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游戏化”却能名列前茅,芬兰教育你真的看懂了吗?

学习芬兰教育,该学些什么?

作者:育论场  吾易  陈某凡

学习芬兰教育,该学些什么?

按照国内的教育思维去观察芬兰教育,会觉得简直不可思议:

没有作业,没有考试,没有排名,老师自主决定上课内容,没有评优。

这些细节引发了诸多探讨:芬兰教育如此“游戏化”,为何能在国际上名列前茅?芬兰优质教育的秘密是什么?伴随着疑问而来的,还有国内悄然兴起的多家以芬兰教育理念为基础的素质教育机构,它们的出现或许能够给我们一个答案。

01

芬兰教育是优质教育的代名词?

说到芬兰教育,就不得不提国际PISA测试。

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举办的国际性教育成果比较项目,在2000年首次举行,每三年举行一次。其研究对象是即将完成义务教育、平均年龄在15岁左右的学生,主要测量他们的阅读能力、数学能力和科学能力。因测试理念、方法的科学性和全面性,PISA已经成为当前国际上最具权威的国际教育评价项目之一。

2000年到2009年间,芬兰在PISA测试中连续四次稳居世界前五,优异且稳定的表现让世界各国为之侧目。尤其是在2003年和2006年的PISA测试中,芬兰的各项成绩在世界排名中均数一数二。一时间,芬兰教育风光无限,俨然成为成功教育的代名词,吸引了全球各国争相前往芬兰实地拜访学习。

教育的成功,不仅体现在优异的成绩上,还体现在教育的均衡化发展上。芬兰在优劣学校的教育水平差距测试中也表现优异,学生之间的成绩落差同样是全球最小。

再来看看中国在国际PISA测试中的表现。实际上,近年中国在国际PISA测试中的表现也十分亮眼。2009年和2012年,来自上海的学校在PISA测试中夺得了冠军,三项科目均名列第一。

但这一“完美成绩单”却在国内引起了一波“冷嘲热讽”,因为好成绩的背后是过量的学习负担。

上海学生不光科目成绩第一,做作业的时间也位列世界第一。调查显示,“以数学为例,上海学生报告的校内上课时间为平均每周28.2小时,在65个国家(地区)中位于第9位。但作业时间为平均每周13.8小时,列第1位,几乎相当于各国平均值的2倍。”

除此以外,还有许多人指出,上海的好成绩并不能代表中国的整体水平,和全国其他省份的分数相比,并不具有可比性。国内教育水平发展不均衡,个别地区成绩优异难掩中国在教育上存在着的诸多问题。

02

芬兰的教育逻辑:let kids be kids

学习芬兰教育,该学些什么?

芬兰是一个非常重视公平的国家,从教育制度到教育资源的分配无不体现着平等原则。和绝大多数国家相比,芬兰从来不标榜精英式教育,所有的学生都是平等的。即便有学生存在学习障碍,老师也会选择其他时间进行单独辅导,以帮助学生跟上其他孩子的成长节奏。

芬兰教育主张轻松快乐,“Letkidsbekids”。其基础教育不设考试,没有排名,老师是学生最主要的评估人。在教学过程中芬兰注重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而不是一味地传授知识,这样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让孩子从小就养成了对学习的热情。

有研究者在专著《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中介绍了芬兰中小学“先见林,再见树”的教学方式。芬兰式的教法,是让大家快乐地先“见林”。

“基础游泳班让孩子和成年人都一样地在开朗、轻松的情境下,先‘玩水’,而不是马上学‘游泳’。不是一直强调要学什么自由式、蛙式的‘标准’动作,而是让大家在水波中浮沉自如、快乐逐浪,自然而然地体会到自行换气、轻松游泳的乐趣。”

孩子看似在经历一段没有任何学习收获的“游戏”过程,但之后的效果却令人意想不到,至少,孩子们会更充满热情地去学习游泳。这种热情不光体现在游泳上,还有周边,跳水、冲浪、潜水等等与水有关的运动课程。

