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电宝行业内卷化:竞争激烈价格暴涨,企业“收割”用户成出路

作为第一家冲击资本市场的共享充电宝企业,怪兽充电的招股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共享充电宝行业的发展现状。这门生意虽然可以赚钱,但收入方式单一、天花板低、一线城市“内卷”的局势越发明显。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投稿来源:时代周报

作为共享充电宝重度依赖者,周青(化名)直呼现在已经“用不起”。

“以前充一次电1元、2元,现在充一次电3元、6元,甚至更贵。”3月19日,周青向时代周报记者抱怨。有媒体统计,近年来,共享充电宝收费价格暴涨400%,由此待啦的争议也越来越大。

资本助推下的新兴产品与服务,都离不开先低价吸引用户抢占市场,后提高价格获得利润的套路,共享充电宝也不例外。对相关企业而言,成功上市,是检验上述模式是否成功的一大标志。

3月13日,共享充电宝的头部企业之一“怪兽充电”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招股书,拟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招股书显示,怪兽充电2020年营收达28.09亿元,同比增长38.9%;净利润为0.7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67亿元下降55.09%。可以看出,怪兽充电已实现盈利,不过较去年同期利润空间大幅缩水。

作为第一家冲击资本市场的共享充电宝企业,怪兽充电的招股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共享充电宝行业的发展现状。这门生意虽然可以赚钱,但收入方式单一、天花板低、一线城市“内卷”的局势越发明显。

“共享充电宝这个行业近几年‍营收规模的翻番,始终伴随着价格上涨,从目前情况看,‍只有继续涨价,才能实现总体营收增长。‍”3月18日,国内某头部共享充电宝企业内部人士林宇(化名)对时代周报记者直言,‍这个行业已很难有新故事可以讲,盈利场景不太可能有更多拓展。

涨价才是唯一出路?

“引发网友热议的共享充电宝涨价,并不是突发,而是逐步涨起来的。”3月17日,另一国内头部共享充电宝企业内部人士赵君(化名)告诉时代周报记者,2019年以来,共享充电宝企业就在逐步调整价格,只是因为2020年疫情,人们很少使用共享充电宝,所以当再次使用时,会明显感觉价格“飙升”。

时代周报记者发现,以怪兽充电为例,每家店铺的收费标准并不相同。例如,某连锁奶茶店内的充电设备收费为2.5元/30分钟,20元/24小时。另一家餐饮店的收费则变成2元/30分钟,20元/24小时。而以往1元/小时的收费时代,早已离去。

赵君向时代周报记者解释称,每家店铺的定价标准是企业和商家共同商议出的结果,并不是共享充电宝企业单方面行为。

即便如此,共享充电宝变得贵了,仍是绝大多数用户的共同感觉。

“充了2小时45分钟,花费12元。”3月19日,王女士对时代周报记者称,借充电宝时并没有考虑价格,每次都是归还时被租借费用吓一跳。本来觉得是几元就可以解决事,结果却花了十几元。

周青也表示,平时花5元以上是常态,自己还有两三次因为找不到归还的充电宝租赁柜,花费了99元。而且很多充电宝充电很慢,自己手机充电普遍在1小时以上。

一边被吐槽,一边还涨价,共享充电宝涨价的逻辑究竟是什么?这或许能从怪兽充电的招股书中窥探一二。

2020年,怪兽充电的充电宝租赁业务收入占到总收入的96.52%,剩余部分则来自其充电宝销售等业务。这意味着,怪兽充电营收来源十分单一。

在林宇看来,共享充电宝企业通过低价策略补贴市场,把市场做大后,就该考虑盈利问题。而该行业的一大难题就是盈利模式非常单一,所以涨价就成为增加利润最直接的路径。

涨价的效果十分明显。充电宝租金单价从1元涨到2元,甚至4元,对用户来说仍可以承受,而对企业来说则直接是营收翻倍。

林宇认为,现在共享充电宝企业正不断通过涨价试探用户接受度的天花板。如果到了涨价会带来用户大量流失时,企业可能会收手,如果涨价后用户依旧会买单,则涨价不会停止,这是一场和用户的心理博弈。

周青坦言,目前共享充电宝涨价的幅度并没有达到自己的心理上限,依旧会用。“在应急情况下,1小时几元的花费还是可以负担。不过,在充电的过程中会更加注意,可能充40%的电,就还掉了。”周青说。

