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期智和他的“姚班”:人生只为一大事而来

清华每年有3000多新生,而“姚班”始终只有 50余名同学。

作者|第一新声 竹心

 600亿估值!姚期智的得意门生楼天城带着小马智行要IPO了,冲击“全球Robotaxi第一股”。

小马智行的奔跑上市,有着时代的偏爱和行业风口的推动。但如果深度解构小马智行的创始成员、技术团队和成长历程,则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标签——“姚班”。

“清华‘姚班’的学习经历成就了我人生的底层操作系统。”楼天城的自述表达了所有“姚班”学子的心声。

江湖上流传着“姚班”的传说。小马智行的成功并不是“姚班”创业帮的独一代表,早在2011年,姚班创始团队“旷视三杰”入局人工智能领域,凭借领先的人脸识别算法,成为AI1.0时代的“AI四小龙”之一。邹昊的清影医疗、龙凡的区块链等等也都自带着“姚班“基因,在科技、医疗、教育等行业逐渐成为佼佼者。

姚班之“姚”指的是世界著名计算机科学家姚期智院士,唯一一位获得图灵奖的华人。姚期智在其57岁“高龄”放弃美籍高薪回国创办“姚班”,在他的带领下,姚班计算机专业在全国几乎无可匹敌。2018年,它更是取代了麻省理工学院,成为全球计算机科学的NO.1!姚班也就成为了全球最顶尖专业里的精英班,好比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半国英才聚清华,清华一半英才在姚班”,被“神化”的姚班到底有什么样的传奇故事?背后的姚期智又有怎样的传奇人生?

 回国干一件大事

“我要回去了,permanently(永远地)。”

这是姚期智在57岁那年,决定回国时对自己在普林斯顿的学生张胜誉的简短告别。

这个时候的姚期智,已经在国外获得了一系列的成就。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波利亚(Polya)奖、美国计算机学会及电机电子工程学会颁授克努思(Knuth)奖、财团法人潘文渊文教基金会颁授研究杰出奖、伊利诺伊大学工程学院特殊贡献校友奖……一系列的荣誉让姚期智名满学术领域。2000年更是荣膺图灵奖(计算机科学的国际最高奖),成为迄今唯一获此殊荣的华裔科学家。

可以预见,未来如果继续留在美国,姚期智将作为这一领域世界最顶尖的科学家理所当然地享受成功所带来的声望与财富。他却在人生的关键时分义无反顾地作出令人惊讶的选择——放弃美籍高薪,辞去普林斯顿终身教职,几乎从零开始,回国开垦国内计算机领域的荒地。

那时,姚期智自己也无法充分估量,在这个已过了知天命的阶段作出的人生决定,对自己、对清华、对中国,到底孕育着多大的变化。毕竟2004年回到中国的时候,计算机算法和复杂性领域几乎还看不到中国国内学者的身影。

但姚期智依然坚定选择了回国任教。这个外力驱动,起源于杨振宁的一个电话。

当时杨振宁已经放弃美国的一切,回到清华任教,致力于中国的科技发展。在轮到计算机科学的引路者时,杨教授一下子就想到了姚期智。当时姚期智所研究的算法和复杂性领域在中国还是一片空白,而他先后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普林斯顿大学执教30年,经验富足,可以为祖国和同胞尽点儿微薄之力。于是,杨教授一通电话打给了大洋彼岸的姚期智。

杨振宁与姚期智

没有思虑太久,姚期智便坚定地表示,能为祖国培养人才,对于他来说非常有意义。

这个意义,内植于姚期智“为中国培养世界一流的计算机人才的梦想”。

姚期智在美国30余年,见过不少国内来的学生,他们很聪明,但让姚期智感到非常可惜的是,他们在大学里没有学到最新鲜的知识,在课程深入程度上也存在欠缺。学术积累上的先天不足让中国学子要花费更长的时间去追赶。

这也是姚期智回国后,反复思考一个问题:一所大学如何能培养出有创造力、有想象力、能够作出新贡献的学生?

登山的时候要先有一个人攀登到山顶,其他人才能够上来,这种渐进的方式比较适合中国现在的情况。

很快,姚期智便明确了回国的目标:在清华培养计算机领域世界一流的本科生!