2016年8月,芬兰开始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此轮教改是基于可持续性发展的一次教育改革,新版课程的重点放在了横向能力上,不同学科的老师基于一些主题和话题,重新设计课程,以实现多个学科整合的跨学科教学,鼓励学生在这种以基于现象的项目(phenomenon-basedproject)学习中,获得多学科知识与能力。

在国内还未解决减负问题的情况下,芬兰教育已经开始重新审视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针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培养学生应万变的能力。虽然,目前国内素质教育也在如火如荼地展开,但专家指出,如果不能在源头上改变固有的教育思维,素质教育的培养也只会变成更重的负担加在中国小孩子的身上。

03

探索芬兰优质教育模式与中国特色的结合点

目前国内已经有机构开始引进芬兰的教育模式并积极进行本土化。他们并没有局限于国内大热的STEAM教育,而是在芬兰教育中找到了更多与国内基础教育的契合点,发展出了独具特色的教育理念和课程体系。

以杭州谷力天空为例。

谷力天空是由芬兰“愤怒的小鸟”创始人PeterVesterbacka和中国教研团队共同发起的教育品牌,致力于3-12岁孩子创造力培育,提倡“Neverteaching,onlyleading”的快乐式教学。他们在芬兰教育理念基础之上,结合了中国孩子的学习环境、思维习惯、知识结构等特点,推出了LECIT教育理念(Life=生活、Experience=场景、Cognition=认知、Innovation=创新、Trust=信任),并围绕LECIT理念,设立了多个板块课程。

这是在谷力天空的教育戏剧课上,孩子们自编自导的戏剧,名字叫《时光旅行者之杭州历险记》。剧本由孩子们以团队形式共同撰写完成,其结局是几个小孩子穿越到了未来,发现人类因为环境破坏而灭绝,因此他们回到现代开始致力于呼吁保护环境,保护地球——

这样的觉悟,恐怕许多成年人都未必拥有。

通过戏剧课程,谷力天空希望培养孩子的表达力、感知力、创作力和舞台把控能力。而除了戏剧以外,谷力天空还设有自然、建筑、科学等板块课程,这些课程主要基于社会生活现象,发展延伸出适应不同年龄段孩子的不同主题,例如“大自然的礼物”、“改造·家”、“未来之城”等,通过项目制的课程模式,对各学科进行整合,让孩子在愉悦欢快的氛围中,享受创造的乐趣。

这也正是芬兰教育中现象教学和轻松式教育的体现。

分析芬兰和中国小朋友的思维特点差异时,谷力天空的创始人谷扬指出,国内教育制度下长大的孩子在思考问题上倾向于“在大脑里找已知的东西”,而芬兰的孩子则是“在探索中寻找答案”,因此他希望通过芬兰教育模式的本土化,补齐中国孩子的创造意识短板,“从0-1勾勒出孩子的思维导图”。

被问及近几年国内大热的STEAM教育时,创始人谷扬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STEAM教育是个很好的教育形式,但在本土化的过程中因缺乏标准化的课程体系,“出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缺少了对孩子认知的培养与开发,过于注重后端而不关注前端,因此变相成为了一种‘高阶版手工课’。”

当然,任何教育制度都不是绝对完美的。谷扬也指出了芬兰教育存在的缺陷。“芬兰教育中的‘无竞争’会使得孩子从小就缺乏力争上游的意识,同时对学生的‘无差别教育’,也会使得那些先天资质优异的孩子得不到更好的培养。”

目前谷力天空发展势头良好,已经获得了青松基金、百俪汇等多家机构的投资,并积极向上海、深圳等多地拓展。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像谷力天空这样的以芬兰教育为基础的教育机构还有很多,他们在引入国外优质教育模式的过程中都比较注重批判性接纳,试图探索出更符合中国孩子成长特点的教育模式。其实,不管是STEAM教育还是LECIT教育,是美国教育还是芬兰教育,可以肯定的是未来中国素质教育将会不断走向多元化和科学化,我们也期待着中国孩子可以真正在快乐中实现个性化成长。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