处于市场弱势地位

除共享充电宝企业出于盈利需求而进行的主动涨价,运营成本的不断攀升,也在倒逼共享充电宝企业涨价。

“不要把共享充电宝行业想得太高级,这是一门本质上是‘小而美’,依赖地推的生意。”赵君表示,由于是线下生意,对商户的需求比较大,所以共享充电宝企业的话语权并没有那么大。

和商家相比,共享充电宝企业处于市场弱势地位。

3月18日,某商家负责人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我们家有美团和小电的共享充电宝,都是他们工作人员主动来谈的,答应给我们70%的分成。其实共享充电宝给我们带不来客流量,但耗电比较低,所以还是可以放的。”

对商家而言,共享充电宝绝不是赖以生存的获客渠道,而共享充电宝企业却必须依赖商家。为争夺优质商家资源,共享充电宝企业要付出更高的成本。

“现在分成至少得50%了,有的商家还要给入场费。”赵君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

招股书显示,2019年,怪兽充电的净利润率为8.2%,而2020年该数字变成了2.7%。

利润率的下滑与营销费大涨有很大关系。2020年,怪兽充电支付给商家的佣金费、入场费以及业务人员工资,总计高达21.21亿元,占据营业收入的75.5%。其中,支付给商家的入场费从2019年的1.06亿元增至2020年的3.8亿元,翻了2.6倍;支付给合作伙伴的佣金将近12亿元,同比增长45.5%。

“在别人地盘上生存,肯定话语权没有那么大。但我认为共享充电宝企业和商家会达到一个动态平衡,让商家离不开共享充电宝,当然这种状态很久才会到来。”赵君坦言。

最终还是资本游戏

这门“不高级”的生意,还是吸引了很多巨头入局。

目前怪兽充电共完成6轮融资,最近一轮D轮融资交易金额为2.34亿美元,由阿里巴巴、CMC资本、凯雷投资、高瓴资本和软银亚洲带来。

美团也下场分一杯羹。2020年5月,美团重启共享充电宝项目并大规模地推,原本“三电一兽”格局变成了“三电一兽”和美团。

“投资人之所以还认可这个行业,因为行业还有想象空间。”赵君表示,现在人们对手机的依赖度太高,即使充电技术在提高,但耗电的应用软件也层出不穷,用户的充电焦虑短时间内不会得到解决。

艾媒咨询发布的《2020年共享充电宝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交易规模达到79.1亿元,预计在2021年达到160.7亿元,而且行业整体处于成熟期的早期,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用更多资金,撬动更多POI(点位),占据更大市场规模是共享充电宝企业发展关键。”赵君表示,仍有很多不易发掘的POI值得被占据,比如公厕门口、高铁、高速公路等地点。

此次IPO,怪兽充电计划募资额为3亿美元。截至2020年末,怪兽充电拥有超过66.4万个POI和超过500万个移动电源。

在林宇看来,共享充电宝行业同样是资本巨头之间的游戏。怪兽充电的最大股东是阿里,如今美团来势汹汹。很明显,共享充电宝行业又会成为巨头们生态布局中的一环。

3月18日,一名仅与美团共享充电宝合作的商家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店铺用的很多系统也都是美团系的产品,感觉用美团共享充电宝会更方便。”

3月19日,怪兽充电与饿了么在上海宣布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功能体验、渠道运营、商户服务、会员体系等多维度展开深度合作。

怪兽公司透露,4月起,怪兽充电服务将登录饿了么APP。届时,用户不仅可通过饿了么租借怪兽充电宝,还能享受优惠价格、有机会获得惊喜福利。蓝骑士上门“收充电宝”、外卖小哥跑腿代还等服务也在此次合作计划之列。

在林宇看来,共享充电宝行业已经开始“内卷”,企业们会用更高的入场费、分成来占据市场,这样会影响盈利水平。

可以预见的是,共享充电宝企业可铺设的优质点位越来越少,点位大战最终会沦为资本大战。

在此背景下,共享充电宝企业也在不断探寻新盈利渠道,但目前成效有限。

“我还没有看到任何一家在除租赁业务方面,有其他很好的探索。譬如在共享充电宝上开发广告业务,企业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流程去切换广告,有的商家甚至拒绝在充电宝上投放广告,能接受的投放也只是自己家的菜品或者促销信息。太过于分散,无法聚合资源。”林宇坦言,当前,共享充电宝行业很难有新故事来讲了。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相关阅读
共享充电宝失宠了?
共享充电宝点越来越多,为何越来越难还了?
共享充电宝断电
怪兽充电股价缩水86%,小电被曝裁员:共享充电宝出路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