在他回国的第二年,由他筹建的“清华学堂计算机科学实验班”成立了,后来人们更习惯用他的名字称呼这个有点特殊的班级——“姚班”。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姚期智的这一决定,开启了其在清华的二十年生涯,为中国计算机学科的腾飞日夜兼程。

 如何培养天才

决定做“精英教育从本科开始”,是一件“很费力气”的事情。

姚期智希望“有个特别的班,专门培养计算机科学领域一流的本科生”,自己一点点教起。

带着这个目标,2005年,姚期智面向本科生创办了“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姚班),首期学生选自全校大一、大二的学生。凭借在美国一流大学执教多年的经验,姚期智亲自为“姚班”制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专门为“姚班”精心设计了核心课程,并亲自执教部分课程。

在姚班开班的这段时间,姚期智可以说付出了全部的心血,当时国内没有太多这方面的专家,他就亲自去世界各地请人,有之前的人脉在,很多人非常乐意来此传授知识,越来越多的国际顶级学者走进了清华姚班的课堂,其中还有许多是美国两院院士与图灵奖的得主,在世界顶级学者的传授下,姚班的学子成就可想而知。

在姚期智的辛苦奔波下,姚班仅成立一年半,就在理论计算机领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有三篇论文入选了计算机科学最顶级学术会议,还获得了年度最佳论文奖,其办学理念以及成果也得到了各界的认可。

声名在外,“姚班”的选拔自然非常严格。

实际上,清华大学每年新生有3000多人,而“姚班”始终只有50余名同学,基本上都是数学、物理及信息学奥赛的金牌选手,各省高考前三甲,其生源主要来自保送、自主招生。以2018级50位姚班学霸为例,保送和自招占44人,高考裸考6人。其中,数学奥赛选手13人(3人国家队),信息奥赛选手26人(3人国家队、2人省理科状元)。2019年姚班录取的55人中,有3省理科状元,以及24名奥赛金牌得主,他们大多年少成名;其中被录取的唯一一位理科女状元,高考裸分达到711,可见这些少年均是可塑之才,无一庸辈。

天才当然有天才的培养方法。

姚期智对姚班学生的培养可谓开放又充满挑战。

从本科第三年开始,姚班的课程便与同届学生有很大的不同。教材来自麻省理工,老师也是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教授,注重在课程中把握潮流前沿,感受时代的脉搏。而将国外许多先进教学理念引入清华的姚期智,亲身教授6门课。

课程强度大,信息量巨大,普通人可能难以想象。

计算机科学实验班2013级本科生范浩强对课上“不断升级”的难度记忆犹新。他们虽然只是本科低年级学生,却不像一般计算机系学生从基础编码学起,而是被“假设”已经掌握了这些基础内容,课程更加偏重深层次的理论计算的分析和架构。

这些被学生们戏称为“虐心”的课程却也让他们欲罢不能,听起来十分“过瘾”。

范浩强把在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听课比喻为“盖大楼”。“原本预想听完一门课,自己的思维会从‘一层’升至‘五层’,这已经很刺激了,但没有想到,老师直接从‘六层’讲起!”

但姚班并不追求所谓的“成绩”。相比于满纸漂亮的成绩单,老师们更喜欢看到一张“有故事的成绩单”,可以“讲述”同学们的成长与探索,这远比当下拿了多少分数更重要。

在姚班,同学们需要上的课程并不多,但把总学分“解放”出来的同时,也提高了每门课的难度。这给予了许多像施天麟一样喜欢科研探索的学生充足的“挑战感”,也激励他们把有限时间投入到对知识深层的理解中,进而做出一些创新性的工作。

旷视科技联合创始人杨沐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谈到姚班:“姚班有很多机会接触到一些没有人解决过的问题,这种培养机制让我们把解决没有人解决过的问题,变成一种日常的行为。”或许姚班最大的魅力正是把创新看成一件稀松平常的事。

2010级姚班本科生王君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姚期智曾在课上抛出拜占庭将军问题,并将这一著名问题与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保障问题相联系,王君行用短短四五行看起来非常简单的算法,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几分钟后,姚期智意识到眼前的这位一年级学生真的解决了一个困扰学术界30年的问题。

在姚期智的鼓励和指导下,王君行大二期间将这篇论文发表在国际期刊Journal of Combinatorial Optimization上,这也成为他科研路上的一颗种子。三年后,王君行成为全球第一个在本科阶段获得ACM计算经济学国际学术大会最佳学生论文奖的人,也是历史上首位获得此项荣誉的中国学生。

姚期智对年轻人用心力,不仅在细节处,更为学生长远谋划。在学生培养方面特别注重国际交流。姚期智曾用下棋的例子说明自己的想法:如果我是一位父亲,孩子的围棋下得不错,怎么让我的孩子变为世界上最好的围棋选手?如果我有能力的话,就请两个高水平的围棋高手,每天陪他下棋,耳濡目染,自然会变成跟高手一样的水平。

