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来源:新电商观察
谈及小米公司,给人的印象是小米手机、小米生态链等,小米的生态链早已从互联网延伸生活,凭借着众多的产品线,小米也被网友调侃为互联网“杂货铺”。
如今小米“杂货铺”又进新货,开始进军瓶装水市场了。
12月10日,小米公开了其于今年4月申请的一项矿泉水外观专利,该专利显示,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为矿泉水瓶,设计要点在于形状,用途是盛装液体。
此前,小米官方商城就已上架一款“北极泉”天然矿泉水,定位售价2.5元。
不好好卖手机,转而来搅局瓶装水市场,还定价2.5元,小米意欲何为?
实际上,瓶装水在中国一直是门大生意。
欧睿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瓶装水市场饮用量446亿升,零售总额1831亿,出厂端1222亿。2005-2018年间,消费量和零售额复合增速分别为11.38%和13.89%,主要是消费量拉动市场规模上升。
作为一个千亿市场,矿泉水行业至今依然保持高速增长。
从增长份额来看,瓶装水的市场接近整个软饮市场的一半,销售额占到整个软饮市场的三成,其中尤其是中高端水表现更为出众。
伊利、好丽友等企业也纷纷入场中高端市场。
2018年12月,伊利投资7.44亿,在吉林省安图县长白山天然矿泉水产业园区新建伊利长白山天然矿泉水饮品项目。次年9月,伊利收购阿尔山市水知道矿泉水有限公司,“伊刻活泉”随即面世。
2019年7月,好丽友控股公司已与瑞幸咖啡签订高端矿泉水——好丽友济州熔岩水及“高笑美”等好丽友产品的贸易合同,这款矿泉水将陆续通过瑞幸咖啡线上渠道及线下门店进行销售。并计划合作进入中国高端饮用水市场。
奶业以及零食公司纷纷布局瓶装水市场,眼馋的不仅仅是千亿市值的利润,更是因为中高端水市场在中国面临空缺的阶段。
以康师傅为代表的1元水在水源和外包装上给消费者的体验都较差;以农夫山泉、怡宝为代表的2元水将成为瓶装水的最后防线。
新经销专栏作家“海游”曾说到,“1元水,由于无法满足消费者的认知需求,同时更无法满足各个销售层级的利润分配,1元水会在短时间之内退出主流市场;2元水,会向弱品牌化和强便利性方向发展;3元及以上的水会逐渐成为主流市场的主流饮品。”
小米的“北极泉”矿泉水正是着眼于中高端市场。从包装上看属于简约风格。定位2.5元价格也很“小米”。
资料显示,伊利、恒大冰泉主打“长白山”水源,好丽友主打“济州岛熔岩水”,而小米的北极泉则主打“极地冰岩”,是中国唯一产自极地冰岩的矿泉水。
为了抢占用户对高端矿泉水的认知,各家都在认真讲故事。
小米的性价比也并不是其唯一优势。
资料显示,“北极泉”天然矿泉水是由小米有品、图强林业局、图强百环北极泉天然饮品有限公司共同开发打造,这也是小米有品上线的唯一一款联名矿泉水。
据天眼查显示,图强百环北极泉天然饮品有限公司是北京百环房地产实业有限公司的一家子公司,并且图强林业局参股10%,这意味着“北极泉”有政府支持的成分。
当然,极致性价比和背景支持并不能就说明小米在矿泉水的赛道上能一路前进,毕竟,在他之前跌倒的品牌不胜枚举。
例如康师傅饮用水已经与1元水划上了等号,即使宣布过提价也无法改变命运。恒大冰泉在2013年的时候就进入4元水市场,过早的切入以及巨额宣传费用,导致恒大冰泉第二年销售额就开始下滑,至2015年已亏损近40亿。
在营销上,“北极泉”也用小米模式运营。
小米自有电商平台擅长打造精品,并将其特有的爆款逻辑加入到产品的定位、开发中。
此前,小米有品曾有一款精品在预售期就卖爆。因其功能实用并且还有超多黑科技,这款定价49.9元的双刀头毛发修剪器被6.5万米粉抢订。
具体来说,小米是个生态链体系,智能硬件生态链、互联网业务、新零售包括未来有可能实现更大收入的物联网业务来说,每一环都是环环相扣。
小米模式是基于智能硬件向线上导流的电商业务,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渠道,都是通过小米智能硬件的销售,实现线上导流并达到其他智能硬件的销售,从而完成正向循环。
但这样忽视了盈利的重要性,于是小米将电商和线下进行融合从而提高小米整体运营效率,进而加快智能硬件的出货量以达到盈利,另外,小米通过智能硬件sku数量(小爱音响、小米手环、体重秤等等),实现在家庭场景需求下的覆盖,依靠未来的物联网导流实现互联网业务的收入。
在新零售领域,小米已经从爆款商品、线上线下互动、用户体验到商业效率上形成了一条趋于成熟的模式。
只是不知道这个“万能公式”能否解开小米瓶装水目前的难题。
从价格上看,“北极泉”主打高端水,零售价格却在2.5元,这互有矛盾,比如小米可以借鉴网易严选“好的东西没有那么贵。”
目前可以看到,小米模式并未发挥出优势一面。
唐太宗曾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如今这些入局水赛道的企业就如同浮在“水”上的舟,覆或不覆,除了自己掌好舵,更重要的还要顺势而为。小米想要在瓶装水赛道上拼出一片天,要做的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