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铃汽车,八年“重卡梦”破灭

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文|子弹财经 许芸

编辑|蛋总

野心勃勃地进入重卡市场8年后,江铃汽车决定撤离。

5月25日,江铃汽车召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以公开挂牌方式出售全资子公司江铃重型汽车有限公司100%股权的议案》。

早在5月8日,相关议案已获江铃汽车董事会全票通过,董事会批准以不低于7.64亿元的价格出售全资子公司江铃重型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铃重汽”)100%的股权,出售方式通过山西省产权交易市场有限责任公司公开挂牌方式进行。

江铃汽车表示,挂牌出售江铃重汽100%的股权符合公司制定的“成为轻型商用车行业的领导者和福特高性价比产品的提供者”的战略愿景。

此时,距江铃汽车拿下江铃重汽股权仅仅过了8年,出售相关股权,也意味着江铃汽车将彻底退出重卡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从2020年重卡市场的销量情况来看,重卡市场仍处于增长状态,但江铃汽车为什么搞不定重卡市场?

1、破碎的重卡梦

江铃汽车以轻卡起家。1985年,江铃汽车的前身——江西汽车制造厂以技术引进、技贸结合的方式引进了日本五十铃的轻卡产品,并迅速风靡全国,江铃汽车也成为我国轻卡领域的代表性企业。

在轻卡领域取得一定成就后,雄心勃勃的江铃汽车将目光投向了重卡市场。

2012年,江铃汽车以2.7亿元的价格,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及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手里接过了太原长安重型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原重汽”)的全部股权。2013年1月,在完成相应的工商登记变更后,太原重汽更名为江铃重汽,成为江铃汽车的全资子公司,江铃汽车就此切入重卡市场。

回顾江铃汽车当年毅然进军重卡市场的举措,与其试图趁势拓展卡车的市场份额不无关系。“重卡和轻卡都属于卡车,江铃在轻卡领域做得不错,在国内高端轻卡市场数一数二。而重卡利润也高,平均售价在30万元左右,所以会吸引江铃去做重卡市场。”长期关注重卡市场的汽车自媒体「理性汽车人频道」创始人詹姆斯分析道。

微信图片_20210525232648.png

(图 / 卡车之家)

在重卡市场,江铃汽车野心勃勃,并不吝惜于在重卡市场的成本投入,还引入了福特的技术,包括福特的发动机、驾驶室和底盘等。

根据2013年的规划,福特和江铃双方对江铃重汽的投资累计将达34.15亿元,最终建成年产10万辆重型载货车、10万台发动机的大型重卡企业,达产后主营业务将超过200亿元。

“江铃没有重卡技术,它和福特全顺有其它方面的合作,所以江铃就引入了福特的重卡技术。”詹姆斯告诉「子弹财经」,“福特的全球总部在美国,但它在美国没有重卡车型。江铃实际引入的是福特南美分公司——巴西分公司的产品,叫福特Cargo。”

然而,在连番砸入重金后,江铃重汽的市场表现并不理想,成立后的几年时间里,重卡销量一直在低位徘徊,业绩亏损严重。

2016-2018年,江铃重卡的销量处于增长状态,分别为52辆、636辆、1516辆。不过,到2019年江铃重卡销量就已下滑至1080辆,在全国重卡销量117.43万辆中的市占率不足0.1%。2020年,全国重卡销量同比增长38%达到162.3万辆,但2020年1-9月江铃重卡的累计销量仅为1347辆。

2019年和2020年,江铃重汽分别净亏损3.02亿元和5.22亿元。2021年,江铃重汽仍然呈现亏损状态,1月净亏损为1213.73万元。截至2020年底,江铃重汽总资产为7.99亿元,总负债为12.69亿元,已处于资不抵债的状态。

微信图片_20210525232651.png

据江铃汽车披露,江铃重汽目前已暂停生产和销售,当前主要开支仅为员工薪酬和设备维护等费用。

2、江铃为什么搞不定重卡?

事实上,坊间早有传闻江铃汽车拟放弃重卡业务。

2020年8月,江铃重汽被按整车及发动机业务进行分立,分立为存续公司“江铃重汽”和派生新设公司“太原江铃动力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江铃动力”),坐实了剥离重卡业务的传闻。

2021年1月6日,江铃汽车宣布江铃动力60%股权被云内集团以3.6亿元的价格接手。几天后,江铃汽车宣布以自有资金对江铃重汽增资11.42亿元,将其注册资本增加至13.24亿元。不过,增资目的并不是为了发展江铃重汽,而是为了降低江铃重汽的资产负债率,便于江铃重汽进行业务重组。

截止2021年1月底,江铃重汽总资产为7.72亿元,总负债782.29万亿元。不低于7.64亿元的转让价与之对比,并没有多少溢价,可见江铃汽车剥离江铃重汽的迫切之心。

事实上,从2020年的重卡销量来看,重卡市场出现了难得的大爆发。2020年,中国重卡实现了162.3万辆的销售量,同比增长38%。

微信图片_20210525232654.png

对此,詹姆斯对「子弹财经」表示,“2020年国家推出了新基建,加上疫情影响导致大家对网购的需求增加,进而导致快递对挂车的需求量大增。”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半挂牵引车销量为83.5万辆,占整体重卡市场的比重超过一半,同比增长幅度达到47.8%。

另有观点认为,重卡市场已进入存量市场,并不看好其未来发展,认为江铃汽车剥离重卡业务是明智之举。对此,詹姆斯直言,重卡市场早在10年前就进入存量市场了,前些年基本是微增长状态,只不过去年出现了爆发。

不过,他认为重卡市场还未到顶,预计未来销量还会上涨,至少能到200万台的年销量。“我认为去年重卡销量增长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电商的发展,未来,电商的渗透率还会增加,还有很多场景可以在网上完成。”

那么,发展多年,投入巨资,还引入福特技术,甚至迎来了重卡大爆发年代,江铃汽车却为何始终搞不定重卡市场?

