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信贷社融略低于市场预期,业内称社融增速有望触底回升

业内人士认为,下一阶段,宏观政策要做好跨周期调节,金融将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加大对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科技金融、中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结构性支持,新增贷款规模有望有所加快,M2和社融增速将触底回升。

10月13日,央行公布了2021年前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和社会融资规模数据。9月份,新增贷款和社会融资规模数据低于市场预期。

数据显示,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34.28万亿元,同比增长8.3%,增速比上月末高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2.6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2.46万亿元,同比增长3.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5个和4.4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8.69万亿元,同比增长5.5%。前三季度净投放现金2552亿元。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从货币供应量看,9月份M2同比增长8.3%,较上月小幅回升0.1个百分点,本月信贷派生能力有所增强,同时财政支出有所增加,使M2小幅改善。M1增长3.7%,较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增速创下去年1月以来的新低,反映出企业经营活动有所减弱。

初步统计,2021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4.7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4.87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6.83万亿元,同比多增1,400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2531亿元,同比少增521亿元;委托贷款减少1142亿元,同比少减2048亿元。

信托贷款减少1.23万亿元,同比多减8133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2228亿元,同比多减7904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2.43万亿元,同比少1.66万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4.42万亿元,同比少2.32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8142亿元,同比多2043亿元。9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5675亿元,比2019年同期多3876亿元。

温彬指出,9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少增主要是由于表内贷款、表外融资、政府债券少增导致,既由于去年基数较高,也反映出有效需求偏弱。新增人民币贷款1.66万亿元,比上月多增4400亿元,总量虽有改善,但结构仍不够理想,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体现了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偏弱。

值得关注的是,在贷款方面,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89.46万亿元,同比增长11.9%,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2个和1.1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6.72万亿元,同比多增4624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6.35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63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72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0.48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04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8.33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8148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1619亿元。9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66万亿元,同比少增2327亿元。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认为,新增信贷放缓,同比少增主要受居民中长期贷款和企业中长期贷款收缩影响,但企业票据融资较去年同期明显增加。主要受几方面因素影响,一是房地产融资环境收紧,部分企业转向票据融资;同时,9月楼市降温,居民购房意愿下降拖累房地产销售,居民长期限贷款下降;二是受能源、工业原材料价格走高、全球物流供给瓶颈、天价运费等因素影响,部分企业转向观望。

温彬表示,整体上看,货币供应量和信用扩张处于筑底过程。近期,在疫情持续演变、原材料价格上涨、电力供给不足等影响下,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加,实体经济需求偏弱,经济增长压力加大。下一阶段,宏观政策要做好跨周期调节,金融将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加大对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科技金融、中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结构性支持,新增贷款规模有望有所加快,M2和社融增速将触底回升。

相关阅读
3月金融数据超预期,业内称宽信用效果显现,信贷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
6月金融数据表现强劲,分析人士预计下半年金融将对实体经济形成更大力度支持
3月居民部门短期贷款增长显著,业内提示需提防经营性贷款流入楼市引发新风险
央行公布2月金融数据,业内认为服务实体经济被放到更突出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