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来源:酒讯
定位于“夜间星巴克”的线下小酒馆连锁品牌“海伦司”近日宣布完成3300万美元首次融资,并在2020年新开100多家门店。
与此同时,“正版”星巴克的首家酒吧也在上海亮相。一时间,酒馆业态成了后疫情时代下的掘金新宠,“酒+”消费场景也被玩出多种花样。然而,业内人士认为,对于小酒馆这样一个仍属“低频消费”的业态,对社交属性的精准把握或许才是根本出路。
融资到位,海伦司又将如何续写“野蛮生长”的传奇呢?
疫情逆势开店
据悉,海伦司此轮融资由新消费基金黑蚁资本领投,投资银行中金公司跟投。公开资料显示,海伦司小酒馆是一家全直营连锁品牌,定位为“夜间星巴克”,打造平台化的年轻人线下社交休闲空间。截至2020年底,“海伦司”门店总数达到了351家。
根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统计,2020年全年餐饮收入39527亿元,同比下降16.6%。诸如热辣壹号、雕爷牛腩等曾经的“网红店”也传出关门停业的消息。但在疫情的裹挟下,海伦司2020年新开100多家门店,且未来还将以全直营方式运营,并继续快速拓店。
逆势成长令人咋舌的同时,也让外界好奇,它是如何做到如此这般地步的。
据公开资料显示,2009年,海伦司创始人徐炳忠带着从老挝开小酒馆赚来的第一桶金,在五道口开了第一家海伦司小酒馆。彼时,海伦司的主要消费者为外国留学生。从第一家店到351家店,海伦司用十年经营换来了3300万美元的认可,而此轮融资是其在非公开市场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融资。
酒讯针对此次融资、开店速度等问题致电海伦司,截至发稿时未得到回复。
目前,海伦司门店已覆盖全国近80个城市。因其定位于20-35岁的年轻人,门店多集中于都市年轻人的热门生活圈周边。以北京为例,其四家门店分别位于北京“夜生活”地标之一的三里屯,以及魏公村、良乡、芍药居等高校聚集的区域。
酒讯走访海伦司门店发现,店内“斗酒”和精酿产品较受欢迎,而大部分瓶装啤酒定价在10元/瓶以内。有大学生顾客表示,“虽然品种不多,但价格便宜、优惠活动多,又在学校附近,聚会会考虑来消费。”
2020年,线下餐饮娱乐业受到疫情影响经历了惨痛的萧条期,而定位于年轻消费群体的线下酒馆连锁品牌海伦司,在高校延迟开学、年轻白领“在家办公”的大环境下完成“野蛮生长”背后是行业新的蓝海,还是烧钱大战的开端,现在还不得而知。
小酒馆模式成新宠
“走到玉林路的尽头,坐在小酒馆的门口。”正如《成都》中所唱的,人们印象中的酒馆是不缺故事的,而其本质就是为社交和情绪消费服务的产物,在商业模式上与咖啡馆相似。值得注意的是,在“夜间星巴克”海伦司加速开店的同时,“正版星巴克”也在试水跨界酒类产品。
事实上,餐饮品牌的跨界动向在疫情前就已开始。2018到2019年,星巴克在北京开设两家酒坊,国内首家星巴克酒吧于2020年4月在上海开业;奈雪的茶的都市女性奈雪酒屋Bla Bla bar、喜茶热麦店的“二锅头”调制酒饮、鼎泰丰的“包子+酒”套餐、凑凑“火锅+小酒馆”新业态店……“酒+”消费场景的尝试层出不穷
业内人士称,在IP品牌光环的加持下,餐饮品牌涉足酒馆业态可达到拓展经营品类、延长经营时段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能提升用户黏性,对已有的年轻消费群进行进一步收割。
《2020年轻人酒水消费洞察报告》数据显示,90后人群中10%的人有每日饮酒的习惯,而在2020年上海夜间消费中,场景化酒类消费占比最高。由此可见,“喝一杯放松一下”不仅开始被更多年轻人视为一种生活方式,夜间酒类消费需求也更趋大众化、日常化。
社交属性定成败
“从消费场景角度上看,小酒馆将酒类饮用场景和购买场景结合在一起,满足了年轻消费者的情感交流需求。”北京上兵伐谋品牌机构首席顾问刘立清告诉酒讯,“价格竞争力和社交基因是小酒馆的突出优势,但要想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提升针对目标客群的品类契合度、做好定价利润模式设计,以及对门店环境氛围的打造,这几个方面都是不可或缺的。”
然而,若想让消费者“喝完这一杯,还有下一杯”,只做到以上几点仍不足以令小酒馆模式常青。以海伦司为例,其将自己定位于“夜间星巴克”,若用星巴克的场景式消费体验套用在前者身上,那海伦司便是一个“酒+”的体验场景。
但与星巴克等品牌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寻找增量,以“餐+酒”拓宽消费场景来提升消费者黏性不同,小酒馆模式无所“借势”,相对缺乏存量基础,与此同时还需面对运营成本高、客单价和翻台率低等问题,其发力点在哪里?
在夜间小酒馆场景消费中,社交目的是第一位。业内人士称,小酒馆的情感导向在于“慢”,在于社交和解压,这是它所具备的独特属性。也就是说,小酒馆目标客群的需求实际上是比较明确的。
年轻人去酒馆喝酒聊天和去咖啡馆、奶茶店所期待的场景氛围完全不同,若要将酒馆基因最大化地展示就需做好细节,酒馆迎合精准客群就必须足够“小”、足够“精”。刘立清建议称,“酒馆在产品的定位上需要拿捏好社交、休闲和餐饭的界限,切割一定要清晰,不能让消费者有本末倒置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