,这算是投机者们的一个痛点所在。

而且价值投资者们也可能颇为纠结。因为参考诸如江苏银行等头部玩家们的经验,在触发强赎转股后,业绩往往就会快速回落下来。

而且可转债如果全部转股的话,股本增加,但如果杭州银行的分红还跟不上的话,那么老股东们的利益可能就会被摊薄,所以到底是选择眼前确定的利益,还是继续忍受未来不可期的价值,这就成了投资者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内容和已公开的资料信息,展开评论,但作者不保证该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及时性。另: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与否须自行甄别。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