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科学家在线分享认知科学研究成果,多向聚焦抑郁症治疗

日前,由青年科学家自组织的年度学术会议“TCCI-neurochat神聊2022”成功召开。

蓝鲸教育6月27日讯,日前,由青年科学家自组织的年度学术会议“TCCI-neurochat神聊2022”成功召开。

会上,罗彻斯特大学Duje Tadin教授带来了运动感知、学习适应、多感官感知以及决策工作等基础研究的进展,并讲解了大脑环绕抑制机制;维尔兹堡大学的周雨青博士报告了基于群体歧视现象的研究进展。研究通过多模态神经成像技术和计算建模方式模拟大脑活动寻找背后的神经机制,并从中找到了降低歧视现象的新发现,这将有助于我们了解歧视并降低群体歧视发生的概率。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彭玉佳研究员的报告围绕抑郁和焦虑症的多维机制展开,通过横断研究和纵向追踪对大脑活动、行为与症状等多维数据之间的关联性进行探究。彭玉佳研究员展示了一种治疗恐惧的新手段——解码神经反馈。有别于传统的暴露疗法,解码神经反馈能无意识地构建恐惧对象和正向信号之间的关联,达到消除恐惧的目的,未来有望应用到其他精神疾病中。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曹淼博士介绍了癫痫的历史和现状,并比较了现有的侵入和非侵入检测方法,提出虚拟颅内脑电的概念,通过采集同步的脑磁图和高密度脑电信号、设定符合临床假设的虚拟电极,在大脑空间中重建发作信号,接着构建功能网络并把动力学模型放入网络中,利用该动力学模型可知哪些区域对癫痫发作起重要作用。最后,曹淼博士展望了未来的工作方向,希望使用非侵入方法精准定位癫痫的致痫灶。

香港城市大学助理教授李吉星主要报告了在不同时间维度下建模语言处理,包括其所在团队使用自然范式和传统实验室范式完成的四个研究。他们发现理解代词指代对象的过程,可能和我们工作记忆的提取过程类似。会上其还介绍了在自然范式下研究听力受损人群在理解语言的时候,哪个语言层面受到的影响最大的研究,以及在传统实验范式下使用脑磁图技术(MEG)做两字实验,来研究语义组合和关联编码的机制是否一致。她尝试就将两个范式相结合,来研究语义组合在这不同的实验范式以及不同的时间维度下面的区别。

爱荷华大学儿科-精神系助理教授蒋静研究发现,造成情绪调节障碍的脑损伤与左侧腹内侧前额叶皮层(vLPFC)网络相关。抑郁症患者背外侧前额皮层(DLPFC)对杏仁核自上而下的调节出现受损。这些发现对于优化抑郁症治疗手段,比如刺激点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