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局:鼓励利用资本市场融资上市等打造形成一批核心能力强的新型广电企业

鼓励实施高层次人才工资分配激励、科研成果转化奖励。坚持业绩导向,向一线岗位倾斜,拉开二次分配差距。

编者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广播电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的通知。通知提出,力争用1至2年时间,新型传播平台和全媒体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主流舆论引导能力、精品内容生产和传播能力、信息和服务聚合能力、先进技术引领能力、创新创造活力大幅提升。用2至3年时间,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取得实质突破。

通知强调,要推动全媒体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事和分配制度。健全成就、机会、报酬三位一体的激励机制。鼓励实施高层次人才工资分配激励、科研成果转化奖励。坚持业绩导向,向一线岗位倾斜,拉开二次分配差距。支持广播电视企业实行股权、期权、分红等中长期激励,激发内生活力。

以下为全文:

关于加快推进广播电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

推动全媒体时代媒体深度融合,事关广播电视高质量创新性发展,事关壮大主流舆论,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各级广播电视机构积极落实,媒体融合取得重要进展。为加快推进广播电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坚持深化改革、激发活力,坚持深度融合、整体转型,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坚持移动优先、一体发展,坚持多屏互动、矩阵传播,坚持平台与网络并用、内容与服务并重,加快推进广播电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广播电视主流媒体,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力争用1至2年时间,新型传播平台和全媒体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主流舆论引导能力、精品内容生产和传播能力、信息和服务聚合能力、先进技术引领能力、创新创造活力大幅提升。用2至3年时间,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取得实质突破。着眼长远,广播电视行业逐步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

二、打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1.优化资源配置。按照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的要求,以互联网思维优化媒体资源配置,加快把分散的、优质的资源要素向互联网主阵地聚合、向移动端倾斜。加快推进频率频道和节目栏目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决解决同质化过剩供给问题,强化需求导向、服务实效。精办频率频道、优化节目栏目、整合平台账号,对定位不准、影响力小、用户数少的坚决关停并转。打通各个领域、统筹各种资源、形成建设新型主流媒体的整体合力。

2.大力建设新型传播平台。积极支持广电机构发挥整体优势和视听特长,运用市场机制加快打造技术先进、特色突出、用户众多、自主可控的新型传播平台,引入多方资源,加强多方合作,面向各类终端,形成强大聚合力引领力。大力增强平台信息服务聚合与精准分发能力,提供专业性、针对性、亲民性强的媒体服务,拓展广电+政用、民用、商用服务,提高平台价值和用户活跃度。

3.完善全媒体传播格局。推进各级广电媒体协同联动,整合网上网下资源渠道,一体运营网上网下业务,集中力量做优主平台、拓展主渠道、做强主账号,建立健全资源集约、协同高效、方式创新、内宣外宣联动的全媒体传播矩阵,占据全媒体传播主流地位。中央级广电媒体围绕自身定位,加快打造新型主流媒体“旗舰”,形成引领效应和示范效应。省级广电媒体立足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资源整合步伐,推进品牌化和规模化运营,打造区域性传播平台。市级广电媒体因地制宜,加强上下联动和横向合作,加快自身融合发展步伐。发挥广电媒体的特色和优势,积极参与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以有条件、有实力的广电媒体为龙头,推进多种形式的集群化发展,建设形态多样、手段先进、优势突出、竞争力强的新型主流媒体“航母”。

4.协同推进融媒体中心建设。加快省级和地市级广电融媒体建设,建立长效运营机制,健全与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协同发展机制。充分发挥广播电视行业优势,加强广电播出机构与传输网络的深度协作,落实标准规范,做省级技术平台和地市、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主力军、排头兵,提高省级、地市级广电机构对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人才培养、技术支撑、内容供给能力。探索“一云多厨房”,构建统分结合、互为支撑、纵横联通、协同发展、充满活力的业务体系。鼓励地市广电机构和县级融媒体中心精耕本地内容,强化本地服务和社交互动,建成本地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和社区信息枢纽,做强做实基层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新平台、新载体、新阵地。

