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集团2020年上市传言的背后

瞭望消金获悉,作为全球最值钱的科技“独角兽”,蚂蚁集团“预备”上市多时,外界流传的最优预期是,在中国香港和中国内地股票交易所“A+H”同时上市。

投稿来源:瞭望消金

最近,股市牛得明显,上证指数持续大涨,今日已突破3400点,创两年半来新高。

90后、95后新一代消费者、中国大爷大妈齐齐征战A股,跑步进场直接搞崩券商软件。

然而,市场最终能否走向大牛,靠的不是吹牛。上市公司的质量,才是大牛市的基石。

继阿里巴巴、京东、网易回港二次上市后,奔波在外的中概股及旗下公司纷纷传出“回归”上市的消息。

7月8日,有外媒报道,蚂蚁集团计划最早于今年在香港上市,目标估值为2000亿美元。并称,蚂蚁金服非常倾向于先在香港上市,因为这个过程可能会更顺利。

但对于该上市传闻,蚂蚁集团当日便回应称,消息不实。

瞭望消金获悉,作为全球最值钱的科技“独角兽”,蚂蚁集团“预备”上市多时,外界流传的最优预期是,在中国香港和中国内地股票交易所“A+H”同时上市。

无论传闻真假与否,可以肯定,蚂蚁集团上市,不过是时间问题。

01

上市流言,常年在外

关于蚂蚁集团上市的消息,至少传了四五年,隔三差五就会冒出来。

早在2016年,蚂蚁集团相关负责人就已对外回应过:关于香港上市的问题,马云是说“希望”。目前没有明确的时间表,但未来一定会上市,内地和海外市场都是不错的选择。

或许是担心“树大招风”,蚂蚁集团官方对外界谈及上市时,态度都颇为谨慎。

瞭望消金发现,阿里从2014年9月赴美IPO以来,市值已翻3倍,目前市值近7000亿美元。与阿里一脉相承的蚂蚁集团也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值钱的独角兽企业。

天眼查显示,蚂蚁集团最早的主体为“浙江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变更为“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后,其攻下第三方支付牌照,孵化出家喻户晓的支付宝。

2014年,蚂蚁金服品牌正式成立。第二年便完成A轮融资,整体估值达到300亿美元,成为中国甚至全球估值最高的未上市互联网企业。

有消息显示,《上海证券报》援引相关资料指出,蚂蚁金服的内部目标是2017年在A股上市。这是蚂蚁集团第一次流出具体上市时间的传言。

2016年,蚂蚁金服完成45亿美元的B轮融资,拿下全球互联网行业最大的单笔私募融资头衔,估值约600亿美元。有接近内部的人士分析,这很有可能是其上市前的最后一轮融资。

当时蚂蚁金服旗下已有支付宝、余额宝、招财宝、蚂蚁聚宝、网商银行、蚂蚁花呗、芝麻信用、蚂蚁金融云、蚂蚁达客等诸多业务板块。

业内人士表示,若蚂蚁金服真在近两年上市,有望成为2010年以来中国市场规模最大的IPO。

2018年6月,蚂蚁金服宣布完成新一轮140亿美元的融资,再度刷新全球最大单笔私募融资记录。估值高达1500亿美元,超越百度,仅次于阿里巴巴、腾讯。

融资主要用户支付宝全球化拓展、股权变更(阿里巴巴入股,持有33%股权),以及高层人士变动的消息,被视为蚂蚁金服冲刺IPO的战略调整,上市或已进入倒计时。

面对甚嚣尘上的上市流言,蚂蚁金服态度一直如故:无具体上市时间表。

但蚂蚁金服从未停止过上市布局,曾多次对外宣布,将定位于Techfin,而非Fintech,未来只做Tech(技术),帮金融机构做好Fin(金融)。

日前,蚂蚁金服把品牌名改为“蚂蚁集团”,并称公司将更变为“蚂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再次点燃上市舆论热潮。

瞭望消金认为,虽然蚂蚁集团没有给予外界肯定的回答,但正式确认“姓科”后,蚂蚁集团的上市进程将会有实质性的推动。

02

注重内修,谋划上市

在业内人士看来,蚂蚁集团更名上市背后,是其与金融监管博弈,以及上市估值的困局。

作为金融公司,蚂蚁集团颠覆了金融服务形式,推出各种创新产品,如支付宝让数亿人享受到无现金社会带来的便利;余额宝击败了所有货币市场基金;花呗改变了消费信贷格局。

巨大成功的背后,蚂蚁集团也逐渐成为“众矢之的”:

银行一边倒,称余额宝为“吸血鬼”。监管层则认为,规模过于庞大,存在较大的风险。双面夹击,活生生把余额宝的收益从最高时的6.73%,拉到目前的1.88%。

支付宝的无现金化业务也受到诸多限制,如银行卡快速转出额度,从开始的不限额变成100万,后来又降到10万,如今调整为当日单户1万。还面临着“断直联”、客户备付金的挑战。

处于消费信贷风口的花呗和借呗,暂时安全。据近蚂蚁集团人士披露,目前蚂蚁集团公司100亿的利润里,有45亿利润来自于这两项业务。

但有业内分析人士表示,根据阿里巴巴公布的财报及股份占比来计算,蚂蚁集团2019年的利润接近或达到200亿元。后续要实现高速增长比较困难。

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花呗ABS发行量约1063亿元,借呗ABS发行量约115亿,两者合计约1178亿元。虽然总体规模依然较大,但比2017年已经减少了六成。

由此可见,某种程度上,金融是蚂蚁集团前期盈利的重要来源。如今危机四伏,逐渐失去了持续涌动力量。

选择做一家“科技”企业,路途势必艰辛,但蚂蚁集团优势明显。

蚂蚁集团副总裁黄浩曾对外表示,蚂蚁集团拥有众多金融牌照,支持开放技术经历足够周期的检验,金融机构对技术的认可度更高。

据瞭望消金所知,为了进一步隔离金融风险,蚂蚁集团计划成立一家新的子公司,申请金融控股公司牌照,并将蚂蚁集团一分为二,真正做到“金融的归金融,科技的归科技”。

瞭望消金认为,这些种种迹象都表面,蚂蚁集团已经做好了上市的最终准备。

至于是H股,还是A股,亦或是A+H同上,就等着时间揭秘吧!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蚂蚁集团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