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都市中产男女都觉得爱情是神话

当成年人决定反叛青春。

文 | 零态LT 余甜子

编辑 | 胡展嘉

“一个女人这辈子没有小孩是不完整的”

“一个女人这辈子没有为自己活过是不完整的”

“一个女人这辈子没有挣到过一百万是不完整的” 

恰到好处的戏谑,平和沉稳的爱情观,精准到位的生活细节,《爱情神话》带给观众惬意与满足,观众也回馈它一路平稳上升的好口碑,2021年12月24日公映时豆瓣开分8.1,一周后,不降反升到了8.3分,成绩已早早被封进年度十佳。

这看上去是有关一个男人和三个女人的故事,没有事业心的上海“老克勤”老白(徐峥饰)追求离异后带着女儿的独立女性李小姐(马伊琍饰),碰巧遇上“有钱有闲,老公失踪”敢爱敢恨的格洛瑞亚(倪虹洁饰),同时又夹进了前妻蓓蓓(吴越饰)的“余情未了”,四方角力,演出一部新鲜别致的爱情喜剧。 

在主线之外,也穿插了老白和老乌(周野芒饰)的友情,并且在老乌的爱情故事里点出了“爱情神话”主题——老乌说自己年轻时,曾经跟明星索菲亚·罗兰有着亦真亦幻的露水情缘,在得知索菲亚·罗兰死讯之后,老乌也突然死去。

然而,这并不足以回答《爱情神话》为什么同时带给观众和影评人以惊喜。在扎实地呈现烟火气和人间味之外,到底是什么打动了观众?又是什么让人感觉“一男三女”的中年爱情“又新又真”? 

也许导演在悄然之中,借着生活和爱情的名义,完成了一场必须要去完成的对青春的批判,于是我们每一个“深受青春之苦”的成年人,都能在这种反叛而不是背叛中,获得一份足以宽慰人的谅解,而我们将这份谅解,命名为真实,或者说,成熟。

以中年爱情之名

参加点映观影结束,观众席有人问导演,老乌的爱情故事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许是第一部作品的缘故,导演邵艺辉的回答虽暗藏锋芒却也一五一十,她说演员周野芒(老乌扮演者)特别优秀,一演完她都觉得那故事是真的了。不过她本人倒是倾向于怀疑,就像一个故事讲完,格洛瑞亚和蓓蓓信了,李小姐就没信。

老乌的爱情故事很接近青春范式:一见钟情的奇遇,死生相随的浪漫,后面带着浓浓的荷尔蒙气味。当然荷尔蒙是很好的,不过好是好,却不能伪装成纯情。我们在失望中学会去检视曾经的“希望”是否先天就是正确的,于是可以去选择丢掉哪些幻想,又坚持哪些斗争。

所以《爱情神话》将中年人的爱情建立在“相知相怜”这个核上,这必然会击中成年人的心脏。一夜性欲的满足之后,李小姐落荒而逃,然而几句心有戚戚焉的“打油诗”,却能把她拉近一步。 

光鲜亮丽的生活背后,那些早年情爱给生活留下的慌张、几番为理想挣扎后的失落景况、中年生活必然要面对的鸡毛蒜皮都一一被老白给接住后,李小姐才站在逼仄的老房子窗前陷入沉默,这个男人才算开始走进她的心。 

就像大一些再看《红楼梦》里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恰恰是有着极其坚实的日常相处作为基础,有好几年“无用”的时光可以用来加深对彼此的了解,再凭着天性上的接近相互怜惜。人们津津乐道贾宝玉当着湘云的面声明“林妹妹就不是这样”,也乐于谈论“你不知道我暗地里为你生了多少病”这句话暗藏的荷尔蒙,却往往忽视二人好几年兄妹相称之下情感的点滴积累。那些日常的细节照旧是动人的,大雪天冷,宝黛二人辞行薛姨妈回家,宝玉喝了点酒,抱怨小丫鬟不懂得打理挡雪的斗篷,这时候黛玉走近前来,耐心给他整理好了斗笠斗篷,这平常动作里蕴含的爱怜与情意,怕也是很动人的吧。

 除了通过重新阐释“什么建立了爱情”来批判青春外,导演还引入了另外一个利器,即物质现实。

“梦是好的;否则,钱是最要紧的。”

“钱是最要紧的”似乎已经成为一种过了时的共识,然而其实你仔细听听,还是能听到,它依旧作为一种呼声时时被喊出来,也就是说,还是有不少当事人被困在困局里,毕竟,“真爱至上”这顶让人欲罢不能的帽子现在巍巍然还是戴在女性头上的。 

所以当老白鲁莽地要解决母女俩的居住问题,李小姐清醒地拒绝时,观众里会有人叫好;但是,当李小姐站在阳台上,说自己已经不相信老白给她画像所代表的的那种浪漫,还是会有人隐隐然觉得,“这个女人是不可爱的”“这个不相信爱情的女人缺了点什么”。