5.塑造全媒体知名品牌。保持战略定力和发展自信,完善自有平台功能,一体推进优质内容、优质平台和优质全媒体品牌建设,大力发展新业态新应用。完善品牌管理体系,深度挖掘传统媒体品牌价值,全面加强新媒体领域品牌创建,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构建涵盖内容和服务、技术和平台等的全业务链品牌矩阵,增强在主阵地和新兴传播阵地的综合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品牌辐射力、社会影响力。

三、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需要

6.贴近群众服务群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充分发挥广电媒体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强化媒体与用户的连接,建构群众离不开的平台和渠道。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生产和传播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内容,提倡求实求新,高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大力推行“开门办台”,用好客户端、用户社群、网络问政等联系群众平台,加强深度互动,吸引用户参与新闻信息等内容生产传播,提供线索素材、分享交流评论。加强舆情收集分析研判,更好服务党政部门。充分尊重和发挥基层干部群众拓展媒体融合实践的积极性创造性。

7.持续提高服务能力水平。完善应急广播体系,全面推进“智慧广电+公共服务”,提升惠民工程实效。加快广播电视服务升级,健全全媒体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公共服务网络,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多更好链接融合各类资源,统筹线上线下、公共服务与市场运营,全场景提供高质量综合服务,协调发展空中课堂、智慧城市、电视会议、远程医疗、物联网等消费性服务和生产性服务,主动对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智慧城市建设、乡村振兴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等,加快成为服务经济社会治理和发展的“枢纽”平台,在拓展服务供给中育新机开新局。支持立足优势,提供政务新媒体等平台账号托管运营、内容审核、舆情应对和媒介素养培训等专业化服务。

8.全面提升用户体验。坚持为民、惠民、便民,顺应万物互联、万物皆屏、万物皆媒趋势,创造更好体验。推动固移融合、台网协同,加快新型广电智能终端和应用的研发推广部署,优化互动体验,发展大屏连小屏、小屏回大屏、多屏连用户等新模式,加快推动高质量视听和综合服务终端通、人人通、时时通,推动服务的智慧化、便捷化、个性化,满足用户跨屏、跨域、跨网、跨终端无缝衔接服务的需求。

四、全面加强内容建设与供给

9.提高精品内容的持续供给能力。深入实施舆论引导能力提升工程和新时代精品工程,从创作生产的源头发力,做精做强做专全媒体内容,不断创新新闻宣传和文艺宣传。强化主题主线宣传,多层次、多角度、多方式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党的声音传得更开更广更深入。准确及时发布融媒体新闻信息,为其他媒体转载提供新闻信息源,牢牢掌握网络舆论场主动主导权。加强现实题材创作生产,运用新方法讲好故事,提高亲和力表现力感染力,推出更多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扛鼎之作。提高定制化、个性化、精准化供给能力,提升内容传播效果。深耕专业化、垂直化、场景化内容服务,推动视听科创与文创应用,提高精品内容成果转化率、社会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10.加大高新视听内容供给。加快建设全媒体内容供给体系,统筹考虑音频节目、短视频、竖屏节目等形式,针对不同场景和需求提供丰富多彩的内容。强化艺术与技术深度融合,加大移动端内容产品制播力度,加强超高清视频、沉浸式视频、互动视频、VR/AR/MR视频等高新视听内容供给,提供全息化、沉浸式、交互式视听体验。用新理念新技术支持云端化、智能化、专业化、社会化生产,提高内容质量和供给效率。

11.充分开发利用版权。加强对品牌、版权和数据等无形资产的合理开发、规范使用,防范侵权盗用。保护原创积极性,保护开发内容创意、工作室团队、播音员主持人等核心资源。加强媒体资产智能化、规范化开发利用,统筹建设高效信息发布和交易平台,综合利用区块链等先进保护技术,创新完善收益分享制度。

五、强化先进技术创新引领

12.加快升级传播体系。深入实施智慧广电战略,打造智慧广电媒体,发展智慧广电网络,一体化推动广电5G网络建设和全国一网整合。围绕高新视听、多终端融合传播等典型场景,推出一批应用示范标杆项目,加快广电新基建和5G应用,打造广电5G应用平台,建设智慧广电数据中心,推进相关工程建设标准化。加快有线、地面无线、卫星等相互融通、智能协同,构建高速、泛在、智慧的新型传输覆盖体系,形成广播通信协同、大塔小塔联动、有线无线融合、大中小屏互动的全媒体传播格局和用户服务体系。智能配置“云、网、边、端、业”要素,提升综合业务承载能力。

