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纷交出年度亮眼答卷,民办教育股迎来“资本春天”?

目前可以预见的是,在政策的推动下,高职教育将会是未来带动民办高等教育企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浪潮的方向。

投稿来源:港股研究社

近期,港股不少民办高教股颇受投资者喜爱。

中教控股、中汇集团股价在十一月中旬连续多日上涨,拿中教控股来说,11月份单月涨幅便超过20%。

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港股高教股的股价一直处在较为低迷的状态,估值长期徘徊在低位。但从今年开始,市场对于高教股的情绪似乎开始向好,股价均受到一些提振。是什么给予了投资者看好高教股的信心?高教股是否会迎来资本春天?

推动高教股上涨的幕后推手是什么?

纵观整个民办教育行业,此前因受制于《民办教育促进法》在政策上的不完善,让民办教育行业一直处在被限制发展状态。

但近期,这一阻碍被打破。在针对政协所提出的《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提案》中"公平对待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民办学校"的建议,教育部明确表态:"鼓励支持民办教育发展"。

随着相关政策的落地与方向的明确,无疑为整个民办教育行业未来的发展注入了充足的燃料。尤其是市场对于民办教育行业的信心得到了恢复,市场的看好情绪高涨,从而推动了股价的快速上涨。

而整体业绩的向好,也为投资者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近期,港股民办教育股中有多家企业发布了截至2020年8月31日止年度业绩。综合当前已发布财报的7家高等教育企业财报数据中来看,其中有六家的净利润均录得正增长,像新高教集团,增速更是达到124.3%。而录得负增长的中国春来,经调整后的纯利润同比增长率,实际上也有8.6%。这样来看,除了立德教育出现了业绩负增长以外,其余的5家民办高教企业均实现了业绩正增长。

此外,巨大的市场需求成为了其业绩增长的原动力,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居民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迅速增长。

根据教育部所发布的2019年教育统计公报中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全国普通本专科招生914.90万人,比去年同期同比增长了15.67%。相较之下,2019年新增普通高等院校25所,同比仅增长0.94%。

问题在于,公办高等教育院校资源无法满足庞大的生源需求。2019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突破四万亿元水平,占据全年GDP的4.04%。但在其中,有约53%的经费用于义务教育。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因此大部分经费被义务教育所占据,而在高等教育的相关支出资金紧张。

对于高等教育的巨大需求与教育财政的紧张之间形成了冲突,因此公办高等教育资源与需求之间的缺口,就成为了民办高等教育的机会所在。

在市场需求与政策红利的共同推动下,港股民办高教教育股受投资者看好的逻辑似乎并不难理解。

增长背后,风险凸现

快速增长的同时,风险也随之不断放大。

受制于民办高等教育自身盈利模式的制约,民办教育企业对于生源的依赖过于严重。虽然得益于扩招红利所带来的庞大生源,但同时也暴露出了其盈利模式的缺陷。

某种意义上来说,扩大招生与学费涨价共同构成了民办高等教育的营收增长核心。因此,对生源的吸引能力与学费增长空间决定了高等教育企业的天花板。

将招生人数和净利润对比可以发现一个较为明显的现象。在港股五大高教股中,净利润最高的中教控股在学生人数上也处在领先位置。而处在靠后位置的中国春来与华立大学,净利润也同样落后。

民办高等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所拥有的教育资源以及师资力量。民办高校能够保持着高速的发展,主要由于我国高等教育需求及供给不平衡,需求庞大但供给不足,这就留给了民办高校庞大的发展空间。

但随着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这一需求逐渐发展上升到了对于高质量教育资源的需求。这点在独立学院与民办高校的竞争中有着非常明显的显现,独立学院依托公办高校挂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享受到公办高校的知名度与认可度,而民办高校则需要重新打造自身品牌。

虽然民办高等教育在教学质量上不一定落后于独立学院,但由于社会认可度较低,因此民众对于其认知较差,甚至仍有一部分民众认为"民办高校是次等甚至低质教育"。民众认可度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办高等教育的扩张。

此外,民办高校的就业率相对公办高校较难形成较强的竞争力。当前社会存在"重名校、重学历、重文凭"的现象,这不仅仅对公办高校形成了较大的就业压力,对于竞争力更差民办高校,则更加明显。就业能力较低将会直接影响到民众对于民办高校的认可度,并影响到民办高校的生源。

按照国内民办高校的发展模式来看,生源的减少无疑是最为致命的。生源的减少将使得学费收入下降,并影响到民办院校的资金链条。而在这一状况下,为了缓解这一状况,民办高校势必会扩大招生,缓解资金压力,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最终这一影响将扩大到整个民办高校市场,拖累整个行业的发展。

在这一状况下,整个行业"马太效应"愈发明显。处在头部的高等教育企业在师资力量上愈发强大,能够吸引更多的生源入学,形成良好循环;而处在落后地位的高等教育企业,则会因为教学资源的缺失,生源不断流失,而不断衰落。

竞争加剧,高教股未来走向如何?

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注定了整个行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将面临更为激烈的发展竞争。

对民办高等教育企业来说,最需要重视的竞争对手就是公办高校。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依靠着公办高等教育的空隙之中发展起来的。

随着近几年来国家在高等教育上的不断改革,对于公办高校的自主权不断放宽,其正在不断填充此前遗留的空隙,不断压缩民办高校的发展空间。在这一状况下,确定自身定位,从而与公办高校划清办学界线,将是最主要的方向。

在当前国内高等教育环境下,民办高校想要与公办高校进行竞争并不太现实,从教学实力、师资资源,到社会认可度上,民办高校都处在劣势地位。因此民办高校的定位应该是补充公办高校在高等教育中所不能满足的低水平人才培养,充当公办高等教育的补充与辅助位置。

不仅如此,近几年来,职业教育的热度不断提高,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极其缺失,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将会是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而公办高等教育在职业教育领域上有着较大的缺口,这就给了民办高等教育巨大的机会。

按照当前我国社会的发展状况来看,未来对于高素质职业劳动者需求巨大,而公办高等教育无法满足这一巨大需求,因此民办高等教育定位高等职业教育将会有着较好的发展空间。而从高教企业的动作来看,高职教育将会是其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民办高等教育企业要想从国内竞争激烈的高等教育行业中活下去,就需要为自身打造一条清晰的定位,才能够实现打破无法与公办高校形成优势竞争的格局。

但目前可以预见的是,在政策的推动下,高职教育将会是未来带动民办高等教育企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浪潮的方向。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相关阅读
民办高校的2021:避风、分化、进入新阶段
成人教育公司Emeritus获6.5亿美元E轮融资,将与大学开发新课程
启德教育发布2021法国留学报告:高等商学院中国学生增幅较高
民办高校盘点:“富二代们”平均酬金超17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