对此,詹姆斯对「子弹财经」直言,福特Cargo本身就没有什么竞争力。“在国内,不管是跟国产的中国重汽、一汽解放重卡、东风商用车还是大运、江淮等相比,没有性价比优势和明显的性能优势;跟进口的沃尔沃重卡、斯堪尼亚重卡、奔驰重卡相比,也没有什么性能优势。”

因此,从总体上看,没有产品特色及价格竞争力的江铃重卡,在市场上的处境非常尴尬。微信图片_20210525232657.png

“这跟是不是新品牌的关系也不大,也有新品牌一上市就一炮打响的。它主要还是产品上没有什么特色,价格上也没有什么惊喜。所以(江铃重汽)产品整个就埋没在了中国重卡市场,重卡用户买车的时候不会想到这个品牌。”他进一步表示。

由此来看,不管市场如何变化,要打动消费者的心,还是得靠产品说话。

3、接盘者谜题

八年过去,犹如黄粱一梦。如今,江铃汽车的“重卡梦”破碎,相关业务被剥离已是尘埃落定。至于江铃重汽的接盘方是谁?目前仍是个谜。

对此,外界有颇多猜测,认为接盘可能性最高的是沃尔沃集团(注:非吉利控股收购的沃尔沃汽车)。

这样的猜测不无依据。

公开信息显示,沃尔沃早已在中国谋求重卡项目的发展,先后与中国重汽、东风汽车集团等有过合作。随着国内商用车企业股比限制的放开,沃尔沃集团的竞争对手韩国现代、斯堪尼亚和戴姆勒等国际重卡巨头都在加速谋求以独资形式进入中国市场,势必会对其形成威胁。

此前,业内有消息称沃尔沃集团正考虑在山西太原新增一个重卡投资项目,谋求100%独资或绝对控股地位,方式即是收编在太原的江铃福特重卡项目。

2021年1月,业内传言沃尔沃集团已派人进驻江铃重汽,对所有在职员工进行系统化的评估,以评价相关员工是否适应未来沃尔沃集团重组江铃重汽之后的岗位需求,并评估所有生产线是否能满足未来的产能以及安全管理的需求。

5月14日,江铃汽车举办江西辖区上市公司2021年投资者集体接待日,「子弹财经」询问江铃汽车方面出售江铃重汽的进度以及如何回应外界关于“沃尔沃有意接手江铃重汽股权并已与公司接触过”的消息。

对此,江铃汽车证券事务代表全实回复称,公司已定于2021年5月25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批准以公开挂牌方式出售江铃重汽100%股权的议案。待股东大会批准上述议案后,公司将按有关法规要求及时披露后续进展情况。

从5月25日江铃汽车发布的相关公告来看,并没有关于出售进度和接盘方的更多消息。谁将接手江铃重汽,依然是个未知数。

微信图片_20210525232700.jpg

(图 / 卡车之家)

詹姆斯告诉「子弹财经」,关于沃尔沃集团拟收购江铃重汽的相关报道,基本“相当于‘官宣’”。

在他看来,沃尔沃集团在中国的卡车领域发展一直不太顺,不管是和中国重汽还是和东风汽车合作,更多充当的是一个技术支持的角色,而且东风汽车比较强势,在品牌上并不体现沃尔沃,合资品牌的销量和沃尔沃自身品牌落地情况其实都不算好,沃尔沃品牌在中国卖的卡车全都依靠进口。

“去年疫情期间,所有的全球市场重卡销量都在大跌,中国大陆本身已是全球第一的重卡市场,增长幅度还这么大,所以引起了所有重卡巨头的重点关注,比如斯堪尼亚动作比较快,几个月前就已在江苏设立了独资工厂,沃尔沃肯定要加快在中国的品牌落地速度。”他进一步表示。

那么,江铃汽车经营多年却没能发展起来的江铃重汽,如今的价值如何?

詹姆斯认为,江铃重汽所具备的全系列卡车生产资质、供应链体系、经营体系,都可以筛选加以利用,尤其是现成的资质最为难得。

4、结语

从野心勃勃切入重卡市场,到市场爆发期筹划剥离重卡业务。不过8年时间,江铃汽车即梦碎重卡市场。

在出售江铃重汽的公告中,江铃汽车表示,公司制定并贯彻“成为轻型商用车行业的领导者和福特高性价比产品的提供者”的战略愿景,此次挂牌出售江铃重汽100%的股权,符合本公司战略方向,是达成战略愿景的举措之一。

这也意味着,兜兜转转8年,江铃汽车重新聚焦自身擅长的轻卡赛道。

在中国轻卡领域,江铃汽车享有盛名,但在重卡领域,随着出售江铃重汽,江铃汽车恐怕难免沦为“跨界失败”的典型案例。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造车厂,江铃汽车在这场跨界探索中付出了不小的“试错成本”,也让外界再次读懂了一个道理——做好自己最擅长的事,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相关阅读
吉利营收再超千亿,利润下滑两成
增收不增利,市值蒸发1982亿,吉利汽车千亿营收背后有何隐忧?
江铃福特成立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进攻乘用车市场
福特中国管理模式调整,成立福特品牌乘用车、商用车事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