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汽车获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未来5年实现80万销量目标

7月15日,金华AI工厂首台整车(T03舒享版)下线,标志着零跑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成为真正具备智能汽车自研,智产,销售,服务一体化完整产业链的企业,同时,零跑汽车宣布开启2.0时代,零跑科技创始人、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朱江明公布了零跑汽车在未来五年的战略布局和战略目标。

建成“金华新能源汽车小镇”,零跑终获生产资质

零跑科技联合创始人、董事、总裁吴保军在发布会上表示:“7月13号第436批公告公示中C11车型生产资质将获得批准,我们已成为新势力中唯一具备全面自研制造的企业,已经取得了里程碑的成果,我们需要加速向前,全面迈向零跑2.0时代,推动高品质的工厂全面领先的先进技术,LIMES品牌战略和中长期的规划目标。”

蓝鲸汽车现场探访了零跑汽车打造的“金华新能源汽车小镇”,走进零跑汽车工厂,第一感受是“大”。据了解,零跑汽车金华基地厂区用地面积551亩,预留二期用地490亩。建设有三电车间及汽车核心部件四大工艺车间,可满足精益化生产要求,并兼顾出口市场所需的工艺能力,柔性生产线可实现部件共线生产。

第二个感受,零跑工厂是真正的AI智能化工厂,在数据分析系统与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基础上,具备了监控与决策能力,能够最大化减少或取代汽车制造中人员执行或决策的环节。金华工厂里包括工程设计、工艺检测、生产调度、故障诊断等大量工作,被AI科技所替代。

AI科技不但可以通过可见光、x射线或者激光信号感应和监测生产环境,还能够通过实时采集设备状态数据,建立设备的健康管理档案,让设备始终维持在最佳运行状态,并通过高纬度数据指标采集,不断优化生产指标,并在生产过程中持续检测、记录、评判、分析,并继续改进。

机器人、极其视觉、智能化输送无一不体现金华工厂的智能制造。据了解,零跑汽车金华基地是响应国家“2025战略”,按照智能制造标准理念规划和建设的全新AI工厂。

除了智能化外,零跑汽车的三电车间也可圈可点。三电车间规划有电池装配车间、电驱装配车间、电子装配车间,能够承担电池PACK、电机总成、控制器、摄像头、大灯等自研产品的生产。

总体而言,“金华新能源汽车小镇”是科技、智能的成果。

坚持核心技术全栈自研,未来三年超越特斯拉

发布会上,吴保军总结了零跑汽车过去一年以来的成就,“2020年疫情突如其来,面对疫情的影响,我们仍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2020年全年累计销售11391台,获得资本市场的亲睐,B轮融资达到了43亿元,超募13亿,全资收购了福建新福达,完美解决了生产资质的课题。”

与此同时,朱江明宣布零跑汽车正式开启2.0时代。他表示,零跑是唯一一家纯科技型的造车新势力,未来的五年还是会聚焦技术、产品和用户三个方面。

朱江明表示,零跑汽车最大的战略是核心技术的全域自研,造有灵魂的汽车,这是目前比较热的词。零跑从成立开始,策略就是所有的核心技术全部自研,包括电池包是从电芯开始做,模组、PACP、BMS都是自己完成的。在公司成立之时就成立了动力系统的团队,零跑的智能网联、智能驾驶全部车联网系统都是自己开发的。

2015年,零跑汽车就成立了智能驾驶的团队,包括凌芯01号也研发了芯片,研发了整个ADAS的算法。自动驾驶技术方面,零跑预计2024年实现全场景自动驾驶技术,三年内超过特斯拉;未来,零跑还会设计可进化的智能座舱,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智能座舱的不断升级。

三电方面,今年年底零跑将发布油冷电机,陆续推出直驱增程式油冷发动机,大功率碳化硅控制器,大模组电池技术,电池+车身一体化集成方案等。

在产品端,朱江明透露,零跑汽车在2025年底前,推出8款车型,覆盖35万以内的价格区间,实现80万的销量目标,并计划2022年进军海外市场。

官方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零跑订单突破2万台,截止到7月1日,零跑上半年共计获得订单21515台,位居造车新势力第四位;累计交付量为21744台,实现连续四个月上升。其中,零跑T03单车型6月上险量位居新势力单车型第三名。

采访环节,有记者质疑道,零跑汽车到2025年实现80万销量目标过于激进。朱江明表示:“这个目标在去年来看有些激进,因为受疫情的影响,包括从网约车向零售客户市场的变化,其实也带来了整个电动车或者新能源车市场本质性的变化。但是从今年来看应该说这个目标是非常容易实现的。首先T03单一车型在4月份上险量排新势力前三,按照这样的发展步伐,大概按照每个月500—1000辆的台阶往上走,希望上到7000台的台阶。如果C11顺利的话也会上到一个比较高的台阶,总体销量能突破10000台、12000台,我们有机会站在新势力前三名。”

相关阅读
2022百人会丨赛力斯周林:建议EVR不缴纳消费税、单独体现统计数据
2022百人会丨长安汽车朱华荣:2025年新能源销量目标105万辆,占比达到35%
2022百人会丨万钢:电池材料价格快速增长背离供需,产生非正常增长
新能源车企为何转战V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