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行业年度盘点:格局重塑,但没到终点

内卷不会停止,只会在其他方向上愈演愈烈,但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文|鳌头财经 晓敏 君平

生意场上从不缺乏热词,在2020年,“存量竞争”还是最火的词之一,到了2021年,这个词变成了“内卷”。

内卷本是一个学术名词,2021年被北京的高校学生指代非理性的内部竞争,之后便被用于各个行业。

内卷和存量竞争存在着联系,存量竞争是因,内卷是果。

当行业的整体增速变缓或停滞时,新的入局者便只能从老玩家的存量市场中寻找新增量,与其说是寻找,更不如说是抢占,内卷便由此发生。

快递行业在2021年便是如此,极兔进入中国市场后,一手握着钞票,一手握着单票,让本就激烈的“以价换量”愈演愈烈。

价格战之下,各家快递企业单票价格不断降低,卷走了百世快递,顺丰(002352.SZ)交出了亏损的一季报,也卷来了监管的叫停。

价格上的内卷被监管叫停,代价则是顺丰、京东物流(02618.HK)、四通一达的市场格局被改变。

内卷不会停止,只会在其他方向上愈演愈烈,但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顺丰:业绩回暖,口碑下滑

2021年,顺丰低开高走。

低开指的是2021年亏损的一季报。财报显示,去年一季度顺丰营业收入为426.2亿元,同比增长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9.89亿元,同比下降了209%,出现了营收增长,利润大幅下降的倒挂现象。

成本上升是顺丰低开的原因之一,去年一季度,顺丰营业成本为395.67亿元,同比增长40.44%。研发费用为51.2亿元,同比增长55.99%。

价格战之下毛利降低则是另一个原因,顺丰在财报中表示,“下沉市场电商需求旺盛,经济型快递产品特惠专配的业务量增长迅猛,因该部分定价偏低产品的件量占比上升较快,对整体毛利造成一定压力。”

进入二季度后,顺丰业绩回暖,但高走也没高到哪里去。

去年二季度和三季度,顺丰营收分别为457.2亿元和475.2亿元,净利润则分别为17.49亿元和10.38亿元。

但与去年同期相比,顺丰2021年上半年净利润为7.6亿元,同比下滑79.8%;三季度则同比下滑43.49%。

对于业绩回升的原因,顺丰的解释是“公司不断完善产品分层,制定针对性市场策略,调优产品结构,提升产品定价能力;同时,公司持续推动网络资源整合、成本精细化管控、中转场自动化设备升级等举措,场地、运力资源利用率以及营运操作效能逐步提升,从而改善整体效益。”

总结下来四个字,降本增效。

但在这一过程中,顺丰的一些“增效”操作引发用户不满,甚至被批评吃相难看。

去年9月份,浙江省消保委发文称顺丰“签收确认”这一收费增值服务将自身法定义务巧立名目为增值服务,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因为1元钱的增值服务,顺丰遭遇了口碑的滑铁卢。

通达系:大浪淘沙,剩者为王

2007年,电商行业在我国迎来快速发展期,快递行业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十年,以加盟为主要模式的四通一达逐步成长为行业中的头部玩家。

被称为通达系的圆通(600233.SH)、中通、申通(002468.SZ)、百世汇通和韵达(002120.SZ)一度合力占据了65%的市场份额,然而在2021年,四通一达变为了三通一达。

去年10月29日,百世集团发布公告称,将以69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将国内的快递业务转让给极兔快递,整个交易预计在今年第一季度完成。

百世是价格战之下第一个退出的头部玩家,“百世本就长期采取以价换量的做法,尽管在2018年到2019年其亏损有止住之势头,但疫情的到来和之后价格战的加剧让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下降,百世的亏损越来越大,最后终于挺不住退出。”行业观察人士向鳌头财经表示。

曾几何时,头部梯队的通达系采用“以价换量”的手段淘汰了一批中小型快递公司,当极兔以更凶猛的方式到来时,通达系成员也被挤下了牌桌。

“百世的卖身或许是明智之举,尽管价格战被监管叫停,但单票价格仍未回到之前的水平。

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在于通达系仍未从粗放式运营向精细化运营转变,快递行业本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在未来运用科技力量降本增效才是关键。”前述观察人士表示。

实际上,营收增速倒挂的现象也发生在通达系身上,鳌头财经梳理财报发现,2021年第三季度中通、圆通、申通和韵达的营收分别为73.91亿元、110.47亿元、58.93亿元和103.93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1.30%、24.98%、8.06%以及18.51%;同时期的净利润则分别为11.67亿元、3.08亿元、-0.92亿元和3.35亿元,同比下降了2.83%、25.68%、39.9%和1.25%。

“当前邮政快递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日益突出,行业规模大但质量不高,发展速度快但优势不足。”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对于我国快递业的总结是通达系的真实写照。

极兔:新人入场,搅动格局

极兔如同它的名字一样,在发展中处处展示着极速。

2015年,OPPO印尼业务创始人李杰在当地创办了极兔,4年的时间便成为了东南亚第二大快递公司;2019年,极兔通过收购上海龙邦快递获得了快递经营资质和网络,正式进入国内市场;2020年3月,极兔在中国正式起网,截至目前已经在全国各省市实现了网络覆盖。

快递依托于单量,单量来源于电商,极兔的发展与拼多多密不可分。

在初入国内市场时,拼多多为极兔贡献了九成以上的业务量,还对选用极兔的商家给予了补贴和流量支持,这也帮助极兔在本就“内卷”的快递行业抢占一席之地。

极兔在国内的崛起比拼多多简单的多,拼多多从下沉市场杀出一条血路,手握拼多多单量的极兔只需要“砸钱”就够了。

通过价格竞争,极兔抢占了不少通达系的存量市场。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20年至去年10月份,韵达市占率从17.0%降至16.7%;申通从10.6%降至9.8%;圆通从15.2%降至15.0%。

价格战被叫停后,极兔砸钱的方向转变,从补贴单票变为了购买门票,对于百世国内快递业务68亿元的收购,不仅通过兼并重组收获了一大批成熟的线下网点等资产,还拿到了进入快递行业第一梯队的入场券。

极兔的进入和百世的退场,让快递行业以三通一达一兔外加京东顺丰的格局结束了2021年,但这样的格局不会是向精细化运营转变当中的快递行业的终点。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相关阅读
价格战后众生相,快递业探寻新大陆
中通快递登顶,赖梅松的“第二曲线”在哪里?
中国快递30年,为何炮火永不停歇?
通达系、顺丰、极兔:快递业重新排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