在姚期智的邀请下,图灵奖、奈望林纳奖、哥德尔奖获得者等顶尖学者、大师相继走进清华的课堂,他们精辟的见解、严密的逻辑、深湛的哲理,以及演算和推导过程中像棋坛高手般走出的奇招、怪招,在潜移默化中拓展了姚班的眼界。

请进来的同时,也要走出去。“姚班”学生在读书期间参与联合培养、出席国际会议和出访交流的几乎达到百分之二百,很多学生不只一次走出国门开拓眼界。此外还有来自麻省理工学院、伯克利加州大学等学校的学生来访,共同探讨学术前沿课题。

“开放又充满挑战,一方面高手云集倍感压力,一方面又充满自由与宽容。”2013年,当“姚班”学生施天麟大三首次来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交流学习时,他惊讶地发现原来自己平时上课学习的方式可以和世界一流大学“无缝衔接”。

此刻,姚期智“本科精英教育”的意义得以凸显。

培养好的学生,还要找一群优秀的老师培养学生。

姚期智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最主要的“秘诀”——从全世界引进最优秀的年轻教师。“我们用最好的老师创造出最好的学习环境,年轻而优秀的学子就以老师为榜样,心无旁骛地潜心投入科研,跟着老师们奋力往前奔跑。”

他曾自己逐一面试、筛选出62位任课教师,手把手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因为“姚期智”三个字,密西根大学费米讲席教授、斯隆研究奖得主段路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硕士、博士,宾夕法尼亚大学计算机学士徐葳,美国南加州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黄隆波等优秀的青年学者纷纷追随而来。

在姚期智2011年设立的另外一个王牌学院——交叉信息研究院与量子信息中心,更是引来一批优秀的学术大拿加入。创院之初即吸引一批外籍博士后加入,外籍师资一度超过60%。目前交叉信息研究院已集聚教研系列教师31人、研究人员9人,其中2020年以来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麻省理工、斯坦福等名校引进助理教授18人,平均年龄33岁。2023年,段路明成为交叉信息研究院培养出的第一个院士。

他如同一颗星,以赤诚之心召唤海外英才,逐渐汇聚星河璀璨。

 要么上货架,要么上书架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这群在象牙塔中的佼佼者们,凭借强势的学科背景支撑以及对“科技改变世界”、“科技赋能产业”的野望,在创业和学术领域闪闪发光。

截至2024年6月,姚期智共培养出十七届、663名本科毕业生。其中既有扎堆在人脸识别、自动驾驶、区块链等高科技领域的创业极客,也有加入顶尖科技公司走技术路线的团队骨干,同样也有在清华、斯坦福、杜克大学、香港大学等国内外一流的名校任教,成为沉心研究理论的学术大拿。

一群天才聚在一起创业是怎样的?

当学界和产业界的次元壁打破后,诸多资本市场上活跃的大佬以及冉冉升起的独角兽公司创始人,都来自清华天才集聚地——姚班。

旷视三杰:“AI创业第一股”旷视科技

2011年,凭借在视觉识别算法上的积累和早期游戏研发的磨合,唐文斌约上印奇一起注册了旷视科技,边读书边创业。

后来,印奇找来低一级的姚班师弟杨沐,聚焦机器视觉应用研究打造了旷视科技的创业三角——印奇主攻视觉识别、唐文斌负责图像搜索、杨沐负责系统架构与数据挖掘。

如今,这个世界最早一批用深度学习技术实现人脸识别产品商用的人工智能企业,已成为全球面部识别唯一中国玩家,服务于阿里巴巴、蚂蚁金服、菜鸟网络、华为等。

但创业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2017年,在创业的第六个年头,印奇、唐文斌和杨沐重回清华,向姚期智求教。在这场名为“人工智能的本质创新”的对话上,三位徒弟再次把恩师请出山——成立学术委员会,请姚期智担任首席顾问。

从学堂恩师到公司首席科学家,姚期智始终是姚班学子们依靠着的那座山,创业遇到困难了,重回清华园,还要像往日那样,坐在熟悉的教室里,向师傅讨教。

同年,楼天城也把姚期智请出山,担任Pony.ai人工智能研究院荣誉院长。

作为姚期智院士得意门生之一的楼天城,不仅两获ACM全球总决赛亚军,还连续两年获得Google全球Code Jam的冠军,亦连续两年蝉联百度之星大赛冠军。在top coder(程序设计比赛的网站)圈内被誉为能够“以一己之力挑战对手一个队,然后把对手打得抬不起头的人”。

