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 已取消5类全国性高考加分,将逐步取消95类地方性加分

前三批14个省份的新高考已平稳落地。第四批7省份的新高考将于2024年落地,第五批8省份的新高考将于2025年落地。

(图源:东方IC)

蓝鲸教育9月15日讯,今日上午,教育部召开“教育这十年”“1+1”系列发布会的第12场会议,介绍考试招生制度十年改革进展情况。

会上,相关负责人介绍,2015、2019年,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开展了两轮清理和规范高考加分工作,明确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迹等五类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指导各地减少地方性加分项目,进一步降低加分分值。

目前,已取消5类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逐步取消95类地方性加分项目。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少数民族加分更加精准。通过清理规范高考加分,实现了“大幅减少、严格控制”的目标。

另外,高考综合改革将持续稳妥推进。截至目前,全国29个省份已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其中,前三批14个省份的新高考已平稳落地。第四批7省份的新高考将于2024年落地,第五批8省份的新高考将于2025年落地。

相关负责人表示,2020年,教育部印发了启动实施强基计划。目前由39所“双一流”建设高校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以及哲学、历史、古文字学等专业招生。推进“破五唯”教育评价改革,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小班化、导师制,探索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三年来,强基计划共录取新生1.8万余人。

相关负责人也表示,高职分类招考也在大力推进。通过推动高职院校的考试招生与普通本科相对分开,采取“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评价方式,各地一般在每年春季安排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学生也可参加统一高考进入高职院校。在各地的大力推进下,分类考试已经成为学生升入高职院校的主渠道。全国每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已超过300万,占高职招生总量的60%以上。

会上也宣布了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结果。首先,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全面建立,2019年,国家首次制定了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不低于1000元的拨款标准,截至目前,全国各省(区、市)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均已达到1000元以上的要求,有效保障了学校的正常运转。

另外,教师补充力度持续加大,普通高中专任教师总数大幅增加,由159.5万人增加到202.83万人,增长27.17%,生师比由2012年的15.47:1优化到目前的12.84:1,有效缓解了高考综合改革实施选课走班面临的师资紧张问题。

备课方面, 2018年以来,教育部面向全国连续举办了18期新课程新教材国家级示范培训班,采取线上线下培训相结合,累计培训校长和教师达47万人次。2020年,在全国遴选建立了33个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和99所示范校,各示范区校面向全国开展了150多次网络公开教研活动。到2022年秋季学期,全国各省(区、市)已全面实施新课程新教材,进入高考综合改革的29个省份均实现了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三新同步”。

学业水平考试进一步规范,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作为学生毕业的重要依据,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成绩作为学生升学的重要依据。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统一安排在学期末,高一学生参加考试的科目原则上不超过4科,选择性考试时间普遍安排在统一高考之后进行,防止出现考试次数过多、时间安排不合理、加重学生负担等问题。