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非银行支付机构新规实施半月有余,不过由于未全面落实实名认证、未执行限额规定、未按照相关交易验证等违规行为,微信支付因为被质疑违规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据《北京商报》调查发现,各家支付机构在落实过程中情况不一,微信没实名的依旧能转账。
正文如下:
微信
显示实名却提示未认证 业务不实名也能转账
用户能否知道自己有没有实名?怎样进行实名操作?不实名有什么后果?带着这三个问题,《北京商报》调查了解了多位用户的微信支付实名经历,发现微信实名认证在每个环节都存在一些问题。
很多消费者并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实名认证。在采访中,多位用户表示,在微信页面上了解到的信息是“之前在微信支付添加过银行卡的用户都是实名用户,即使之后解绑,也已经完成实名,无需再绑卡”,很多用户据此以为自己已经实名。但事实上用户在“支付管理”栏目中显示“实名认证”、“已认证”的字样,才算完成实名认证。
“不过,微信实名认证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读者王女士吐槽了自己的微信实名认证经历。
在得知自己并未实名之后,王女士开始主动进行实名认证,而微信支付实名认证的体验让王女士很是无奈。王女士按照微信支付的实名认证步骤进行绑卡操作之后,依然未显示实名,腾讯客服称,她的微信账号处于被查封状态,而王女士表示,处于查封状态的微信账号依然可以发微信,支付账号也可以正常进行转账、支付等操作。
奇怪的是,当王女士进行账号解封时,系统又显示账号没有被查封。几经周折,王女士的微信支付终于显示已经实名认证。
王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张先生的微信实名认证整整耗费了3天时间。张先生在7月14日的操作中,绑卡页面虽然显示为“银行卡信息和预留信息相同”,但是却无法进行下一步操作。张先生多次致电腾讯客服,客服均不在线,语音提示等待至少需要10分钟以上。多次反复之后,张先生把问题提交给了在线客服。直到第二天,张先生收到的回复是“微信版本未更新到最新版本”。
更新之后,张先生再次绑卡,和上次同样的银行卡信息,这次却显示“信息与预留信息不符”,这令张先生哭笑不得,张先生从银行处得知,要想查询银行卡预留信息,需要到银行柜台办理。实名认证一事就此搁浅,然而让张先生意想不到的是,在7月16日晚上,微信支付竟然显示实名认证成功。
对于微信支付实名认证,不少用户和王女士、张先生有同感,不显著的认证提示和操作指引、变来变去的操作信息反馈、糊里糊涂的认证经历。对于微信支付坎坷的实名认证经历,张先生无奈道,“口头上支持政策,技术上却并不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未实名认证对于微信支付工具的使用并未有影响,红包、转账、理财等功能均可使用。虽然央行新规规定,Ⅰ类账户的余额支付限额为终身所有交易1000元,但张先生表示,自己未经实名认证微信支付时单日可交易金额远超于此。随后《北京商报》注册了一个未实名账号,通过该账号进行收取红包、转账,甚至购买理财产品都未受到影响。
不实名未有影响,实名认证操作过程繁琐,对于微信支付用户来讲,并不存在进行实名认证的动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微信支付的实名认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另外,央行颁布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在实名认证时,需要通过外部渠道对用户进行身份基本信息验证。央行有关负责人此前表示,在身份验证过程中,客户只需按支付机构的要求在网上填写并上传相关信息即可,并不需要本人去相关部门证明“我是我”。不过,用自己的银行卡进行实名认证的张先生,却被告知身份信息与银行预留信息不符,要到柜台查询。
快钱
绑卡支持银行有限 用户分类管理不明显
随后《北京商报》体验了支付宝、京东钱包、百度钱包以及快钱钱包。
在快钱钱包的页面,注册登录后,会弹出补全身份信息的弹窗,需要输入姓名、身份证号、绑定银行卡,不过可绑定的银行卡只支持部分银行,只有16家银行的借记卡支持以及20家银行的信用卡。支付宝在使用余额、转账时会有实名认证提醒;打开京东钱包,在“我的银行卡”可以看到实名认证的提示,实名认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已绑卡实名认证以及绑定新卡实名认证,点开已绑定新卡实名认证,点下一步输入手机验证码便可完成实名认证,之后需要设置手机密码。
同时,打开百度钱包,在首页看到实名认证的提醒。北京商报记者通过登录百度账号之后,开始了实名认证,先是输入姓名和身份证号,之后绑定银行卡,设置支付密码,最后需要进行身份证验证,提交身份证正反面照片。
不过,《办法》要求支付机构根据验证信息的完善程度将账户种类分为Ⅰ、Ⅱ、Ⅲ三类账户,通过不同的验证渠道可以享受不同的交易限额。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家支付机构对用户分类管理的信息并不明显,如支付宝-账户详情-身份信息中,在绑定银行卡后虽然显示已实名,但是仍要求“进一步完善身份信息,可享受更多服务”,在上传完成身份证正反面照片,并审核通过后,用户并不能明确感受到信息完善后的变化。
支付机构
检验渠道有待完善落实规定尚需时间
像微信支付实名认证不顺畅的过程,究竟是什么问题?有用户质疑,会不会是支付机构内部系统在更新过程中出现了bug,才导致认证混乱。《北京商报》注意到,微信支付在7月15日的凌晨2点30分至4点20分,进行了系统升级,零钱暂不可用。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薛洪言表示,实名认证涉及到绑卡和上传身份证等操作,客户提交申请后,后台审核确实需要时间,不过时间长短要看企业自身准备的充足程度,主要是相关检验渠道是否通畅。
但是在上传身份证后,不同的支付公司审核速度确实不尽相同,一些支付机构大概在几分钟内就可以完成审核,有些则屡屡出现故障。
“一般情况下,第三方支付企业很难同时获得所有银行的银行卡检验数据库,所以理论上绑三张不同银行的卡就算Ⅱ类户了,但有可能用户绑定的这张银行卡所属银行未对该第三方支付企业开放相关权限,就不能算是一个有效渠道,所以有时候可能需要绑定多于三家银行的卡才能通过验证。此外,有效的验证渠道不限于绑卡,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上话费充值,缴纳水费、电费、煤气费,还有还信用卡等都是有效渠道。”薛洪言解释道。
不过,除了用户体验之外,如果在《办法》下发半个月后,仍然存在账户分类不明确、未认证转账、理财正常购买等违规行为,会否被处罚?有消息称,央行已经受理了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王豫甲实名举报微信支付的书面行政举报书,并将对收到的支付结算违法行为举报进行调查核实。在网贷之家首席研究员马骏看来,监管层有可能对微信进行处罚,不过部分支付巨头在做业务方面,总有擦边球。另有专家也认为,落实规定需要一定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