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美凯龙的转型之路,从卖车开始?

转型“卖车”,能互相赋能吗?

文 / 节点财经 三生

入主红星美凯龙一年多来,厦门“建发系”作为新的控股股东,确实在红星美凯龙身上下了不少功夫。特别是最近,动作不断。

近期,红星美凯龙携手“建发系”旗下的建发汽车打造的“π空间”首店在成都佳灵商场正式开业。这一空间融合了智能家居、智能汽车体验及潮玩文创艺术生活三大元素于一体,直接打破了红星美凯龙作为传统家居卖场的商业边界,跨界出圈,卖起了汽车。

在此不久前,在千商生态创新大会上,建发集团总经理、红星美凯龙董事长郑永达还表态,建发将从资金助力、业务协同、“3+星生态”、大家居出海四个维度为红星美凯龙提供助力。

不难发现,建发对红星美凯龙很上心,想要让这家传统家居零售代表性企业重获新生。但是,船大调头难,这似乎并不容易。而从业绩上看,2024年上半年,红星美凯龙交出了一份上市以来表现最差半年报,其实现营业收入42.25亿元,归母净亏损12.53亿元,而同期为盈利1.2亿元(调整后)。

2023年红星美凯龙巨亏了22.16亿元,如果下半年还没有起色,今年可能亏得比2023年更多。但是,靠在“π空间”给控股股东卖汽车能解决问题吗?

01 业绩下滑背后,大股东必须挺住?

先来看红星美凯龙怎么解释自己亏损的原因。其在半年报中表示称,主要系非经营性损益影响较大,比如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损失为8.33亿元。如果剔除上述非常态化因素影响,公司自持经营的商场主业仍相对稳健。

其实,在《节点财经》看来,在当前的房地产行业背景下,家居建材行业盈利困难并不奇怪,覆巢之下无完卵,这个很容易理解。现在更为关键的问题是,业绩下滑的趋势是不是已经企稳筑底了?

之所以有这方面的担心,在于红星美凯龙目前的公司业务表现出了全线滑坡的状态。其中,家居商业服务业、建造施工及设计服务业、家装相关服务及商品销售业的营收分别同比下滑16.2%、68.5%、72.3%,其他行业所贡献营收也比去年减少41.5%。

另一方面,截至今年6月末,红星美凯龙共经营85家自营商场,去年同期为91家。此外,委管商场、战略合作经营商场、特许经营家居建材项目等都在减少。

如果仅仅是某一项业务下滑,这个还可以理解,但如果是全方位的下滑,就可能预示着公司遭遇的是系统性风险。局部的修修补补可能无济于事,而是需要一场脱胎换骨的大调整。

但是,这样的调整想要成功,肯定离不开大股东的鼎力支持。现在比较令人担心的地方在于,红星美凯龙大股东建发股份也深度涉入地产行业,而后者今年的半年报业绩也不甚理想,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16.80%,归母净利润增长更是下滑37.67%。

某种程度上说,建发股份业绩走低的原因之一,就在于选择接盘了红星美凯龙。而在企业的并购重组中,能不能完成吸纳整合尤其重要,它们又做了哪些具体的举措呢?

02 转型“卖车”,能互相赋能吗?

其实,从建发股份入主红星美凯龙以来,双方业务板块如何实现深度融合协同,都一直是行业关注的焦点。就在今年年初,红星美凯龙将“3+星生态”确立为企业长期发展战略,即坚守家居、家装、家电等主赛道的同时,积极拓展汽车、餐饮、社邻服务等新业态。

可见,红星美凯龙为自己谋求的转型之道,就是借助建发股份的优势,和“建发系”企业展开跨界合作,最终实现双赢。其中,“卖车”这件事也早有端倪。

早在2023年7月,红星美凯龙便开启了与“建发系”企业建发汽车的合作。今年年初,红星美凯龙和建发汽车联手打造的“π空间”问世。在《节点财经》看来,推出这一项的目的也很明显,就是试图红星美凯龙的商业空间存量,同时利用建发汽车的专业运营,为其汽车智能生态综合体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

但是,家居零售商转头去卖车,消费者是否买账并不好说。因为家居产品和汽车产品在实际的消费场景中,具有相当大的区别,是基本不搭界的两大行业。红星美凯龙在家居零售行业积累下的口碑,似乎很难被赋能到汽车销售之中。

另一方面,除了和建发汽车合作外,红星美凯龙还和其他“建发系”企业,比如联发集团、建发轻工展开合作,分别引入了定制家装、高端家电卖场甚至餐饮等业务。

如果了解红星美凯龙的困境,对于其当前多线出击寻求转型突破口的做法,虽然可以理解,但不免有种“病急乱投医”的观感。当然,外界的观感并不重要,别管用什么招,业绩增长才是硬道理。

但是,目前红星美凯龙为了战略性布局调整,已经实打实投入了很多成本,计提了不少损失,却仍然没有看到好转的希望。不仅如此,红星美凯龙面临的资金问题也是阴霾未散,而这可能也是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

03 现金流转负,资金链恐是大问题?

之所以对资金问题如此关心,除了红星美凯龙前实控人车建新的“前车之鉴”外,更在于目前公司的表现不容乐观。

从最基本的现金流观察,今年半年报显示,红星美凯龙经营现金流净额为负8.21亿元,同比下滑139.71%。更进一步来看,在2024年之前的很多年,红星美凯龙现金流都极少出现负值的情况。所以,当前的情况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公司的自身造血能力已经严重受损。

当然,“建发系”正在从诸如资金助力、业务协同、“3+星生态”、大家居出海等多个维度出手,努力帮助红星美凯龙盘活业务基本盘。但是,红星美凯龙面临的流动性问题似乎仍未得到缓解。

在现金流之外,在半年报的其它几项财务数据上,这个问题也有所体现。比如其账面货币资金为29.3亿元,短期借款约31.2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将近73.4亿元,二者合共104.5亿元,而流动负债总规模为278.35亿元,其中的缺口一目了然。

这里并不是说,有了资金缺口就一定会“爆雷”,但在现金流为负、业绩持续亏损、行业整体低迷的情况下,其中暗藏的风险就有可能被不断放大,最终陷入恶性循环的泥潭难以自拔。

而且,值得关注的是,红星美凯龙二股东红星控股已申请破产重整。尽管公司强调,重整对象仅为红星控股其自身法人主体,重整申请被受理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及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

但是,这样的表态并未打消资本市场的担心,因为截至今年6月底,红星控股对红星美凯龙的持股比例仍高达21.53%,其中99.7%处于质押状态,已到估算平仓线。一旦红星控股有个风吹草动,红星美凯龙想完全置身事外的可能性其实并不高。

综合来看,“建发系”接手红星美凯龙之后,确实在努力帮助其调整经营策略,比如今年发布了“3+星生态”战略,即坚守家居、家装、家电等主赛道的同时,积极拓展汽车、餐饮等新业态,都是为了帮助红星美凯龙走出困境。

但是,不论是搞餐饮,还是卖汽车,对红星美凯龙面临的整体问题来说,似乎只能是“隔靴搔痒”。在行业环境低迷之下,红星美凯龙可能还将面对更为严酷的考验,而活下来才有希望。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