13.加快大数据创新应用。构建数字经济环境下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新业务模式,加快用户服务、政务服务、社会服务等大数据汇聚应用,构建互联互通互用的大数据系统,做好各类数据保护,丰富开源工具和数据服务,推动内容生产、服务、流程和运营的转型升级,增强传播平台一站式服务和灵活应对新业务场景能力。建立行业大数据基础信息平台,打通广播电视和互联网传播之间、视听节目制作传播各环节之间的信息孤岛,加快行业信息服务的网络化、数据化、智能化。

14.提升核心技术能力。大力实施“广播电视迭代行动计划”,坚持需求牵引、适合管用、安全可靠原则,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成果,多技术集成创新,加强关键技术自主创新和专业团队培养,注重关键技术标准、专利转化,构建新技术生态。引导多元主体参与智慧广电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产学研用深度结合、全产业链协同推进,鼓励技术工具和平台能力共享,深化与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企业、行业组织等协同创新,补齐短板,加强成果转化和优势输出,为高质量创新性发展提供持续动能。

15.保持对新技术的战略主动。高度关注新技术发展,深入研究颠覆性技术可能带来的技术变革,主动跟进、兴利除弊、为我所用,防范新技术应用引发风险,确保技术和内容安全。将技术应用与行业需求有机结合、业务研发与产品开发有机结合,运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培育更高技术格式、更新应用场景、更美视听体验的高新视听新业态,拉动相关设备生产及消费。加强5G、4K/8K、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在全流程各环节的综合应用,抢占全媒体时代战略高地。

六、加快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16.优化媒体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以全媒体思维重塑广电媒体组织架构,以全媒体产品和服务为核心,以互联网为主阵地,优化生产传播各环节,整合采编制作力量,构建集约高效的新型采编制作播发流程,建立全媒体指挥调度体系。健全全媒体绩效考核,移动端首发、优发相关指标权重总和一般应高于50%。用好项目制、工作室、产品事业部等各种内容生产组织和运营方式,实行灵活运行机制,赋予必要的人财物使用支配等自主权,打造自有优质网生内容、网红队伍和社交圈,形成个性化品牌集群,具备条件的可以全资或控股形式公司化运营。

17.用好市场机制。增强市场竞争意识和能力,鼓励通过合资合作、兼并重组、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上市等打造形成一批拥有知名品牌、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的新型广电企业。创新完善多渠道投融资机制,支持广电机构控股或参股互联网企业、科技企业,推动媒体融合项目技术研发、市场开拓与金融资本、社会资源有效对接。支持符合条件的广电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稳妥开展跨所有制并购重组。开展“媒体+”多元业务,构建“广电+”生态体系,实现事业产业有机统一、良性互动,增强自我造血机能,推动可持续发展。

18.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积极对接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在宣传、技术、产业、对外合作交流上整合资源、协同发展,服务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强化制度保障,支持结合区域优势特点,推进节目联合制播、服务便利互通、产业联动发展,共建共享新平台、新品牌、新业态。鼓励建立区域协作体,有序推进跨地区、跨层级、跨行业、跨媒体资源整合,逐步建成几家区域级乃至全国性、骨干型新型主流媒体集团,充分发挥规模效应,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实力。

七、推动全媒体人才队伍建设

19.创新人事和分配制度。健全成就、机会、报酬三位一体的激励机制。支持建立首席制、领衔制等岗位聘用制度,拓宽各类人才发展通道。落实中央有关事业单位改革政策,支持广播电视企事业单位建立符合政策精神和行业特点的薪酬分配制度和人才管理制度。支持建立全员岗位聘用制度,实行定岗定责、同工同酬、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强化轮岗交流、双向选择机制,优化队伍结构。实行分类绩效考核,与评先选优、职称晋级等挂钩,多劳多得、优劳多得、奖优罚劣、奖勤罚懒。鼓励实施高层次人才工资分配激励、科研成果转化奖励。坚持业绩导向,向一线岗位倾斜,拉开二次分配差距。支持广播电视企业实行股权、期权、分红等中长期激励,激发内生活力。

