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4月9日讯(记者 敖玉连)“对等关税”不确定性交织,全球股市大跌,中国资产也没能幸免。
节后两个交易日工具箱应出尽出,稳市力度、速度罕见。现已形成“政策端利好-国家队救市-上市公司回购-资管机构自购”完整的稳市链条,四管齐下,稳定军心。
在这一稳市链条上,公募基金体量并不大,但已有三家公募率先投入真金白银:博时基金、鹏扬基金、招商基金分别自购6500万元、3000万元、5000万元,合计1.45亿元,都投向旗下权益类基金。这或是本轮公募自购潮的开端。
三家公募自购1.45亿元,“招商系”率先表态
4月8日晚间,三家公募公告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真金白银投向股票市场。
博时基金称,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公司将于近日运用固有资金合计6500万元人民币投资旗下权益类公募基金。
鹏扬基金宣布,公司拟于近日以固有资金申购3000万元公司在管权益类公募基金产品。其中,首批1500万元申购已于4月8日完成,包括鹏扬成长领航混合A份额500万元、鹏扬数字经济先锋混合A份额500万元、鹏扬产业智选一年持有混合A份额500万元。其余承诺申购的1500万元额度将于近期完成申购并进行公告。
招商基金称,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公司将于近日运用固有资金5000万元投资旗下股票型及混合型公募基金,并承诺至少持有1年以上。
公募的自购决策多由股东决策,鹏扬基金是个人系公募,决策链条相对较短,迅速出手。博时基金、招商基金都是招商系公募,4月8日盘前,招商局集团旗下的7家上市公司集体公告,计划提速实施股份回购计划。招商系在本次“稳市”中,动作频频且迅速,资管机构和上市公司都是如此。
三家公募同日发声自购,市场分析受关税政策影响,A股行情走弱,公募或掀起一轮新的“自购潮”。
政策利好-国家队救市-上市公司回购-资管自购,“四管齐下”
受“对等关税”影响,全球股市皆有较深跌幅,A股、港股也不例外。4月7日,恒生科技指数下跌17%、创业板指数跌15%,叠加关税的不确定性交织,市场恐慌情绪蔓延。
4月7日、8日两个交易日,自上而下、多层次、多主体释放股市利好,已形成“政策端利好-国家队出手-上市公司回购-资管机构自购”的稳市链条。
1、政策自上而下推动
4月8日,国务院国资委称,会全力推动央企及控股公司主动作为,不断加大回购力度。
同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上调了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上限,提高了投资创业投资资金的集中度比例,放宽税延养老比例监管要求。
央行称,在必要时向中央汇金公司提供充足的再贷款支持,坚决维护资本市场的平稳运行。而中央汇金也明确了自己是资本市场上的“国家队”,发挥着类“平准基金”作用。也就是说,汇金负责投资,央行承诺给钱,形成“政策工具—资金渠道—市场操作”的闭环。
此外,上海、浙江等地方国资也开始发声。
4月8日,上海国资委发布《关于加强我市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支持监管企业和上市公司用好各类市值管理政策和工具,包括健全常态化市值维护机制,推动股票回购增持作为基础性制度安排,建立股价异常波动快速响应机制等。
同日,《广州市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2025—2027年)》也印发出台,提出了“并购重组十条”。浙江省国资委则透露,已联合央行浙江省分行、浙江证监局召开省属国有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增持工作座谈会,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大力支持省属国有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2、国家队救市
4月7日,国家队主力军中央汇金公司在午盘公告买入ETF。
中央汇金在2023年、2024年上半年的救市中,标的多为沪深300ETF、上证50ETF这种大宽基。而本次稍有不同,在4月8日的答记者问中,中央汇金强调“坚定增持各类市场风格的ETF,加大增持力度,均衡增持结构”。也就是持有的ETF品种更多元、更均衡。
“救市常驻兵”中国诚通、中国国新也在真金白银投向股市。
中国诚通4月7日晚间公告称,将通过旗下诚通金控、诚旸投资增持ETF和中央企业股票。8日又补充,拟使用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资金1000亿元,用于增持上市公司股票。
中国国新则在4月8日盘前公告,旗下国新投资将以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方式增持中央企业股票、科技创新类股票及ETF等,首批金额为800亿元。
4月8日,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称,近日已经主动增持国内股票,近期将继续增持。在积极开展股票投资的同时,实现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
汇金、证金等国家队买了什么?据财信证券分析,中央汇金对外口径称标的更多元,中证500ETF、中证1000ETF、中证2000ETF都将成为其增持的备选项,多元增持意味着后续市场反弹修复风格将更为均衡。
据兴证策略张启尧团队分析过往持仓和盘中放量情况,证金、汇金等国资机构主要配置以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和中证1000为代表的宽基类ETF,而险资对中证A50、A500、红利类ETF配置比例相对较高。
3、上市公司回购、增持
Wind数据显示,4月7日、4月8日两个交易日,便有超过200家上市公司密集发布增持回购公告,以国央企、大型民企为主。
4月8日盘前,招商局集团旗下7家上市公司招商蛇口、招商港口、招商轮船、招商公路、中国外运、辽港股份、招商积余集体发布公告称,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及内在价值的高度认可,计划提速实施股份回购计划,切实维护上市公司全体股东权益,持续巩固市场对上市公司的信心,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
此外,“三桶油”也纷纷增持。中国石化拟增持A股、H股20-20亿元,中国石油增持金额在28-56亿元(含本数),中国海洋拟增持金额区间在20-40亿元。
除国央企外,宁德时代、美的集团、贵州茅台等行业龙头也纷纷回购、增持。
宁德时代拟以40-80亿元的自有或自筹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部分股份;
美的集团回购金额15-30亿元,拟持续用于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及/或员工持股计划;
贵州茅台则公告,将按照回购金额上限,尽快完成此前剩余约40.5亿元的回购及股份注销程序,同时着手起草新一轮回购股份方案。另外,公司控股股东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也已着手起草增持方案。
4、资管机构自购
金融机构端,目前主要动作包括:上市银行、券商增持回购、资管机构自购。
金融机构的回购和增持动作较多,最近两个交易日,已有国泰海通、东方证券、国金证券等上市券商公布了回购计划或者股东增持计划。邮储、光大、浙商、成都银行等上市银行也纷纷公告增持回购。
相对比而言,资管机构自购或买入其他资管产品还在初期。
4月7日,中国太保率先行动,增持了宽基ETF等产品。并表示将进一步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优势,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力度。
4月8日,苏银理财称,坚信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已增持ETF,后续将充分发挥耐心资本、长期资本作用,为中国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贡献理财力量。
4月8日晚间,博时基金、鹏扬基金、招商基金同时公告自购,金额分别为6500万元、3000万元、5000万元,合计1.45亿元,都投向旗下权益类基金。而这或是本轮公募自购潮的开端。
除公募外,头部私募也频频发声:不要恐慌!
进化论王一平称,4月8日已经加到满仓。华安合鑫认为,最近两个交易日的股票和商品,下跌都是出于流动性风险,而不是一种正常的定价行为。“在流动性风险发酵的阶段,我们不会盲目操作,尤其是慌忙降低仓位,等待流动性风险释放告一段落之后,才适合根据实际情况做结构调整。 ”
目前,上证指数的市盈率为13.5倍,处于历史45%分位;中证A500指数的市盈率为13.6倍,处于历史30%分位;创业板指数市盈率为28.1倍,处于历史7.8% 分位。经过本轮回调,A 股的中长期价值配置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