两个经济上势均力敌的人相处久了,就可以变成一种平等的对峙。在这种平等的对峙里,社会所加的偏见可以一点点松绑。于是女人不必非要是“爱情至上”,男人也不必“事业第一”,谁都可以为爱情冲动,也都可以因为理智刹车,性别不再成为门槛,相互做傀儡也就不会产生,建立在平等之上,爱情的胜利才会真正让人舒坦地欣慰。

从这个角度讲,导演还是挺理想主义的。用一种属于成年人的理想主义,来完成对青春的反叛。 

允许一切都发生 

戏里面的人都活得挺潇洒,或者说,“拎得清”,不悲戚。 

不过也许,羡慕着他们潇洒的我们,在真实生活中也大都能做到这种潇洒,那些在其他影视剧里常看见的悲戚,更像是深夜情绪泛滥的自己,到了第二天,真刀真枪地在关系里碰,谁也不输蓓蓓、李小姐和格洛瑞亚。

现实中女人坚强度比影视剧女人坚强度公约数要高一阶,听上去像是在教观众懦弱一点,所以电影里出现一个跟大家一样坚强度的,就让人不禁大呼真实。

格洛瑞亚当然空虚。但是有钱撑着,不会支撑不住。她会安慰自己,给自己找乐子,让自己的生活安顿在某个结实一点的地方。所以她是拎得清自己的优势,拎得清买来的快乐要好好享受,拎得清要无畏要来自己的东西,生活不能总为那缺的一点东西伤身,而是活一天让自己快乐一天。 

老白被拒绝了当然失落。但生活还是要继续,他百思不得其解,他乱发脾气,但他还是照旧教他的学生,做他的饭,不至于茶饭不思、生死不顾,最重要的,是不至于表露出来。前妻蓓蓓看见前夫一下成了“香饽饽”,吃醋便吃醋,没什么不能露出来的,但是也点到为止,过去的已经过去,不值得撒泼打滚。 

所以李小姐最终入了广告行业,与理想职业差上十万八千里,格洛瑞亚情感空虚,金钱充实,蓓蓓的出轨与离婚,在她们各自的日记里都可以是值得演绎的悲剧,但是在日记里哭过后,白天的他们依旧会打起精神来好好生活,坚强而潇洒。 

或许也正因对生活逼真的仿效,《爱情神话》被形容为“不轻不重、恰到好处地写成年人”,这种不点破与不说破让影片具有一种轻喜剧的质感。所以老乌的突然死亡固然是完成了对“爱情神话”的描写,还是让人颇感突兀,因为死亡对于这张轻喜剧的网显得过于凝重了,化不进里面去。

成年人的世界里,允许一切都发生。

逃离宏大,也别陷入陷阱 

恐怕《爱情神话》打动观众的,是它“在生活”的气息,一种扎扎实实的烟火气。

即使只在上海住过半年,看电影时,我还是会不时冒出“这个地方我走过”“这种商店我进过”的感想。

电影里的男主角老白被设定为“没事业心,但很爱做饭”,如此一来,“食物”这个构成生活的重要的元素就自然而然大篇幅出现在电影里。不过导演对食物的处理依旧克制,遵循着对日常生活的精准模仿,它不像《饮食男女》那样各色大餐齐齐备上,也不像《舌尖上的中国》那般精致,恨不得以绝对仰视的目光盯着它们才好,老白的厨房没那么精致,但是干净、讲究,妥帖地安置在生活里,而不是冒出来,显出做饭的人没能在生活里安顿下,还在挣扎。 

细节妥帖之外,楼下店铺的老板记得你的尺寸,会给你留下合适的衣服;熟悉的咖啡馆可以随意停车,跟老板打声招呼就好......这种“熟人社会”的稳定感,恰好是在一番对城市的狂热追逐后,疲惫的城市人自以为最需要的。 

然而隔得稍微远一点,就能够发现一点不对劲出来,《爱情神话》里的男男女女,真的是大多数中年男女的样子吗?

 先是细细地数一下老白、老乌、李小姐、蓓蓓、格洛瑞亚这几个主要人物,都是不怎么差钱的“体面”中年人,温饱之上,是很可以花一些小钱解决生活里的一些不自由的,也是有底气做选择、说“不”的一群人。 

经济基础之外,他们也没有中年人普遍困扰的“鸡娃”问题。大家几乎都能逃离上一辈,不像父母那样牵挂子女,也不让对子女的焦虑影响自己的生活。

那这是不是导演造出的另一个“理想中年”呢?

有人说,中年人还相信爱情,这本身就有够神话,也有人认为电影过于通过中男人之口描述大道理,而不是讲故事,但没有人可以否认,老白拎着李小姐的Jimmy Choo,走在下着雨的上海街道,不是一种细节和故事。 

逃离出宏大叙事、理想叙事的我们,在一头钻进“生活”这个新神话之前,也许总可以顿一顿,在猫腻之外,寻找真切。 

《爱情神话》不要太灵哦。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相关阅读
国产剧只剩“恐婚套餐”?
《相逢时节》加重正午阳光的“狗血症”
剧集迷恋“中年疼痛文学”,也该腻了
日本准备推行AI婚配,年轻人会为“爱情算法”买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