20.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落实人才激励政策,坚持德才兼备、唯才是用,拓宽选人用人渠道,打破身份等限制,建立健全全媒体人才职称制度体系,畅通广电企事业单位人才流动。为高端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引进提供特殊支持、开辟绿色通道,对特殊人才给予特殊待遇。支持以有效形式吸引外部人才加入各类广电工作室。采取对口支援省市“传帮带”、合法兼职创业等积极措施,加快改善艰苦边远地区、基层一线专业人才匮乏状况。

21.健全人才培养体系。深化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教育实践工作及全媒体采编制作能力的培训,提高政治能力和专业本领。全面加强培训供给,加大培训投入预算,强化系统性技能培训,匹配不同岗位需求、支持员工转型和技能提升。综合运用线上线下培训、实操演练、比赛选拔等方式,分层分类、按需定制,提高培训效能。深入实施行业“领军人才工程”和“青年创新人才工程”,建好用好专家库,发挥高端人才引领作用,提供干事创业平台,大力培养青年业务骨干、复合型人才。鼓励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外部机构规范建立联合培养机制,壮大行业人力资源储备。

八、大力推进管理创新

22.建立健全一体化管理体系。坚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实行一个标准、一体管理,落实导向管理全覆盖要求,强化主管主办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压实传播平台对内容管理、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推动建立行业从业主体信用激励和惩戒管理机制。引导行业组织在服务媒体融合、规范行业秩序、开展行业自律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优化完善资质管理。推进广播电视媒体融合智慧监管体系建设,加强监管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坚持法治与技术手段并重,提升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营造统一、公平、有序的良性竞合环境。

23.突出改革实效。鼓励广播电视媒体融合改革创新,支持先行先试、应用示范,推动部际合作、部省共建融合发展项目,建好用好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创新中心、各类实验室、各类支撑服务平台、产业基地(园区)。放大广播电视媒体融合优秀案例和产业重点项目的示范引导效用和带动作用,发挥创新中心、实验室的孵化效应和产业基地(园区)的集聚效应、规模效应,推动产业聚合发展和全产业链发展,支持融媒体产品服务走出去。编制广电媒体融合发展指数,支撑行业管理和服务。

24.加强媒体融合考评。把推进深度融合发展成效纳入广电机构领导班子和个人考核体系,与年终考核、双先评选、领军人才评选等挂钩。推动建立健全改革创新容错纠错机制,给予新媒体业务和融合平台必要的培育周期,保护推动深度融合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担当作为。充分利用节目收视综合评价大数据系统、广电视听融合传播基础信息平台,科学评价视听内容融合传播效果。

九、加强组织保障和政策支持

25.强化党的领导。各级广电部门机构党委(党组)要将推进广播电视媒体深度融合作为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重要内容,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负总责,加强研究部署、统筹规划、政策制定和工作落实,压紧压实责任。主动争取当地党委宣传部门的指导和政策支持,把好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的方向导向。

26.用足用好财税金融政策。强化财政资金引导带动作用,创新现有资金渠道对广电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支持方式,争取各级财政资金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业务的扶持,专款专用,提高配置效率、使用效益。推动财税优惠政策落到实处,为巩固宣传舆论阵地、提升媒体融合效果提供保障。加强要素市场化配置,增加有效金融服务供给,更好发挥各类基金作用,增强发展动能。

27.强化督察指导。将党的领导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加强媒体融合发展的督察指导。把媒体融合发展作为“一把手”工程,班子成员全员参与、协同配合。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分类指导、强化落实,坚持台账式督察,指导监督与正向激励结合,增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效。

28.加强组织保障。各地积极创造条件,加强辖区内配套政策和具体举措的出台落实,及时向党委政府汇报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工作情况,积极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发展规划。加强同各部门沟通协调,配套完善联络会商机制,积极争取政策、资金、人才、数据等支持,完善政策法规,优化审批服务,加强扶持引导,面向发展需求不断加强和改善政策供给。

(来源: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官网)

相关阅读
广电总局:去年10月以来清理违规账号38.39万个,违规短视频节目102.40万条
新华报业集团去年利润同比增长76%,每年拿出千万提高员工收入
海南广播电视总台总编辑、党委副书记尹婕妤逝世,享年51岁
《2015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报告》:全国报业集团中17家营业利润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