这个在编程界被称为“楼教主”的人,在2016年12月,与百度T11级的首席架构师彭军一同离职,创立了小马智行(Pony.ai)。

而如今,小马智行的估值达到600亿人民币,即将冲击“全球Ro qubotaxi第一股”。

同样在商界引领全球信息创新浪潮的姚班团队还有 “旅美金融奇才”的清影医疗邹昊、“学界投身产业界“的Conflux龙凡、太极编程语言的创立者胡渊鸣、药科技的创始人李成涛、宸境科技的漆子超……。

姚期智就像是科学与商业之间的一条纽带。一端连着学术,为学生们授业解惑,精进学业;一端连着商业,凭着在业界多年积累下来的名声,帮着创业的学生们拉融资,找人脉,做宣传。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被姚期智引领着迈入学术的殿堂,甚至帮助他们打开商业世界的黑匣子。

创业之外的选择:高科技公司核心技术骨干

创业之外,更多的姚班人才则涌入了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的创业公司,成为CTO、工程师等核心技术骨干。

金策,2016年获得保送清华大学交叉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实验班的资格,并在就读期间获得Yao Award,最终选择跟随楼教主加入小马智行,从一名狂热的算法竞赛选手转变为计算机科学研究者。

做出同样选择的还有姚班毕业生杜瑜皓,人称为“杜教主”。2015 年中国 IOI 国家队成员、IOI金牌获得者。杭州鉴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代码源首席技术官。先后获得ATcoder 2019世界冠军、Topcoder TCO17 全球总冠军,毕业后也在技术研发路线上开启自己的探索。

绝大多数毕业生踏上了继续学术深造的道路,正活跃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世界舞台上。据不完全统计,毕业生中在学界任教的已有近60人,其中30多位执教国内一流高校(含学成回国引进人才近20人,其中7人回到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任教)。

马腾宇在姚班毕业后,前往姚期智曾经任教的普林斯顿大学读博,师从Sanjeev Arora教授,至今已在国际顶级会议和期刊上发表高质量论文近20篇,2017年博士毕业后获得美国MIT、哈佛、斯坦福、CMU、加州理工学院等顶尖高校的助理教授Offer,获得素来有“诺奖风向标”的斯隆研究奖,后来斯坦福大学担任助理教授。去年,马腾宇也正式宣布开启大模型创业之路。

同届的俞华程,姚班毕业以后进入了姚期智同样任教过的斯坦福大学攻读计算机理论博士学位,仅用4年时间便发表数篇重要论文并提前毕业,随后斯坦福大学担任助理教授,是理论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一颗新星。

同年去斯坦福大学攻读计算机博士学位的陈丹琦,成为自然语言处理泰斗Christopher Manning的学生,也已发表数篇有影响力的论文。作为08级清华姚班校友,她也是信息学竞赛圈内颇具传奇色彩的一位女选手——CDQ分治算法就是以她的名字命名。而她那篇长达 156 页的博士毕业论文《Neural Reading Comprehension and Beyond》,更是一度火爆出圈。不光获得当年斯坦福最佳博士论文奖,还成为了斯坦福大学近十年来最热门毕业论文之一。她同样获得了斯隆研究奖,目前在普林斯顿大学从头搭建NLP小组,成为该校计算机系的助理教授。

除了在国际上深造学术,还有一部分姚班学生选择回国任教。在姚期智的教导的学生中,有一位名叫陆品燕的博士生,毕业之后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工作了一段时间后,选择到上海财经大学组建起理论计算集中心,学着姚老的样子,不断招揽人才。如今,该中心早已成为享誉全球的科研基地。

20年间,一批批创新人才从“姚班”迈向了世界的学术舞台。他们跟随姚期智的引导,擎薪火相传之炬,承教书育人之业,成为下一代计算机人才的引路人。

不管是创业还是学术,不管是将成果搬上”货架“,还是搬上“书架“,创业圈姚家班和学术届姚班还在各自的领域继续发光发热,引领着更多学子进入计算机的世界,共同推动计算机的前进。正如图灵奖获得者JohnHopcroft曾对“姚班”有过这样的评价:“‘姚班’有世界最优秀的本科生和最优秀的本科教育。”

“生逢其时,当不负盛世。”时代成就了姚期智和他的学生。在不久的将来,在姚期智的带领下,姚班还会有更多各领域的顶尖人才,继续在时代的浪潮中,造就AI的黄金一代。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